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97220
大小:42.9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18
《角的度量与表示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角的度量与表示教学反思《角的度量与表示》是北师大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在直线、射线、线段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几何图形。它既是线段内容的延续又是其它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内容的铺垫,所以学好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第一、导课的形式,以前学生已经接触到角,对角已有初步的认知,而钟表中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又是学生所常见的,通过钟表引入角,再说一说生活中的角,这样既让学生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第二、角的表示的课堂设计,角的表示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上写得既分散又含
2、糊,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探究提示自学总结:角有哪些表示方法,每一种表示方法需要注意什么?再根据两个小题让学生具体表示角,通过表示角对每一种表示有了具体的感知,然后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清楚每一种表示方法的注意点,我认为效果还是较好的。第三、比较好的应用了五步释疑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内合作、组间合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当然,这节课后,我觉得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第一、角的定义这一部分,学生认知角,没有给学生指明,我们经常说的角在没有特别指明的话应该是0~180之间的角。第7页第二、缺少一些激励性的
3、肯定性的语言。如课堂上一名男生说:大角可以用一个字母,小角不能。其实角的表示是一种规定,书本上也没有写得很清楚,此时应该能及时肯定学生的思考:你认真思考了,只是角的表示在数学上不是这样规定的,这样学生自己虽然说的不正确,但因为乐学、善思而得到老师的肯定,以后积极思考的参与热情会更高涨。反思二:角的度量与表示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1.让学生了解这一章的总体知识结构,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借助角的第二个定义,用运动的观点研究几何图形,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养成学生联系实际的好习惯
4、,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5.角的各种表示法要反复练习,尤其是从一个顶点出发的角有两个以上时,一定让学生写对,并告诉学生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最好用数字表示角,这样既简便又清晰.反思三:角的度量与表示教学反思第7页《角的度量与表示》一课是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后的一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是研究三角形、四边形重要的内容.这节课使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对角的认识,建立起几何中角的概念,并能掌握角的定义方法,使学生掌
5、握角的各种表示方法.角的定义和角的表示法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因为角的个数在查找时容易出错,对角的表示因为有四种方法所以学生容易混淆,要巩固几遍,并让学生对角的表示多练习,这也是后面必须掌握的内容.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新课程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所以选择这种教学方法.本节课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收获:1.让学生了解这一章的总体知识结构,学生认识到几何图形是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加强数学的实践性,养成学生联系实际的好习惯,提
6、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角的不同表示法,使学生看到解决一个问题有多种方法的好处,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打下基础.反思四:角的度量与表示教学反思《角的度量》这是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它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为后面利用量角器画角作准备的。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处理好的重难点。我们两个班级的学生上课比较活跃,好提问,对新鲜事物有一种探究精神,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拟订了已下三条:(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度的符号;第7页
7、(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3)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并理解量角的意义。教学难、重点定为: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知道怎样读出角的度数。为了突破重难点,落实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较好。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这里我制造了第一个问题冲突,设计了比眼力----比较角的大小的小游戏。课前我先让学生画角,并从中选择两组来比较角的大小。这是在课堂上寻找所需教学资源,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第一组角的大小直接就能看出来,第二组是仅靠眼睛看是不易比较的,尤其是还要
8、判断一样大那是多大,不一样大又大了或小了多少。问:能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吗?他们认为不能,从而产生学习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需求。又通过复习测量长度、质量用什么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