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ID:82851345

大小:260.54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3-06-14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1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2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3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4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5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6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7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8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9页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_第10页
资源描述: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心血管病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1用药中注意的问题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非药物治疗的作用掌握药物治疗的时机,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兼顾合并症的药物治疗,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尽量选用询证医学已经证实有效、安全的药物慢性病的药物治疗,应考虑其长期使用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经济上的可接受性心血管药物的治疗指数低

2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3治疗目标控制血压 所有高血压患者:BP<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BP<130/80mmHg控制全部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患病率病死率ESH-ESCGuidelines,JHypertension2003

4HOT研究:需要用联合治疗来血压达标

5

6不同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机制不同,药物联合通过不同的机制降压,提高疗效病人1交感神经系统病人3病人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总体钠

7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ACEI或ARB利尿剂交感神经系统总体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8常见降压药物的不同谷峰比值低T/P高T/P中T/P应尽量选用T/P比值>0.5的药物,每日给药一次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T/P比值<0.5的药物,应q12h或q8h给药,以保证对24小时血压的控制

9强适应症用药(JNC-7)利尿剂βBsACEIARBCCB醛固酮拮抗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CHD高危因素****?*糖尿病*****慢性肾病**预防中风复发**

10ASCOT-BPLA:新发糖尿病阿替洛尔±噻嗪类(n=799)氨氯地平±培哚普利(n=567)HR=0.70(0.63-0.78)P<0.0001

11糖尿病高血压的降压治疗——以ACEI为基础的治疗模式所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接受包括ACEI或ARB的降血压方案治疗(不能接受可相互代替)。如需降至血压目标值,可加用噻嗪类利尿剂使用ACEI或ARB后,需监测肾功能和血钾血压为130-139/80-89mmHg的患者,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仍不达标,加用阻断RAAS的药物

12糖尿病肾病(DN)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选择 —以ACEI/ARB为基础的治疗模式1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ACEI可延缓肾病进展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微量蛋白尿时:ACEI和ARB均可延缓至大量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时:ARB可延缓肾病进展一种药物不能耐受时,可以换另一种药物对于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ACEI/ARB优于DCCBsADA指南2004

13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14应用洋地黄的注意事项不用于无症状患者(房颤除外)不主张早期应用,应与ACEI、利尿剂合用避免较大剂量给药,一般耐受良好应根据年龄、肾功能,合并用药调整剂量注意观察心率变化,尤其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时定期复查电解质

15ESC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用于所有LVEF降低(<40-45%)的患者,以改善存活、症状、减少住院次数(1A)对没有液体潴留的患者,可以作为起始用药,对液体潴留患者,ACEI应与利尿剂合用(1A)采用ACEI有效剂量治疗(1A),不能根据症状改善与否确定用药剂量

16ESC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不能耐受ACEI的有症状患者,ARB可作为ACEI的替代药以改善患病率和病死率(1B)在仍有症状的患者,ARB可以与ACEI合用

17ESC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β受体阻滞剂推荐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用于所有稳定的、轻中重度(NYHAⅡ-Ⅳ)、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力衰竭,除非有禁忌症(1A)推荐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琥珀酸盐和奈比洛尔(nebivolol)用于心力衰竭

18ESC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β受体阻滞剂用于抗心律失常治疗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力衰竭的猝死(1A)在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实行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可以单用,或与胺碘酮或非药物治疗联合使用(lla,C)

19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注意事项心动功能相对稳定,无其他禁忌症无明显液体潴留的证据利尿剂±地高辛,不必要在ACEI调整完毕后使用极低剂量开始,每2-4周剂量加倍,调整合并用药。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为80-90%病情稳定的心功能Ⅳ级患者,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以靶剂量或最大耐受量长期维持

20治疗早期必须观察的内容症状和体征血压心律和心率体重

21必须牢记GetthepatienttodryweightbeforetreatmentKeepthepatientatdryweightduringtreatment

22β受体阻滞剂的起效时间临床改善临床变化

23调脂药物的合理应用

24ATPⅢ补充报告首次提出“极高危”-PROVEIT的证据危险分层(二)极高危(Veryhighrisk)存在确立的心血管病,加以多种重要危险因子,尤其糖尿病严重和控制不良的危险因子,尤其是继续吸烟代谢综合症的多种危险因子(尤其是TG≥200mg/dL+非HDL-C≥130mg/dL且HDL-C<40mg/dL)急性冠脉综合在(ACS)

25高危人群的治疗目标及切点对高危(冠心病及其危症)人群的治疗策略:LDL-C目标值为<100mg/dL(LDL-C下降至少30%-40%)(对极高危患者LDL-C<70mg/dL为可选择)

2640%现有他汀达到LDL-C降低30%-40%所需剂量(标准剂量)*药物剂量:mg/日LDL降低:%阿托伐他汀10+39洛伐他汀40+31普伐他汀40+34辛伐他汀20-40+35-41氟伐他汀40-8025-35瑞舒伐他汀5-10±39-45*所估计的LDL-C降低幅度是基于各产品美观FDA批准的产品说明书+这些药物可用到最大剂量80mg,在标准剂量之上,剂量加倍可再降低LDL-C6%±对于瑞舒伐他汀,最大剂量为40mg;5mg的疗效是在FDA报告的10mg疗效基础上减去6%估计的

27冠心病患者需要格外关注药物的安全性药物间相互作用肌毒性肝毒性

28ACC/AHA/NHLBI关于他汀类药物使用及其安全性的临床建议他汀类药物应避免使用或减少剂量:高龄(尤其80岁以上老人),女性更高危瘦弱体型多系统疾病(如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尤其是DM肾病)合并应用多种药物严重感染、休克或围手术期合并应用以下药物:贝特类药物(尤其是吉非贝齐),环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维拉帕米,胺碘酮,酗酒(肌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西柚汁,抗真菌药肌病病史或家族史

29他汀类与贝特类合用的注意事项为减少骨骼肌病变发生的危险,建议:使用小剂量他汀和贝特避免用于合并上述各种情况之一时为使non-LDL-C达标,可先单独用他汀类先加用盐酸或鱼油,而不是贝特类他汀类和贝特类均采用最低有效剂量晨起服用贝特,晚间服用他汀教育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如有肌肉症状,并CK>正常上限5倍应停药

30抗栓药的合理应用

31NSTEACS急性期治疗对于所有NSTEACS患者,如果没有明确的阿司匹林过敏史,建议即刻75-325mg口服,随后每日75-162mg口服(1A级)阿司匹林

32NSTEACS急性期治疗对阿司匹林过敏的NSTEACS患者,即刻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口服300mg负荷量之后,继而以75mg/天无限期服用(1A级)(该建议将预防MI置于重视程度相对更高的地位,而将避免严重出血置于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的位置)氯吡格雷

33NSTEACS治疗建议LMWH急性期LMWHs优于UFH(Grade1B)LMWHs治疗不需要常规监测(Grade1C)已用LMWHs,PCI中继续应用LMWHs(Grade2C)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者,LMWH安全性优于UFH(Grade2B)

34PCI中的抗栓治疗对于即将行PCI手术的病人,建议术前服用阿司匹林75-325mg(1级)对于PCI术后的长期治疗,建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162mg(1A级)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或华法令等抗栓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PCI术后的长期治疗,推荐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1C+级)阿司匹林

35PCI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疗程:PCI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mg/d)至少9-12个月(Grade1A)血栓风险低的患者,如孤立性冠状动脉病变 ——裸金属支架后应用氯吡格雷至少2周(Grade1A)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后应用2-3月(Grade1C+) ——紫杉醇涂层支架后6个月(Grade1C)

36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抗栓治疗危险因素卒中病史TIA或栓塞病史年龄>75岁重度或重度左室功能受损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有危险因素华法林(INR2.0-3.0)[证据级别:1A]无危险因素年龄>75岁:华法林(INR2.0-3.0)[证据级别:1A]年龄65-75岁:阿司匹林(325mg/d)或华法林(INR2.0-3.0)[证据级别:1A]年龄<65岁:阿司匹林(325mg/d)[证据级别:2B]

37急性肺栓塞治疗证实为非大块肺栓塞SCLMWH/IVUFH(1A):至少5天(1C)联合华法林,INR>2.0并且稳定,中断肝素治疗(1A)肾功能正常严重肾功能衰竭LMWH优于UFH(2C)UFH优于LMWH(2C)高度怀疑诊断性检查同时抗凝治疗(1C+)大多数患者不要进行溶栓、抽吸术或手术切除,仅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38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复性变时,变传导作用复性变力作用脏器毒性作用 胺碘酮(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异常)致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 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

39良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多无直接相关的症状一般不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射频充分向病人说明预后良好,解除心理紧张症状明显时,应在解释的基础上首选β受体阻滞剂,也可用心律平、慢心律、莫雷西嗪等一般不宜使用有脏器毒性或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奎尼丁、索他洛尔和胺碘酮治疗后果的评价以症状减轻或消失为判断标准

40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可增加总死亡率对于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频发室早或非持续性室速,可临时静脉应用利多卡因再灌注时出现的实行早搏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大多为一过性,一般不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41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Ⅰ类:显著增加器质性心脏病人的死亡风险Ⅱ类:降低MI后和CHF病人的猝死和总死亡率,为恶性室律失常一级预防的首选药物,用于先天性长QT病人的扭转型室速或室颤,常与起搏联合使用Ⅳ类:维拉帕米可用于QT正常,有配对间断段的室性早搏起始的多形性室速,左室特发性室速或右室流出道室速

42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可减少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猝死风险,但对所有原因死亡的降低不显著胺碘酮是除β受体阻滞剂之外唯一能够减少心肌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猝死风险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可作为无条件接受ICD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二级预防的药物对心功能差的老年病人首选胺碘酮,心功能好的年轻病人可用索他洛尔

43胺碘酮用于心力衰竭有效治疗室上性和室性早搏(Ⅰ/A)临床生唯一的无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衰和AF患者,即使左房增大,也可以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以提供电复律的成功率心力衰竭患者常规使用胺碘酮(Ⅲ/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