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五.无韵之离骚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
1作者简介资中筠(1930~),女,天津人。1948年肄业于燕京大学,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通英、法文。大学毕业后至“文革”前,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从事“民间外交”工作。曾在一段时期内经常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外事翻译。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代表作品有《追根溯源》、《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启示录》等专业性论著以及《学海无边》等随笔散文集,还翻译出版了《廊桥遗梦》等外国文学作品。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后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从黄帝至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全书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人物为主体编撰。《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史记》也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司马迁与《史记》
3这是一篇文学评论。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应该不仅体现评论者对评论对象的准确把握,还要能体现出评论者独到的视角和真知灼见。本文以“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为视角,以《李将军列传》为材料,结合司马迁的人生境遇,并借鉴鲁迅的经典评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深入解读,层层分析,揭示出“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的太史公笔法的艺术价值,以及太史公自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理想。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18个自然段,分为三个部分。一(1~2)总起二(3~16)展开三(17~18)总结
4从小处入手,开门见山点题。第1段,作者谈自己颇费周折地寻找对《史记》“奇气”的认识。起笔用“颇心向往之”表明对太史公笔法的欣赏之意、崇拜之心。接着又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以“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两句昂扬太史公笔法之“发愤著书”的文学主张。并以“我终于找到了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一句作结,明确视角.第2段,立足整部《史记》,概述了太史公笔法之五大“奇气”的要义。运用关联词语“不仅、也不仅、尤其”组成的句式具体点出《史记》的“奇气”所在——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突出太史公笔法之精粹:“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并进一步揭示出太史公笔法的艺术价值,确立本文的论说中心。第一部分(1~2)总起
5第二部分(3~16)展开“议”的主体部分。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揭示“太史公笔法”的真谛——寓深沉的情感于平淡的叙事之中。作者秉承“知人论世”的评论态度,以《李将军列传》为典型材料,层层分析,深入开掘。周密而详尽地揭示太史公笔法“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的艺术家价值,尽收“窥一斑而见全豹”之功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3),概述司马迁写作《李将军列传》之因。第二层(4-14),运用“叙”“引”交互,“感”“议”结合的评论手法,集中分析太史公笔法之“精心选择”事例、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一步步完整和深化”人物形象及“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的艺术特色。第三层(15-16),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引出太史公笔法另一种“奇”之所在:独特的省略,以及运用简笔法。寥寥数语点出太史公笔法的第五“奇”:把“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进一步体现了太史公笔法——实录精神与批判意识辩证统一的精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居正史之首。司马迁首创以人载事的写法,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司马迁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因此,饱满的爱憎情感也成为《史记》最大的亮点。实录精神与批判意识的辩证统一是太史公笔法的内核。
6
7
8本文选材精当,采用叙引交互,感议结合的书评写作手法。文章主要以《李将军列传》为“议”太史公笔法的典型例子,作者选取了列传中关于李将军英雄事迹与凄惨遭遇对比的四段事例,边叙边引,分析了太史公是如何为李将军立传的。叙引的同时,作者还不时地结合自身的阅读感受发表议论,如“读到这里,谁能不为之扼腕、太息,拍案愤起!在对李广无限惋惜、无限同情之余,总不能不想一想,这悲剧是谁造成的,是谁之过?自然会想到,汉朝赏罚制度多么不合理,对待功臣多么不公平,刀笔吏又多么可恨。”充分表现了司马迁看重才力超群、品德高尚却惨遭厄运的英雄,痛恨“刻薄寡恩”的汉家天子、挟怀私心的大将军卫青以及“为虎作伥”的刀笔吏的深沉情感,揭示了太史公寓这种深沉的爱恨情感于貌似平淡叙事中的笔法。写作特色
9选材精当,“叙”“引”交互,“感”“议”结合的书评写法是本文的一个写作特点写李广最后结局的一段,是全文的高潮:那时李广已经老了。在他自己再三申请下,随卫青大将军出战匈奴。这次是有机会活捉单于的。他恳切陈辞,请求打前战,但是那位与皇帝亲上加亲的国舅卫青要把立头功的机会留给自己的亲信公孙敖,硬是派李广走那明明是迂回而难走的东道,限期与前线会合。结果迷了路,误了限期。卫青自己把单于放跑了,还要问李广失道之罪,再次叫他去与“吏”对质。李广最后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从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于是“引刀自刭”了。这短短的一段话,概括了李广一生的悲剧。对于一个毕生以征战为业的武将来说,还有什么比生擒敌酋更大的满足呢?但是眼看到手的机会,偏偏被无理剥夺了。而这样一位力能射虎、曾统帅千军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到白发苍苍的晚年还要交到为虎作伥的刀笔吏手里去挨整,最后逼得只好自杀。读到这里,谁能不为之扼腕、太息,拍案愤起!在对李广无限惋惜、无限同情之余,总不能不想一想,这悲剧是谁造成的,是谁之过?自然会想到,汉朝赏罚制度多么不合理,对待功臣多么不公平,刀笔吏又多么可恨(顺便说一句,司马迁本人也是“下吏”治罪的,所以他对刀笔吏有特殊的恶感)。这样,作者的目的达到了,虽然他自己一句评论也没有。叙引议
101.课文副标题为“太史公笔法小议”,文章的“议”落在何处?2.作者议“奇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这篇书评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结合文本加以说明。4.书评与读后感在写法上有何异同?文章的“议”落在“奇气”上,也即太史公笔法的特点上。作者在对司马迁《史记》的理解中,倾注了几十年的人生体验,联系写作时间(1980年)和第一段,不难看出作者议“奇气”的真正目的:因“意有所郁结”而“以舒其愤”。叙议结合。“叙”:铺陈直叙、不事雕琢;“议”:小处入笔,理当辞切。同:都属议论文范畴,表述作者的某种思想见解,对某一作品进行评论和论说。异:读后感着眼于“感”,有感而发,所论述问题的范围较书评宽泛,形式也更为多样灵活;书评着眼于“评”,即必须针对和紧密围绕书的内容、形式,评论其思想、艺术成就或社会、文化意义,范围有所限制,角度较为集中。
11《史记》除了修史之外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他写《史记》的实情。《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千年之后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重要原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文章反复强调太史公文章之“奇气”,说它“不仅在于以极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广袤的空间和绵远的时间”,“也不仅在于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在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从这些阐述关联词中,正可以看出着眼点在于后者,所以题目是“无韵之《离骚》”。从文学而非史学的角度开展讨论。思考与练习·一
12作者重点选择了《李将军列传》为例来分析太史公笔法之“奇”,司马迁对汉家天下的刻薄寡恩有切肤之痛.于是把自己内心种种复杂的感情通过为李广立传抒发出来。作者重点抓住两段文字,分析《史记》无一字不扣紧李广所受的不公平待遇。李广自刭的经过,是《李将军列传》中的高潮.本文作者也交待得最为清楚,将太史公的笔法揭示得酣畅淋漓,然而作者仍未收笔,又顺次议论太史公写李陵的遭遇,揭示汉朝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接着作者从司马迁的《孝武本纪)发现他以独特的省略表达对汉武帝的怨怼,也是一处“奇笔”。最后还顺带写了司马迁把项羽写成英雄.认为把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也是“奇笔”。思考与练习·二
13司马迁之所以连用四个“石”字,正是为了突出说明李广所射入的不是虎而是“石”,凸显李广“善射”的本领。在这里不能一味求简,而以描摹传神为目的。王若虚只考虑语言俭省,却忘文学语言的功能,因此是不可取的。思考与练习·三
14拓展思考题历史上的汉武帝开疆拓土、雄才大略.卫青平定边患、居功至伟,均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二人表现却甚为不堪;李广、李陵、项羽等人都是失败者,或自刭、或降敌,司马迁却浓笔重彩,大力揄扬。作者认为,《史记》“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司马迁带着“爱”与“恨”的强烈感情去著史,会不会影响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史记》是良史吗?请谈谈你的看法。1.司马迁看重的是才力超群、品德高尚却惨遭厄运的英雄;痛恨的是薄情寡恩的汉家天子、挟怀私心的大将军卫青以及为虎作伥的刀笔吏。而这种强烈的爱、憎蕴藏在“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可就《李将军列传》中李广的悲剧形象和作为当权者的汉武帝、卫青进行分析)2.《史记》中带有悲剧色彩的作品超过三分之二,塑造的悲剧人物达—百余位,这些人物大都具有慷慨悲壮的英雄气质,司马迁传写这些人物留给后人的是壮烈、奋起、深思和升华,这就是其深刻意义所在。(可联系司马迁的悲剧人生,探讨人生悲遇对其创作态度的影响:促使他“发愤著书”,严肃地探求历史人物在社会中的处境和作用)3.强烈的“爱”、“憎”感情,体现了司马迁著史的“是”“非”标准,即本文作者在文末所说的“以刑余之身,不阿世,不迎俗,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荣辱定是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批判意识恰恰有助于传写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