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礼记学记教学倪敏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秦皇岛市民族学校德艺师资内训班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组倪敏达
1《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一、中华文化礼义之邦——礼文化体系。二、《学记》是最优秀的“教育学论著”。三、《学记》的教学总原则——教学相长。四、《学记》的善恶标准:益人是善,益己是恶。五、《学记》的学制目标。
2《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六、《学记》的教育原则。七、《学记》的教学方法——大学之法:豫、时、逊、摩。八、《学记》“人师”的基本素质——方便善诱,识心救失,继志于师。九、《学记》的教育两大主轴——长善救失。十、《学记》“人师”的基本素质——择师唯慎,严师为难,审问志学。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论证。
3香港长江集团主席,目前集团在全球53个国家投资经营,总员工人数约22万,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港口、金融、能源、电讯等产业,其商业王国市值超过七千亿港元。连续多年,李嘉诚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华人首富。商业巨子——李嘉诚
4记者问怎样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商人商人=+李嘉诚:
5李嘉诚的98句名言33、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现在有事会与他们谈生意,但约有三分之一谈生意,三分之二教他们做人。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
6
7
8一、中华文化礼义之邦——礼文化体系。
9礼文化体系《论语·学而第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礼——体相用礼禮
10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宵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第一段《礼记·学记》
11礼义之邦
12礼义之邦有三“礼”讲“礼”的典籍有三本:《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讲的是周朝官制,相当于现代的宪法,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用来解释说明《仪礼》的,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礼记》又分《大戴礼记》85篇和《小戴礼记》49篇。
13《礼记·学记》《礼记》的内容包罗万象,政法、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纪实、立法、地理等等49篇,其中有4篇《大学》《中庸》《学记》和《乐记》最接近道。南宋朱熹、朱夫子,把《大学》和《中庸》另外选出来,再加上《十三经》当中的《论语》和《孟子》编成了一套书叫《四书》,并且重新做了注解,叫《四书集注》。
14《礼记·大学·学记》《学记》是对“学”的解释、说明、补充,让我们对“学”了解得更清楚。《学记》跟《大学》要配合起来学习,因为都讲“大学之道”,《学记》记载的“大学之道”,讲的是教与学的方法、目的、效果,特别论述了为人师教学相长的道理,跟《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阐述的做大人的方法相为表里。
15原典《十三经注疏》古文我们要看原典,原注解,比如说汉朝时候的注解,因为越早的注解越接近原典的意思。学《十三经》,《十三经注疏》是很重要的一个参考。《十三经注疏》:“注疏”是注文和解释注文和文字的合称。解释古书意义的叫“注”,“注”有时候也叫“传”、“笺”、“解”、“章句”等;疏通注文意义的叫“疏”,“疏”有时候叫“义疏”、“正义”、“疏义”等。宋朝时出现把古人关于经书的注本、疏本合编,因此有“注疏”这一合称。
16《十三经注疏》简介
17二、《礼记·学记》是最优秀的“教育学论著”
18《礼记·学记》开宗明义告诉我们教育的最低目标——发虑宪求善良
19经典无量义
20学习经典的步骤一、熟读成诵;(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二、深入义趣;(经典无量义)三、笃行落实。(最终目的)
2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宵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第一节《礼记·学记》
22《礼记·学记》教诲我们——做人为政的几种不同层次:一、善人:发虑宪求善良(最低标准)二、仁人:就贤体远三、君子:化民成俗
23《礼记·学记》教诲我们——做人为政的几种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一、善人:发虑宪求善良宵闻二、仁人:就贤体远动众三、君子:化民成俗化民
24“化民成俗”之无量义民俗国家百姓国风民族族人民族文化企业员工企业文化学校师生校风班级师生班风家庭亲人家风……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学记》第二节《礼记·学记》
26五教五伦关系父子关系——父子有亲君臣关系——君臣有义夫妇关系——夫妇有别兄弟关系——长幼有序朋友关系——朋友有信4500年以来中华先祖怎样教育子孙后裔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学做人
27距今约4500年——尧舜之治2600年——孔孟之道900年——程朱理学300年——五种遗规3000年——文武之治当代——十七大教育方针中华先祖的基础教育一脉相承
28十七大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9学做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做中国人
30“育人为本”育的是怎样的人?大人何谓“大人”?“大人”者具有大心量,又不失其赤子之心之人。这门学问简称“大学”!
31何谓“大学”?“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2《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33大学之道止于至善
34
35《四书》简介《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本儒家经典的总称,由南宋朱熹所编,并作《四书集注》。《大学》讲做大人的方法。《中庸》讲做大人的理论。《论语》和《孟子》是讲孔夫子、孟夫子及其弟子演出大人的案例。
36教材介紹弟子規學做人德育故事學榜樣愛敬弟子規的劇本
37教学目标:培养“觉”的“大人”,以“化民成俗”。教学内容:知“道”——伦理、道德(五伦大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因果、哲学、科学。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学学半”。教学方法:大学之道、大学之法教学评价:知类通达、近悦远怀、化民成俗、内圣外王——自觉觉他。“学”是中华先祖的“教育学体系”
38三、《礼记·学记》的教学总原则——教学相长
39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斅學半。其此之謂乎!三、《礼记·学记》的教学总原则——教学相长
40“学”含义:《说文解字》:学者,觉也。“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育学体系”
41“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育学体系”教學相長——《兌命》曰:斅學半
42“学”是中华先祖圣哲“教育学体系”
43《论语》关于“学”的教诲——《论语》二十篇,《学而第一》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华文化的哲学思辨!
45“教学相长”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46“发虑宪,求善良”《礼记·学记》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47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长善救失
48四、《学记》的善恶标准《礼记·学记》云:发虑宪,求善良
49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50流行的不一定是善的!大家都这样难道就是善的吗?
51善恶的标准1、西方的善恶标准:社会责任心,“十诫”。EG:闯红灯的故事。2、中国老祖宗的善恶标准:儒释道的三个根《十善业》《感应篇》《弟子规》《了凡四训》:善:有益于人是善;恶:有益于己是恶。
52善恶的标准在经典中!
53儒释道三家经典:儒经:《弟子规》《四书》《十三经》《八德故事》等;佛经:《大藏经》:《十善业道经》等;道经:《道藏》:《太上感应篇》《老庄》等。
54明分惡善人不為己天助地助人只為己天诛地灭
55善人的标准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道家:真人(善24条,恶167条)佛家:五戒:不不不不不杀偷邪饮妄生盗淫酒语
56人生幸福的标准五福临门1.长寿.(寿命长)2.康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3.富贵.(生活富裕及富裕的心态,愿与人分享;受人尊敬)4.好德.(品德高尚)5.善终.(无疾而终)
57《寿康宝鉴》释印光·序人没有不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子孙兴旺、功业卓著、吉星高照的;也没有人愿意疾病短命、后世绝灭、家道败落、凶神降临的。这是所有世间人之常情,就连三尺高的孩童,也莫不如此。纵然是极端愚蠢的人,也绝不会喜欢灾祸而讨厌吉庆的。然而,那些好色贪淫之人,他心中所希求的,同他自身的所作所为,却适得其反,致使他害怕的恶运频频降临,而所祈求的吉庆喜事,却远离他去,这怎么不令人悲哀呀!
58对那些纵情于花街柳巷唯此是图的人,姑且不谈,就是夫妇之间,正当的性行为,只要一贪恋,必然导致丧身失命。也有不过分贪恋的,但由于不知道忌讳(种种忌讳,书中有详细说明),冒昧从事,致使命丧黄泉,实在太可怜悯了。我常说,世上的人,十分当中,有四分是由于色欲而死;有四分虽不是直接因此而死,但因贪恋淫欲,身体大受亏损,若遇其他感染源,必然是百病丛生,间接而死;那些能够随顺命运的长短而走完人生历程的人,不过是十分之一二罢了!茫茫世界,芸芸人民,十有八九是因色欲而死,怎不令人悲哀啊!这就是我流通《寿康宝鉴》的初衷。
59
60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61印光大师·前言人的生命是由于淫欲而得,所以人的这种习气偏重。稍有禁戒不谨慎,多数导致死亡。古时的圣王,出于爱护子民的原故,就是夫妇之间的房事,在禁忌的日子,也令人敲响木铎(大铃),行走于街巷道路,希望以此警戒世人,不要误送了性命。其慈悲爱民是何等的无所不致呀!
62五、《礼记·学记》的学制目标
63周朝的居民组织一乡:12500家一遂:12500家一州:2500家一县:2500家;一党:500家一鄙:500家;一族:100家一酂:100家;一闾:25家一里:25家;一比:5家一邻:5家;
64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离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怀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五、《礼记·学记》的学制目标
65《礼记·学记》教育的学制目标教育总目标:化民易俗(近悦远怀——修身)分目标: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1年 3年 5年 7年 9年小成 大成此大学之道也
66学会转换你的生活态度
67六、《礼记·学记》的教育原则
68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1、《礼记·学记》的七大教育原则
691、《礼记·学记》的七大教育原则一、示敬道——皮弁祭菜。(初始年段教敬道)二、官其始——宵雅肄三。(学习做人做事)三、逊其业——入学鼓箧。(严谨常规学业)四、收其威——夏楚二物。(规章制度建设)五、游其志——未卜禘,不视学。(少检查)六、存其心——时观而弗语。(多观察)七、学不躐等——幼者听而弗问。(老实受益)
70《诗经•鹿鸣》——君道(仁,优赐有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示民不兆,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诗经•四牡》——臣道(尽忠)。《诗经•皇皇者华》——臣道(进谏)。
712、《礼记·学记》教学之正熏习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离師輔而不反.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72大学之教也,时。——正熏习《礼记·学记》教诲我们这种成功有效的教育“大学之教”的重要原则——时。“学而时习之”之“时”。方法是: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通俗一些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总原则:“时”,优柔宽缓——正面的熏习。
73教材——正业: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业太古时代——五教:(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周朝——五教:先王正典(春秋:礼乐冬夏:诗书)孔夫子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南宋——五教:白鹿洞书院揭示(《4500年圣哲教学纲要》四书:《学庸论语孟子》)。当代——五教:《弟子规》《德育故事》
7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學此而已。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
75伦理道德教育道: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德:顺从大自然法则,不违越地做人。
76五教五伦关系父子关系——父子有亲君臣关系——君臣有义夫妇关系——夫妇有别兄弟关系——长幼有序朋友关系——朋友有信4500年以来中华先祖怎样教育子孙后裔
77教材介紹弟子規學做人德育故事學榜樣愛敬弟子規的劇本
78弟子規內容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愛敬
79愛的範圍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親親:愛父母、兄弟、家人仁民:愛上司、同事、部屬愛物:愛一切人、事、物
80人親其親入則孝出則弟親親:愛父母、兄弟、家人父子有親
81父子有親孝老子承傳一體
82孝老子永續經營
83人親其親入則孝出則弟親親:愛父母、兄弟、家人長幼有序
84人親其親入則孝出則弟親親:愛父母、兄弟、家人夫婦有別
85愛的範圍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親親:愛父母、兄弟、家人仁民:愛上司、同事、部屬君臣有義
86親人之親入則孝出則弟謹:行為謹慎信:言語正直親親:愛父母、兄弟、家人生活習慣、工作態度、敬業精神誠信、信實、次第、鍊達、關懷、信心
87学习态度——缓渐积优柔宽缓(宽为限,紧用功。)安弦——操缦(先调弦,陶冶情感,伏住情。)安诗——博依(先积累,不学诗,无以言。)安礼——杂服(先差别,克己复礼,伏住欲。)乐学——兴艺(游于艺,方有法喜,中学合道为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医卜祭舞干羽陶艺等)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8方法——常学:退息必有居。功夫贵在有恒,业不离身。心常默志:藏焉(心中怀抱学业。)习不能废:修焉(每日修学皆合礼。)倦息亦学:息焉(劳逸结合,游于艺。)闲暇不缀:游焉(师先严后亲,生乐而不倦。)效果:安学亲师。乐友信道,离师辅不反。
89效果——所获必得大利安学亲师。乐友信道,离师辅不反。初好敬师:安学深则知此深由本师,故爱也。乐群自信:己之道明,故信。终身不摇:学成可离师友行道,独处讲说不离师友昔日之意旨。
90《尚书·兌命·下·第十四》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斅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
913、《礼记·学记》列举教学之过失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92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呻其占毕——不明经义,照本宣科。多其讯——多问难,出难题偏题。言及于数——不解义理,教法抽象难懂。进而不顾其安——仁心不够,赶进度。使人不由其诚——师态度不诚,学者亦不诚。教人不尽其材——不观机尽道,不因材施教。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施教悖理,学者违逆。效果:隐学疾师,苦难不知益,终业去速。教育不成功的原因。
93七、《礼记·学记》的教学方法——大学之法:豫、时、逊、摩。
94大學之法.禁于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七、《礼记·学记》的教学方法
95發然后禁.則扞格而不胜.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坏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七、《礼记·学记》的教学方法
96《礼记·学记》的教学方法一、豫——禁于未发之谓。二、时——当其可之谓。三、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四、摩——相观而善之谓。
97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一、预防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养心性:预防什么?五欲——财、色、名、食、睡。在孩子情欲未生之前教之。从恶如崩。●从最难克处可将去——格物、窒欲:格除物欲,格除色欲为先,万恶淫为首●什么时候开始?胎教。●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教不胜欲,情欲生,教弱欲强。
98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列女传·邹孟轲母》
99大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王季娶为妃。大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大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大任为能胎教。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人生而肖万物者,皆其母感于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谓知肖化矣。——《列女传·周室三母》
100康熙庭训格言康熙曾对诸官说:“朕经常想到祖先托付的重任。对皇子的教育及早抓起,不敢忽视怠慢。天未亮即起来,亲自检查督促课业,东宫太子及诸皇子,排列次序上殿,一一背诵经书,至于日偏西时,还令其习字、习射,复讲至于深夜。自春开始,直到岁末,没有旷日。”康熙身后的儿孙们,多数能文能武,尤其在他之后的两个杰出帝王:雍正皇帝,功业显赫,见识超人;乾隆皇帝,儒雅倜傥,自号「十全皇帝」。正是「康熙盛世」的基础,奠定了满清王朝二百多年的业绩。所有这些,都是受到了康熙皇帝的道德遗泽和他的《庭训格言》——一本珍藏的皇家遗嘱读本的影响。
101(二)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训曰:古圣人所道之言即经,所行之事即史。开卷即有益于身。尔等平日诵读及教子弟,惟以经史为要。夫吟诗作赋,虽文人之事,然熟读经史,自然次第能之。幼学断不可令看小说。小说之事,皆敷演而成,无实在之处,令人观之,或信为真,而不肖之徒,竟有效法行之者。彼焉知作小说者譬喻、指点之本心哉!是皆训子之道,尔等其切记之。
102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二、及时法:当其可之谓时●观时机:何时最重要:成人时——冠礼、髻礼。●教什么?二十岁教做大人,负起社会责任。●教育的时机:1、慎于始:第一次,关键期教育。2、关键期:(1)胎教,早教。(2)人生的不同时期。(3)犯错时,阿是穴。(4)成功时,傲不可长。●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时过则难成,荒误学时,思放精散而难成。
103十五岁寄语亲爱的儿子:今天是你十五周岁生日,看到你长大了,从此步入十六岁,更看到你的进步,爸爸很高兴!默默地祝福,静静地等待,我坚信你会越来越棒的!今天是爸爸第二次正式在你的生日带你拜倪氏本门历代祖先,高兴的是你敬爱的母亲也参加了!虽然爸爸是老二而你的大伯(爸爸的哥哥)在海外,你的堂弟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已经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实际上你是我们倪家第三代道字辈的长孙,我们倪家的“锄经耕读”家风还要靠你来承传啊!希望你学习孔老夫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远大志向,立志向学——“大学之道”,内圣外王,从而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完人生现在再与你谈谈学习,算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吧!迪迪,到高中毕业前的十八年占去了你人生的将近四分之一时间;中小学十二年尤其是中学的六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是人生那四分之三的基石。爸爸告诉你,分数只是检验学习的一种方式,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历经十二年的洗礼、锤炼,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品德正、有能力、会合作、会生活的人。对你而言,现阶段最主要的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学习方法是三句话:以教材为核心;各科有学习计划;效率靠“净脑”。希望你以实实在在的学习告诉我,你懂这三句话的内涵。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学习除了要领悟道理、找到方法以外,还需要伏下心来,甘于寂寞,扎扎实实地下一番真功夫。“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儿子一如既往,再下一番苦功夫,那么你的人生基石就一定会更大更牢更坚!我相信你一定会的!祝愿亲爱的儿子:心无杂念、心中美好、学习进步!爸爸妈妈太初历岁次己丑年十一月十一西元2009年12月26日于儿子15周岁生日
104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三、顺才法: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顺什么?顺其年才。年长而聪教以大事,以多;幼而顽钝,教以小事,以少。●因材施教:考大学VS园艺师●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越节乱法,小者不达,大者难识。大才轻小业,小才重大业。
105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1、语言智能,就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表现能力。这种能力在诗人、作家和演说家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2、数学逻辑智能,就是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3、空间智能,就是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水手、工程师、外科医生、雕刻家、画家等都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间智能。4、音乐智能,从事音乐创作、演奏和其他舞台表演的人,通常在这方面较突出。5、身体运动智能,是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体育运动员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6、人际关系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教育家、心理医生、宗教领袖、政治家、推销员、经纪人等等具有这方面的长处。7、自我认知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灵魂活动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一般来说,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神学家、音乐家都是便于显现自己的自我认知智能的人。8、自然智能,如达尔文等人的发现自然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
106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四、观摩法:相观而善之谓摩●公开课VS大师兄●善相劝,德皆建。——善友为依。●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不相观,无处谘问。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行为邪僻慢学,好笑师之譬喻而废学。●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了地狱门。
107一、信——明教为施政根本以起信。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旨在明道;教学相长原则。二、解——详教育设施方法以开解。1学制目标;2教七大伦;3正反论教;4教之兴废。三、行——言教须赖人师以导行。四、证——论教为人伦根本明果证。《礼记·学记》内容大纲
108八、《礼记·学记》“人师”的基本素质——方便善诱,识心救失,继志于师。
1091、《学记》人师素质之方便善诱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110人师条件:知教之兴废,务本,,力行,知人。EG:信善,真诚无情绪,为学生一生负责。一、道而弗牵——引导而不牵逼,平和启心志EG:争吵:贤人争罪,愚人争理!EG:调座位,边关之喻。EG:三等学子。EG:姑娘道:性如棉,志为根。二、强而弗抑——鼓励而不压制,易成发兴趣EG:值日班长,开会即补课。EG:三颗糖果。隐恶扬善。EG:罗森塔尔效应。三、开而弗达——启发而不灌输,深悟益终身EG:伯禽趋跪。EG:撞完南墙再回头。皆自明也。1、《学记》人师素质之方便善诱
111姑娘道姑娘当性如棉,以志为根,要心存众人好,身有补助力,提满家庭和乐,做一家中的贵星。这就是王凤仪先生,发明姑娘立身行事的道德。何谓性如棉?盖棉之为物,具有五种好处:(1)温暖、(2)清洁、(3)柔和、(4)平等、(5)绵长。这五样,是棉花的天然善性,本来面目,由道而生,以德而化,故姑娘性当取法如之也。
112一、【伯禽趋跪】周鲁伯禽。观于桥梓。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伯禽、随康叔三见周公。三被笞。以问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桥木。北山之阴有梓木。盍往观。伯禽见桥高而仰。梓卑而俯。还告商子。曰。桥者父道。梓者子道。明日。伯禽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嘉其得君子之教。周公制礼。实开礼教之源。且尝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礼天下之贤士。其子伯禽未谙礼节。宜其三见而三笞之也。商子以桥梓明父子之道。俾尽乎礼。诚不愧为君子矣。
113秦皇岛市民族学校的团委书记的工作态度老师数次指示,在带好同学们的同时,帮助学校的建设。因此,低调的苗锋,在种种因缘下冲到了最前头。摒弃了“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知见,以“心正则诸邪不侵,家(学校)和则诸福可至”、“宇宙之事乃我分内之事”、“天下(学校)兴亡,我的责任”、“凭良心做人”来鞭策自己,活一天,就要有活一天的意义。
1142、《学记》人师素质之识心救失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115一、或失则多——才少者,贪多,须抑之。EG:扫尘除垢。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常常一年级。二、或失则寡——才大者,务少,须进之。EG:立志。PPT:人生不能白白受苦。写书法引导。三、或失则易——好问不识至道者,罔。抑之。EG:老问玄妙的学生。四、或失则止——好思不问者不达,殆。进之。EG:不爱说话的学生。知心方能救失:EG:子路退之,闻斯行诸。2、《学记》人师素质之识心救失
116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17八、3《学记》人师素质之继志于师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1183、《学记》人师素质之继志于师一、人师演出君亲师,故后人乐于仿效。EG:许衡心主。二、约而达——讲课语言简明易解。三、微而臧——言语微妙精善。四、罕譬而喻——师妙语连珠,生从善如流。EG:百人行善。EG:鱼缸的故事,先知先觉。
119十、《学记》“人师”的基本素质——择师唯慎,严师为难,审问志学。
1201、《学记》人师素质之择师唯慎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能為師.然后能為長.能為長.然后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
1211、《学记》人师素质之择师唯慎一、人师善观机逗教。至学之难:随失而救之难;之易:三王四代敬师,随器而与之易。其美:罕譬而喻,言约而达为美。博喻:eg:绘事后素,逝者如斯乎。二、为师能为长,为君——行政后勤更重要。EG:三定方案与招生教学的关系三、择师为慎Eg:范公与张载
122《论语·八佾第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文出《诗经·硕人章卫庄公夫人庄姜》谓先有美质而后有美姿。)
1232、《学记》人师素质之严师为难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124武王践怍,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斋矣。”王斋三日,端冕,师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武王践怍
1253、《学记》人师素质之审问志学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荅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126善問者如攻堅木;善待問者如撞鐘。五种问1、不解故问:生于事理不明,故问师。2、疑惑故问:见闻生疑,思维起惑,故问。3、实验故问:考试老师或长者,故问。4、轻触故问:漫不经心,随便提问。5、利乐有情故问:聪明智者,为利大众,故装不知,代表发问。
1273、《学记》人师素质之审问志学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听語乎.力不能問.然后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1283、《学记》人师素质之审问志学一、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儒学VS学儒EG:世界上的八万名汉学家。1、听语——必待其问乃说。2、舍启发——力不能问,语之。3、舍教育——虽舍之可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Eg:干活很有活力,上课就瞌睡。
1293、《学记》人师素质之审问志学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學矣.
1303、《学记》人师素质之审问志学一、良师诱生志学之譬喻1、铸冶喻:迁移——了解火性,接头同。2、制弓喻:同化——了解力学,竹性同。3、驾马喻:观摩——师徒制。EG:我刷的马桶水可以喝。五年学戒。EG:复讲与书法太极的习练。Eg:实习期的加班观。二、知此三者可志学。
131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论证
132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人师受业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于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于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133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人师受业教学果证:以同类之事相比方,学易成。1、声喻:五声:鼓——宫商角徵羽。2、色喻:五色:水——青赤黄白黑。3、受业:五官:学——金木水火土。4、人师:五服:师——斩衰、奇衰、大功、小功、缌麻。EG:弟子心丧三年,子贡六年。
134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以学为本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學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135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以学为本1、大德不官:圣德之本,圣人在上,垂拱无为,不治一官,而为诸官之本。大德必得其位、禄、名、寿。EG:夫子周游列国。2、大道不器:天道之本,圣人之道弘大,无所不施故不器。3、大信不约:人道之本,圣人之言,不言而信。EG:子曰: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EG:不忍欺。4、大时不齐:地道之本,万物四时自生灭。5、以学为本: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136十一、《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以学为本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为臣本、师为生本、学为人本。《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始出一勺,卒成不测。学初为和渐,后成圣贤也。大学之教也,时。
137一、信——明教为施政根本以起信。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旨在明道;教学相长原则。二、解——详教育设施方法以开解。1学制目标;2教七大伦;3正反论教;4教之兴废。三、行——言教须赖人师以导行。1、善德广被2、良师为君3、师严道尊4、护念进学四、证——论教为人伦根本明果证。1、教学果证2、识本明体显用:以学为本。《礼记·学记》内容总结
138联系方式感恩大家!恭请批评指正!课件下载:www.jspxedu.cn(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E-mail:nmd@dfg.cn
139
140谢谢您!
141九、《学记》教育的两大主轴:《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
142教育的两大主轴救失:救哪些失?任性、无礼、懒惰(骄奢淫逸)……《礼记》: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原因在哪里?自私——根本EG:夹菜的故事。EG:第一天当校长吃剩饭。
143教育的两大主轴长善: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五教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
144百善孝为先——一堂孝道课的要点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百善孝为先”的含义。
145一、孝的含义:会意,形声字。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
146老子承傳一體
147父子有親孝老子承傳一體
148孝老子永續經營
149二、教孝的效果:教育的根本—孝亲尊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弟子规》我爱你
150三、如何教孝?1、知恩报恩生日是父忧母难日2、以身作则3、夫妻配合4、亲师配合5、教育原则一致,共学《弟子规》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51感恩教育:伟大的母爱
152父母恩重难报慈母的十大深恩一、怀胎守护恩六、回干就湿恩二、临产受苦恩七、洗濯不净恩三、生子忘忧恩八、远行忆念恩四、哺乳养育恩九、深加体恤恩五、咽苦吐甘恩十、究竟怜愍恩
153孟子·告子下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