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在产科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在产科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ID:8262034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14

重症监护在产科休克救治中的应用_第1页
重症监护在产科休克救治中的应用_第2页
重症监护在产科休克救治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在产科休克救治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症监护在产科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产科重症监护必须有高度的应变能力,早期发现、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和高效率的工作,必要时,应立即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诊治。ICU监护项目除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护、中心静脉压监护测量、心功能监护、基本的呼吸监护、生化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的监测外,还包括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测。对胎心率、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等指标的观察与母体生命体征的监护是同等重要的。最常用的手段包括超声、胎儿心电监测,必要时作生物物理评分及一些生化检查如羊膜腔穿刺了解胎肺成熟度等。早期有效的救治对确保母亲和胎儿最好的预后是相当重要的。 1产科休克

2、的ICU监测 1.1临床表现的监测 休克早期患者表现为烦躁、焦虑或激动,不与医生合作;休克晚期,转为抑制,表情淡漠或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皮肤颜色、四肢是否湿冷以及外周静脉是否塌陷,指甲毛细血管充盈速度等均可提示休克的严重程度。1.2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功能监测的主要目的是:(1)对患者的呼吸功能状态作出评价。(2)对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作出诊断。(3)掌握高危患者呼吸功能的动态变化,便于病情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4)对呼吸治疗的有效性作出合理的评价等。目前主要的监测内容包括:肺功能监测(通气功能监测包括静态肺容量、动态肺容量、小气道功能监测、死

3、腔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换气功能监测包括一氧化碳弥散量、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肺内分流量、动脉氧分压和氧合指数、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和呼吸运动监测(一般性观察、呼吸肌功能监测、呼吸力学监测、呼吸中枢兴奋性监测)。1.3血流动力学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1)动脉压监测:血压是最基本的心血管监测项目。动脉血压及脉压下降,收缩压低于80mmHg(1mmHg=0.133kPa)或下降20%以上,或原有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30mmHg,同时脉压低于20mmHg,伴有尿量减少、皮肤湿冷等,则提示已有休克存在。(2)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4、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CVP的正常值为5~10cmH2O,若CVP<2~5cmH2O,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CVP>15~20cmH2O,提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CVP结合其他动力学参数综合分析,在临床麻醉和ICU中对患者右心功能和血容量变化的评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3)肺动脉压监测:是反映左心功能的指标。其正常值:肺动脉收缩压15~20mmHg,肺动脉舒张压6~12mmHg,肺动脉平均压9~17mmHg,肺小动脉楔压5~12mmHg。(4)心排出量(CO)监测:CO是反映心泵功能的重要指标,不仅对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

5、时对于补液、输血和心血管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也可通过CO计算其他血液动力学参数,如心脏指数、每搏量等。(5)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监测和诊断,还可监测心脏缺血、血流栓子及评定外科手术修复的效果等。其优点在于:○1成像更清晰。○2不影响心血管手术而行连续监测。○3更清晰地观察到一些重要结构。○4不受人工机械障碍的影响,更清晰地观察心脏其他结构。(6)周围循环监测:反映人体周围组织的灌流状态。主要监测内容包括:血压、体循环阻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体温及尿量。1.4心电图的监测 心电图连续监测的目的与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持续显示心电活动。(2)持

6、续监测心率变化。(3)持续追踪心率,及时诊断心律失常。(4)持续观察ST段、U波、诊断心肌损害与缺血以及电解质紊乱。(5)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作为决定用药剂量的参考和依据。(6)判断心脏起搏器的功能[1]。1.5脑功能监测 脑功能监测包括:(1)颅内压监测:正常颅内压<15mmHg,轻度升高:15~20mmHg,中度升高:>20~40mmHg,重度升高>40mmHg。国际上多采用>20mmHg作为需降颅压治疗的临界值。(2)脑电图(EEG)监测:对脑功能的评判有重要意义,EEG对脑缺血(氧)十分敏感,可判断病情及预后、定位病灶,协助判断麻醉深浅等。

7、(3)脑血流监测:主要有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同位素清除法两种方法,可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4)脑供氧平衡的监测:有两种方法,即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反映全脑的氧供需平衡)和近红外线脑氧饱和度仪监测(反映局部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1.6出凝血监测 对出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监测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的演变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用于术前评估,术中与术后出血分析及监测DIC,包括临床监测和实验室监测。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很多,包括:○1血小板直接计数:血片观察血小板数,出血时间。○2凝血因子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8、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定量。○3纤维蛋白溶解:血块溶解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查(3P和乙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