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ID:82423495

大小:751.78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2-10-24

上传者:155****1689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2城镇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发展方向,结合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1.关于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B.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C.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D.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2.在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中,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最吻合的是(     )A.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B.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C.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D.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下图为我国2018年末各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地区城镇化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B.地形类型C.人口数量多少D.经济发展水平4.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B.城镇化率高地区矿产资源都丰富C.劳务输出导致河南省城镇化率低D.四大直辖市中城镇化率都比较高下图是英国城市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5.英国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6.英国城市空旧房增多、失业率增高现象显著的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如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阶段Ⅰ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级阶段B.中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8.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七次人口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13.2618.3020.9126.4436.2249.6863.899.据表可知(     )A.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B.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C.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D.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10.与五普至七普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上升最快B.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C.农业用地面积增加D.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该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12.13.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3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下图示意2001~2017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增速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期间城市建成区面积(     )A.呈逐年上升趋势B.增速始终慢于常住人口C.总体呈下降趋势D.增速始终快于户籍人口15.图示期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下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6.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17.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镇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C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1990年-2020年,图示城市(     )A.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B.绿地比例不断减少C.不透水面扩展速度不断上升D.绿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19.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出各城市(     )

5A.城市等级显著提高B.城市化水平上升C.工业区不断扩大D.绿地面积持续减小20.大湾区城市用地变化给该区域带来影响最可能是(     )A.地下水位升高B.热岛效应缓解C.城市内涝频率增加D.住房空置率下降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1.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2.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C.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高密度居住区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D.工业区24.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     )A.冷锋过境日B.低压控制期C.暖锋过境日D.高压控制期下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A.从a到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市区边界应在c线附近

6C.城市主干道为环形道路网D.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26.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火电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厂址的最佳位置可能是( )A.④B.③C.②D.①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对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7.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   )A.下渗B.蒸发C.降水D.水汽输送28.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   )A.透水混凝土砖B.草皮空心砖C.普通混凝土砖D.绿地读漫画“你是从城里来的吗?”,回答下面小题。29.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7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30.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氯氟碳化物等的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3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3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二、综合题33.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8(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中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京冀1980年、2012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材料二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下图为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9(1)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角度,说明1980年~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差别。(2)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哪些?(3)结合材料,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示是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区。   (1)某些特大城市、大城市形成的城市CBD应位于(填“甲”或者“乙”功能区,试分析该类功能区的分布特点。(2)该城市道路分布有明显不合理之处,试指出并说明理由。

10(3)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11参考答案:1.A2.D1.生态园林城市增大了生态用地,绿地只能削弱城市的“热岛效应”,仍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故选A;读图动植物园苗圃隔开了工业带和住宅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故B错误;读图该城市交通道路网为环形放射状,环行路能够分散车流从而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故C错误;读图该模式图外环的工业仓库集中但是没有连片分布,仍留有一定的空间,为城市发展留出空间,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2.A项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城市交通污染的措施,故A错误;B项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措施,故B错误;C项是缓解住房紧张的措施,故C错误;D项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相吻合,故选D。3.D4.D3.城镇化率也就是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D正确。A、B、C错误。4.从图示信息看,我国东部地区镇化率最高,缺少总人口数据,因此无法判断城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部地区,A错误;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城镇化率较低,B错误﹔河南省城镇化率较低的原因是经济较为落后,且劳务输出可以提高该地区的城镇化率,C错误;我国四大直辖市都是城镇化率较高的地区,D正确。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5.C

126.D5.读图可知,①阶段英国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②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增加,这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完成,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③为成熟阶段,此时出现了城市群快速发展,④为逆城市化阶段,故选C。6.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①阶段英国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②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增加,这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完成,是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③为成熟阶段,此时出现了城市群快速发展,④为逆城市化阶段,城市空旧房增多、失业率增高现象显著,故选D。逆城市化是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7.B8.C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7.由图可知,阶段Ⅰ该地城市由市区向郊区拓展,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B正确。8.由图可知,阶段Ⅱ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与小城镇迁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市中心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C正确。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两个阶段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而结合城市化的基本过程综合分析即可。9.C10.B

139.图中没有总人口数,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降低,农村人口不一定减少,A错误;图中没有给出逐年数据,无法判断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况且1982年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是曲折的,B错误;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接近50%。说明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C正确;我国城镇化发展还处在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还没有达到后期70%以上的水平。D错误。故选C。10.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较多,五普至七普间城镇人口比重迅速上升,主要是第三产业上升最快,A错误;城镇人口比重提高是由于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B正确;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面积不会增加,可能减小。C错误;城镇化过程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减小,D错误。故选B。城镇化的意义:1、吸收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间的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11.A12.D考查人口增长特点,城市化。11.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1%以下为较低,1-2%为较高,2%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80年,乙城市60年代和70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乙城市圈60年代的迁移增长率高,反映城市化速度快,但其自然增长率高,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A错误。乙城市圈90年代与60年代相反,城市化速度慢,但水平高,B错误。丙城市圈90年代迁移增长率为负,反映逆城市化,此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C错误。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D正确。故选D。

1414.A15.C14.图中显示2001~2017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始终是正值,可判定城市建成区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A正确,C错误。同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曲线始终高于常住人口增速曲线,故增速始终快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速曲线在2014-2017年间高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曲线,B、D错误。故选A。15.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得出“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常住人口”,从而判断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的变化取决于两者增速的大小。图中显示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始终快于常住人口增速,因此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望不断增加的趋势,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城市人口变化及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依据所给折线统计图获取相应地理要素纵向和横向对比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速曲线始终高于常住人口增速曲线说明城市发展不合理,会有大量住房无人居住。16.C17.B16.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会快速上升;E→F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很高,但有降低,说明出现了逆城市化,而不是衰退,A错误,C正确、B错误;逆城市化出现时城市人口开始向小城镇乃至农村流动,会缩小城乡差距,D错误。故选C。17.

15读图可知,b表示的就业比重状况为:在工业中就业的百分比约为12%,农业约为58%,服务业约为30%,从事非农产业人口占比约42%,农业就业人口占比很高。就业人口一般是成年人,不包含老年人、儿童,非农产业人口占比约42%,非农产业人口不全部是城市人口,因此城市化水平应该低于42%,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B时段,B正确;C、E、F时段,城市化水平都较高,ACD错误。故选B。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小城镇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逆城市化阶段,经济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18.A19.B20.C18.读图,1990年-2020年,图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但不透水面扩展速度后期减缓,并没有不断上升,A正确,C错。2010-2020年,广州绿地空间比例升高,BD错。故选A。19.图示期间,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上升,但不能反映区域城市等级提高,建设用地面积扩大也不能直接反映其工业区不断扩大,B正确,AC错。虽然绿地空间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大增加,所以其绿地的面积不一定减小,D错。故选B。20.整体而言,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绿地比例下降,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同时城市的内涝频率增加,热岛效应加强,C正确,AB错。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大大增多,无法直接反映其住房空置率是否下降,D错。故选C。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能使水质变差、城市内涝增加,影响大气水热状况、热岛效应增强,以及土壤污染等方面;对城市人文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交通居住条件变差、社会秩序混乱等方面。21.D

1622.C21.新市镇将小渔村变成了城区,扩大了城市用地规模,因此促进了城市化,经济的增长会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有利于分散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选D。22.“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化的加快,对地表状况会产生影响,区域主导风向是由大气环流形成的,不会因此发生明显改变;这只是郊区的城市化,不会导致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会影响地表径流,影响水循环;热岛效应也会相应加强,选C。请本题组考查城市化。城市化的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郊区城市化,这对于分散大城市人口和产业有一定作用,有利于中心城区的问题解决,但也会导致新城区的内涝等新问题的出现。23.A24.D23.根据题干,“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屋顶面积越大,反射率越高,与文教区、低密度居住区和工业区相比,高密度居住区住房多,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能最大限度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24.根据题意,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时间是气温最高、反射率最强的时候,冷锋、暖锋和低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反射率较低,高压控制期,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反射率高,对城市气温降低最明显,ABC错误,D正确。故选D。缓解城市热岛的措施: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3、消除裸地、减少扬尘。4、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5、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

1725.D26.B25.图中等地价线从多个方向向外弯曲突出,反映弯曲处地价比两侧高,应该处于放射道路与城市环路交汇处,该城市道路网为环行放射状,C错;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D对;从a→d分布有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A错;市区边界应在由于城市存在导致的热力环流边界上,是图上虚线,B错。故答案选择D。26.大气污染严重的火电厂,应建设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根据风频图分析,该城市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所以大气污染严重的火电厂,应该在西南风的下风向,并在热力环流范围之外,为③处,③处也是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故答案选择B。27.A28.D27.绿地的入渗量最大,草皮空心砖其次,普通混凝土砖最小,发现入渗量与下渗量基本一致,图中的各种砖的入渗量不同,主要与砖的类型不同有关,地表的介质不同,下渗量就不同,图中并没有反应出来不同性质的地表与水汽输送有关,图中的信息与蒸发无关。据此分析选A。28.绿地的入渗量最大,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据此选D正确。城市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治理对策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规模。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污染严重企业外迁或关闭,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4、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29.B

1830.D29.图中小鸟满身灰尘与油渍,说明大气污染严重,反映的城市问题是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B正确;图示信息与ACD选项关系不大。故选B。30.城市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因此应分散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影响,所以要建设卫星城,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力,D正确;扩大城市规模可能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问题,A错;图示信息并不是反映城市热岛效应,B错;氯氟碳化物的排放主要导致臭氧层破坏,与图示信息无关,C错。故选D。本题组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示信息的获取与解读。抓住图示信息中小鸟身上的灰尘和油渍,从而推断该图反映的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从而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找出对应的措施即可。31.D32.C试题分析:31.该题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A错误;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B错误;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误;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32.首先从上题分析或者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发生什么的变化,即面积持续增加,带来的影响应从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错误;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处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B错误;建设用地增加,硬化地表,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错误。

19考点: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33.(1)A>B>C;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利。(3)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本题考查了地租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治理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A地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和C两地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依次降低。(2)在A、B、C、D四地中,D地靠近文化区,临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处在河流的上游,水质好,交通比较便利,是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3)根据题干的提示“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因而治理该城市交通拥堵需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同时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交通线修建的影响(5+3个)有利影响:完善地区交通网,缩短时空距离,缓解其他线路运输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加强与外界交流联系促进民族团结、国防安全(边疆地区才用)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环境,不合理施工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的独立性。34.(1)城市化水平北京高于河北;城市化速度河北快于北京。(2)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等。(3)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0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以及影响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详解】(1)直接读图即可,从城市化水平来看北京的城市化水平高于河北,从速度来看,河北省的速度高于北京,城市化进程较快。(2)考查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会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同时城市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治安恶化等多种“城市病”。(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因素铁路交通运输网密集的原因主要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经济基础、技术力量及其在铁路运输网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津两城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和人口众多,人口流动流动量大,贸易交往频繁,需求量大;京津两城市是联系东北和南下众多铁路连接点,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来往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因此铁路线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为修建铁路提供保障。35.(1)甲   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2)高速公路穿越中心城区,加大城市内部交通压力,带来噪音污染。(3)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与工业区迁移;可能形成新的卫星城(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本大题以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及特征、城市交通区位、城市化发展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某些特大城市、大城市形成的城市CBD,即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小,因此应位于甲功能区。中心商务区多分布在交通最为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占地面积不大。(2)读图可知,该城市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高速公路穿越中心城区,由于高速公路为全封闭道路,因此干扰了市内交通,从而加大城市内部交通压力,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大,给城市带来大量噪音污染和废气污染等。

21(3)该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应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叙述。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用地不断扩大,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图中显示,在主城区外围形成了多个工业区,因此城市中部分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与工业区迁移;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缓解城市化问题,分散城市职能,该城市可能形成新的卫星城(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