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

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

ID:8227095

大小:13.75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18-03-11

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_第1页
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_第2页
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_第3页
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_第4页
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艾滋病医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艾滋病(AIDS)学习内容掌握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全称,定义;熟悉艾滋病病毒的特性;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了解世界和国内艾滋病流行的近况,艾滋病的发病机理;艾滋病临床分期及各期的主要表现;用于诊断艾滋病的实验室检查;艾滋病的诊断原则及标准;艾滋病的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的方法;艾滋病主要的预防措施。一、定义和概况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AIDS)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所引起的

2、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具有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的特点。二、病原学球型20面体,直径100~120nm,双层结构。HIV病毒单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人类慢病毒组球型20面体,直径100~120nm,双层结构包膜:gp120(外膜糖蛋白)、gP41(跨膜糖蛋白)、MHC2类抗原核心:P24包裹两条正链RNA、逆转录酶(RT)、整合酶(INT)和蛋白酶(PI,P10)分为Ⅰ型和Ⅱ型HIV型别及亚型M群O群N群ABCDEFGHI

3、JK亚型HIV-1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毒株)HIV-2型(局限于西部非洲和西欧)ABCDEF亚型HIV的变异:反转录酶无校正功能而导致的随机变异,宿主的免疫选择压力不同病毒之间、病毒和宿主之间的基因重组药物的选择压力,其中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耐药变异的重要原因。变异的意义细胞的亲和性复制的效率免疫逃逸临床表现发现并鉴定亚型的意义:追踪流行趋势及时做出诊断开发诊断试剂新药的研发疫苗的开发HIV-1全长9181bp两端为长末端重复序列(LTR)中间有9个开放性读框3.HIV基因组六个调控基因:反式激活基因(tat)病毒蛋白调节因子基因(rev)病毒颗粒感染因子基因(vif)负调节因子基因(nr

4、f)病毒蛋白R基因(vpr)U基因和X基因(vpu,vpx)三个结构基因:组特异性抗原基因(gag)多聚酶基因(pol)包膜蛋白基因(env)15HIV的结构:基因组结构HIV的基因组结构基质衣壳核衣壳表面糖蛋白跨膜糖蛋白蛋白酶反转录酶整合酶HIV外界抵抗力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0.1%甲醛、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三、流行病学传

5、染源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是本病的唯一的传染源;病人包括轻症、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严重的艾滋病病人,以急性感染期传染性最大,要重视窗口期感染者,窗口期一般2-6周;病原携带者不仅数量多,而且很难限制其活动,加上本病潜伏期长,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血液、体液(唾液、泪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等)、器官组织中都含有大量的病毒。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经血传播:①静脉注射吸毒;②接受血液或血制品;③献血员感染的传播;母婴传播:经胎盘、产道及哺乳等;其他:医源性感染(器官移植、人工受精、污染的器械等),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

6、受污染也可受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占80%。儿童和妇女感染率逐年上升。什么人最容易感染HIV?(高危人群)男同性恋,性乱交者;静脉药隐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母亲HIV阳性血清的婴儿;高危职业:医务人员、HIV研究员等;起源发展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

7、一次发现艾滋病。HIV流行病学中国HIV/AIDS流行特点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性传播持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高危人群疫情严重流行模式多样化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疫情严重专家估计,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55万~85万人),截止2013年底,累计报告4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17万(其中,HIV26.3万例,AIDS17.4万例);报告死亡13.6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