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

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

ID:21304257

大小:4.92 MB

页数:119页

时间:2018-10-21

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_第1页
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_第2页
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_第3页
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_第4页
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滋病 传染病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n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怔)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n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immunodiciencyvirus)引起的慢性传染病。n主要侵犯CD4+T淋巴细胞,引起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n累及到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临床表现千差万别,错综复杂。n主要特点: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高nHIV病毒,为RNA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呈球形,直径100-200nm,20面体,表面有72个锯齿样的突起nHIV

2、2病毒(少,局限于nHIV1病毒(多,全球流行,主要西欧、西部非洲和北美,地方性毒株,基因组长9181bp)流行,传染性和致病性较低。基因组长10359bp)n外膜:n外膜糖蛋白(gp120),n跨膜糖蛋白(gp41),n基质蛋白P17—附着于脂质双层膜的内层。n多种宿主蛋白(MHCⅡ类抗原)n核心:2条单链(正链)RNA,与核心蛋白P7结合.酶系统:反转录酶(RT,P51/P66),整合酶(INT,P32)、蛋白酶(PR,P10)、RNA酶H。包围于:核心蛋白P24(核衣壳)、基质蛋白P6、P9。nHIV基因组成:n两端长末端重复序列(LT

3、R)n组特异性抗原基因(gag)编码核心蛋白前体P55P24、P17、P9、P6nn3个结构基因多聚酶基因(pol)P66、P51、P32、RNA酶Hn包膜蛋白基因(env)gp120、gp419个开放阅读框架n反式激活因子基因(tat)n病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基因(rev)病毒感染因子基因(vif)6个调控基因n病毒蛋白R基因(vpr)n负调因子基因(nrf,Nef)nHIV-1病毒蛋白U基因(vpu)n(HIV-2病毒蛋白X基因)(vpx)nHIV基因分型:(根据env基因核酸序列差异性)13个亚型M(A、B、C、D、E、F、G、H、I、J

4、、K)nHIV1分为3个亚型组N(N)O(O)nHIV2包括7个亚型(A、B、C、D、E、F、G)n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有A、B、B’、C、D、E、F、G8个亚型我国:和不同流行重组株)少量HIV2型HIV感染者n一、传染源:艾滋病病人nHIV存在于人的体液及分泌液,包括血液、精液、子宫阴道分泌液、乳汁中。nHIV感染者在抗HIV阳转前即有传染性,以患者传染性最强。n重视窗口期感染者(感染后2-6周,血清病毒阳性,抗HIV阴性)的传染性。性接触传播(最主要)血液、血制品传播n二、传播途径:母婴传播A、职业性传播(可以)医务工作者;警务工作

5、者。B.器官组织移植、侵入性操作、人工受精等传播(可以)其他C.唾液传播(尚不确定)D.吸血昆虫传播(没有证据)E.日常生活接触(没有证据)1.性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全球HIV感染者占3/4是通过性接触感染。2.血液/血制品传播及静脉药瘾采供血途径,静脉吸毒、污染针具等。3.母婴传播经胎盘、产程、哺乳等致胎儿或新生儿受感染。三、易感人群:人类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性乱人群如暗娼、嫖客及男性同性恋者。吸毒者70%~100%有共用注射器、针头卖受血者消毒不严存在交叉感染或窗口期家庭成员已感染HIV人群的性配偶HI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涉外婚姻高发

6、区的外籍人员和归国人员。高发年龄85%+的HIV/AIDS年龄在15~45岁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1985年1995年1989年1998年15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98年全国所有省份报告有HIV感染者四、流行状况四、流行状况中国累积报告HIV感染者感染途径(1985-2003.6)RiskFactorsforCumulativeHIVInfectionsinChina,1985~2003.6Blood/products1.6%IDU血液/血制品Others1.6%静静脉注吸毒毒品不详616.61%.6%18.7%母婴传播

7、0.3%MTCT母婴传播0.3%采血Blood9.4%collection采血9.4%异性/同性Hetero/Homosex异性/同性8.4%四、流行状况四、流行状况四、流行状况四、流行状况四、流行状况四、流行状况四、流行状况l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很多器官和细胞,其中最重要的是淋巴细胞。主要包括:l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以中和抗原(如细菌,病毒等)。lT淋巴细胞l①CD4+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以帮助或指挥B细胞及杀伤性T细胞。l②CD8+T细胞:T杀伤细胞,能分泌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以杀伤病毒感染细胞。T细胞的CD表型变化(复习)----n干细胞CD

8、2CD3CD4CD8n胸腺皮质CD2+CD3-CD4-CD8-CD2+CD3+CD4-CD8-CD2+CD3+CD4+CD8+n胸腺髓质CD2+CD3+CD4+C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