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剂中成药

治风剂中成药

ID:82212583

大小:548.0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22-10-18

上传者:U-145318
治风剂中成药_第1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2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3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4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5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6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7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8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9页
治风剂中成药_第10页
资源描述:

《治风剂中成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治风剂

1一.  定义: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的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

2二.分类、适应证、代表方:1.疏散外风---外风证---川芎茶调散等2.平熄内风---内风证---镇肝熄风汤等

3三.注意事项:1.应辨别风病属内、属外,采取相应的治法和方剂。2.辨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适当的配伍。3.注意外风与内风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外风引动内风或内风兼夹外风而致内外合病者,应分清主次轻重,全面兼顾。

4第一节疏散外风一.功用特点:疏散外风二.适应症:风邪外袭之外风证

5川芎茶调散《局方》

6[组成]川芎荆芥各12g细辛3g防风4.5g薄苘15g白芷、羌活、炙甘草各6g清茶调服。[功用]疏风止痛。

7[主治]风邪头痛。病机特点:风邪上犯,阻遏清阳之气。风邪上犯:头痛,头风。风邪犯表,邪正相争: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脉浮。

8[方解]君:川芎:祛风活血止头痛,尤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痛),为诸经头痛之要药臣:薄荷:清利头目助川芎荆芥:疏风解表疏风止痛佐: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牵连项痛)助君药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心痛)细辛:散寒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疏风止痛防风:祛风止痛清茶调服:清利头目,制诸辛温发散药温燥与升散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9配伍特点:1.集祛风药于一炉,祛风邪,止头痛之力较强。2.辛温与辛凉并用,薄荷用量独重,又用苦寒的清茶调服,但散寒为主。

10[运用]1.用方指征:头病,鼻塞,脉浮2.加减运用:1)头痛属风寒者,应重用川芎,并酌加苏叶、生姜,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力;2)头痛属风热者,加菊花、僵蚕、蝉蜕疏散风热,方名菊花茶调散。3)头痛久而不愈者,配合全蝎、僵蚕、桃仁、红花等以搜风活络止痛。

11独活寄生汤《备急干金要方》

12[组成]独活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桂心秦艽防风人参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各6g[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13[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筋骨失养:肢节屈伸不利。风寒湿邪痹阻于腰膝筋骨:腰膝疼痛,或麻木不仁。肝肾虚寒,气血虚弱:畏寒肢冷,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14[方解]君:独活: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臣:防风、秦艽:祛风胜湿;助独活蠲痹止痛。细辛:温经祛寒止痛。肉桂:温里祛寒,通利血脉。佐:桑寄生、牛膝、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渗湿。使:甘草:调和诸药。

15配伍特点祛邪与扶正并用,补散兼施,祛风湿不伤正,正复而邪除。独活,秦艽,防风,细辛,桂心:祛邪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肾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补血扶正人参茯苓,甘草:补气

16[运用]用方指征:痹证时久,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2.加减运用:1)寒痹而疼痛剧烈,活动不便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干姜等以加强温经祛寒之力。2)湿邪偏盛而关节及下肢肿胀者,去地黄,加防己、苍术、猪苓、泽泻等以祛湿消肿。3)久痹,关节强直者,加白花蛇、全蝎等以搜风通络,活血止痛。

17牵正散

18[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可温酒送服)[功用]祛风化痰止痉。

19[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甚或口目肌肉抽动。[病机特点]风痰阻于头面经络,经脉不利。

20方解君:白附子:祛风化痰,善祛头面部风痰。臣:全蝎,僵蚕:祛风止痉,通络。热酒:宣通血脉,引诸药药入络。《医方论》:三药直走内络,祛风化痰极为得力,故不必用血药也。

21注意:1.白附子,全蝎有毒,用量不宜过大。2.但气虚血瘀或内风引起的口眼歪斜不宜。附方:止痉散。全蝎,蜈蚣。祛风止痉力强。

22消风散《外科正宗》

23[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石膏知母当归胡麻仁生地各6g木通甘草各3g[功用]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24[主治]风疹、湿疹。病因病机:风热或风湿之邪袭于皮里,浸淫血脉,郁于肌肤腠理之间。症状: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25[方解]君: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臣:苍术、苦参、木通:祛湿。佐:知母、石膏:清热泻火。生地:清热凉血。当归、胡麻仁:养血活血。使: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26[配伍特点]以祛风药为主,疏风透表止痒,配合祛湿,清热、养血之品,集疏风,祛湿,清热、养血诸法于一方,既能祛风除湿,又能养血以助疏风止痒之效。故有外透内清,上疏下渗,祛邪扶正兼顾的特点。

27[运用]1.用方指征:主治风疹、湿疹,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为证治要点。

282.加减运用1)偏于风热,而见身热口渴者,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2)偏于湿热,而见胸脘痞满,身重乏力,舌苔黄厚而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以清热利湿;3)血分热甚,见五心烦热,舌红或绛者,加赤芍、丹皮,紫草、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29配伍当归,生地,胡麻仁的意义何在?方中配伍当归,生地,胡麻仁以养血活血,滋阴润燥,可使已伤之阴血得以补充,又能活血调血,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另外,可制约疏风药,祛湿药,免其耗伤阴血。

30第二节平熄内风一.功用特点:平熄内风。二.适应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产生之内风证。

31内风证风病在汉,唐以前多认为是外风所伤。至明,清以降,才把外风与内风明确分开。由于肝风有肝阳化风,热极动风,阴虚风动等不同机制,故其治法又有镇肝熄风,凉肝熄风,滋阴熄风等区别。主要症状:眩晕,四肢抽搐,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半身不遂等。因为起病急骤,见证多端,类似风的特点,故又称为类中风。

32羚角钩藤汤(了解)《通俗伤寒论》

33[组成]羚角片4.5g(先煎)钩藤9g(后下)菊花9g淡竹茹15g(与羚羊角先煎代水)茯神木9g生甘草3g桑叶6g鲜生地15g生白芍9g川贝母12g

34[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35[主治]肝热动风证。病因病机:热邪深入厥阴,阳热亢盛,热极动风。肝经热盛,邪热灼伤阴液,热极动风:症状:高热不退,手足抽搐;热扰心神:烦闷躁扰,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36[方解]君:羚羊角、钩藤:清热凉肝,熄风解痉。臣:桑叶,菊花:清热平肝熄风,助君药凉肝熄风。佐:生地清热凉血,增液舒筋,柔肝缓急。白芍助羚羊角、钩藤熄风解痉。川贝母、鲜竹茹:清热化痰。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使:生甘草:调和诸药。

37[配伍特点]1.凉肝熄风中寓有滋阴、化痰、安神之用。2.标本兼顾,以凉肝熄风止痉为主,兼以养阴生津,增液舒筋。

38[运用]1.用方指征:高热,痉厥,舌绛而干,脉弦数。2.加减运用1)若兼邪热内陷心包,神志昏迷者,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等清热开窍之品。2)热邪盛极,加大青叶、板兰根、夏枯草清泻肝热。3)抽搐甚,加全蝎、蜈蚣、僵蚕、蝉蜕熄风止痉。

39痉厥:指在抽搐,角弓反张的同时,又有四肢厥逆,这是热深厥深的意思;是热极阳气郁而不达,使阴阳之气不相接而致。说明了热邪亢盛,热极生风。

40镇肝熄风汤(了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41[组成]怀牛膝30生赭石30生龙骨15生牡蛎15生龟板15生杭芍15玄参15天冬15川楝子6生麦芽6茵陈6甘草4.5

42[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43[主治]类中风。病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气血并走于上——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中疼热,面色如醉。气血逆乱——眩晕颠仆,昏不知人,肢体活动不利,口眼歪斜。阳亢风动,心神不宁——心中烦热。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时常噫气。肾阴不足——尺脉重按无力。肝失柔和——脉弦长有力。

44[方解]君: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阳,补益肝肾镇肝臣:代赭石:降气镇逆,平肝潜阳。熄风生龙骨、生牡蛎:平肝潜阳潜阳龟板、白芍:滋阴柔肝,潜阳熄风。佐:玄参、天冬:滋养肝肾,壮水涵木。助龟板、白芍养阴潜阳熄风。茵陈、川楝、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助君臣药平降镇潜肝风。佐使:甘草:合麦芽和胃调中,防金石类药物碍胃之弊调和诸药。

45[配伍特点]1.本方镇肝潜阳之中,兼能滋养肝肾,壮水涵木,攻补兼施,标本兼顾。2.重镇之中,兼能清疏,使镇肝而不影响肝条达之性。三组药物: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 治其标。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治其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条达肝气,清泄肝热。

46配伍茵陈蒿,川楝子,生麦芽的意义:这是张锡纯临证经验的结晶,也是本方点睛之处。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治疗上若一味镇肝潜阳,则可使肝气受抑郁,影响其条达之性,不利于肝阳之平降。本方在运用大队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药物的基础上,配伍茵陈蒿,川楝子,生麦芽三药,既可清泻肝热,又可疏畅条达肝气,从而有利于肝阳之平降。避免了因重镇太过,而使肝阳上亢越甚的不利局面。

47[运用]1.用方指征:本方以头目眩晕,脑部胀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脉弦长有力为其用方指征。2.加减运用:(1)若痰多者,加胆南星,川贝母以化痰。(2)头痛眩晕者,加夏枯草,菊花以平肝泻火。(3)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山萸肉以滋养肝肾。(4)心中热甚,加生石膏以清热。

48羚羊钩藤汤与镇肝熄风汤比较同:均有平肝熄风功效。用治肝风内动而见头目眩晕,烦躁,脉弦有力者。羚羊钩藤汤:长于凉肝熄风,清热止痉,并能柔润舒筋。多用治肝经热盛,引动肝风而见高热烦躁,四肢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等证者。镇肝熄风汤:善于重镇降逆,潜阳熄风,并能滋阴液,舒肝气。多用于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而动风,气血逆上之类中风证。而且不论中风之前,之后,中风举发之时,凡其病机相符者,均可应用。

49天麻钩藤汤

50[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栀子黄芩桑寄生益母草杜仲夜交藤茯神

51[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症状]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病机特点]肝肾不足,肝阳偏亢,阳热内扰。

52方解君:天麻,钩藤:平肝熄风。臣:石决明: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川牛膝:引血下行。佐: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

53配伍特点以平肝熄风为主,配合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为法。

54大定风珠(了解)《温病条辨》

55[组成]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版12g麦冬18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鳖甲12g生牡蛎12g炙甘草12g鸡子黄2个

56[功用]滋阴熄风。

57[主治]阴虚动风证。[病因病机]温病日久不愈,邪热伤阴,或因误汗、误下,损伤阴津,导致肝肾真阴大亏,虚风内动。阴虚不能涵养肝木:手足瘛疭。肝肾真阴大亏:神倦乏力,脉气虚弱,舌绛苔少,并时时有欲脱之势。

58[方解]君: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臣:白芍、生地黄、麦冬:滋阴柔肝,龟版、鳖甲:滋养肝肾之阴,敛阴和阳。佐:麻仁:养阴润燥。牡蛎:平肝潜阳。五味子、炙甘草:酸甘化阴,收敛真阴。使: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59[配伍特点]重用味厚滋阴养液之品,滋阴潜阳,治本为主。旨在填补欲绝之真阴,潜降未尽之浮阳,平息内动之虚风,故本方为“滋阴熄风”法的代表方。

60[运用]1.用方指征: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见神倦瘛,脉虚弱,舌绛苔少为证治要点。

61镇肝熄风汤与大定风珠比较同:滋阴潜阳而熄风。均用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证。镇肝熄风汤:善于重镇降逆,潜阳熄风,并能滋阴液,舒肝气。多用于中风前,中风时,中风后属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而动风,气血逆上之类中风证。以头目眩晕,脑中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等为特征者。

62大定风珠:功善滋阴熄风,大补真阴力强,兼以潜阳熄风,以平息内动之虚风,为滋阴熄风法之代表方。多用于真阴大亏,虚风内动而见手足瘛疭,舌绛苔光,脉气虚弱之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