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ID:82206571

大小:1.1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3-06-13

上传者:U-2441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1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2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3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4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5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6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7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8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9页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_第10页
资源描述:

《6-2解表药--发散风热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一、性能特点1、性味: 兼苦味—牛蒡子、蔓荆子、柴胡多为辛,凉兼甘味—菊花、葛根、升麻部分甘、寒(质轻)—蝉蜕、桑叶2、归经:多入肺、肝经二、功用:发散风热——治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之证

1薄荷HerbaMenthae源于《新修本草》《新修本草》:“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心腹胀痛。”《用药法象》:“清头风,除风热。”《本草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茎叶。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产者为佳。收获期因地而异,一般每年可采割2~3次,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

2薄荷原植物

3薄荷药材标本

4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薄荷、南薄荷、苏薄荷。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药性说明本品辛凉疏散,质轻上浮,善散上焦风热之邪而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兼有疏泄肝郁之功。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5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清利头目、利咽: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透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此外,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腹痛吐泻等症。常配藿香、佩兰、白扁豆等同用。

6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用法用量:煎服,3-6g;宜后下。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7蝉蜕PeriostracumCicadae源于《别录》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pustulataFabricius羽化后的蜕壳。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省。夏季采收,去净泥土,晒干作用。

8蝉

9蝉蜕

10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蝉蜕、蝉退、蝉衣、蝉壳。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药性说明:本品甘寒清热,质轻疏散,外能疏散风热以解表,内能平息肝风以止痉,又善明目、疗哑。为风热诸证及肝风内动所常用。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11临床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本品甘寒清热,质轻上浮,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疗哑,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2、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本品宣散透发,疏散风热,透疹止痒。3、用于目赤翳障。本品入肝经,善疏散肝经风热而有明目退翳之功,故可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4、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本品甘寒,既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息风止痉。

12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使用注意:《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当慎用。

13【药物比较】比较薄荷与蝉蜕功效应用异同点薄荷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1.外感风热表证、温病初起2.咽喉肿痛3.麻疹初起不透,风疹瘙痒兼清利头目,多用于风热表证兼头痛、目赤,无汗者;又疏肝行气,治疗肝气郁滞证。兼透疹止痒力胜,为治麻疹、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等之常品。又明目退翳,常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止痉,小儿夜啼;小儿急惊风;破伤风

14柴胡RadixBupleuri源于《本经》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isDC.和狭叶柴胡(南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根或全草。前者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或醋炙用.

15柴胡原植物

16柴胡药材标本

17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硬柴胡、南柴胡、细柴胡、软柴胡醋炒柴胡、鳖血炒柴胡。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药性说明柴胡辛散苦泄,芳香升散,善散半表半里之邪为其所长,又具疏肝、升阳之功。凡邪犯少阳,肝郁不舒及中气下陷之证,均为要药。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18临床应用1、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本品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柴胡+黄芩2、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柴胡+香附柴胡+白芍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柴胡、升麻+人参、黄芪另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19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用法用量:煎服,3~10g。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酒炙。使用注意: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20菊花FlosChrysanthemi源于《本经》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头状花序。由于产地、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和四川等省。花期采收,阴干生用。

21菊花原植物

22菊花药材标本

23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黄菊花、杭菊花(均为黄色之菊花,生用;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作用较好。)白菊花、甘菊花、滁菊花(均为白色之菊花,生用;平肝作用较好。)药性说明:辛寒疏散,善除风热;甘凉清润,平肝明目;苦寒清解,消肿疗痈。凡外感风热,肝阳亢盛,疮痈肿毒之证,均为常用之品。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24临床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本品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2、用于目赤昏花。本品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枸杞子+熟地+菊花3、用于眩晕惊风。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4、用于疔疮肿毒。本品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

25用法用量:煎服,10~15g。疏散风热多用黄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26桑叶FoliumMori源于《本经》为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MorusalbaL.的叶。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经霜后采收,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27桑叶原植物

28桑叶药材标本

29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桑叶、冬桑叶、霜桑叶、晚桑叶、老桑叶、炙桑叶。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药性说明:本品轻清疏散,外能疏散风热,内能清肺、平肝、清肝明目,常用治风热感冒、燥热伤肺、肝阳上亢及风热或肝火目赤肿痛、肝阴不足之眼目昏花。此外,又能凉血止血。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抑阳,清肝明目。

30临床应用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桑叶+菊花2、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3、肝阳眩晕:肝阳上亢,眩晕4、目赤昏花: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或肝肾不足、眼目昏花此外,本品甘寒,尚能凉血止血,还可用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之证,可单用,或配其他止血药同用。

31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32【功效鉴别】菊花与桑叶比较二者皆味甘苦、性寒凉,归肺肝经,都能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以及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等证。不同之处在于:桑叶──疏散力强,且能清肺,润肺止咳,兼能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明目力胜,又善于清热解毒。

33葛根RadixPuerariae源于《本经》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根。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生用,或煨用。

34野葛原植物

35葛根饮片标本

36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葛根、粉葛根、干葛根(生用,用于解表、透疹、生津。)煨葛根(用麸皮同炒至微黄色为度,用于止泻。)。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药性说明:葛根辛凉升散,甘凉而润,善散肌腠经俞之邪而升阳透疹,兼可生津止渴。适于外感项强、麻疹、久泻、津伤口渴等证。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37应用:1、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治外感表证,邪郁化热,常与柴胡、石膏等同用。治风寒表证,项背强痛,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2、麻疹透发不畅。——与升麻、芍药同用。

383、热病烦渴,内热消渴。——常配芦根、天花粉或麦冬、天花粉等。4、热泄热痢,脾虚久泻。——治湿热泻痢,可与黄连、黄芩同用。治脾虚泄泻,常配党参、白术、茯苓等。现代应用:治疗与瘀血有关的心脑血管病。(1)冠心病心绞痛;(2)高血压;(3)高血脂;(4)早期突发耳聋。用法:解热透疹生津生用;止泻煨用。

39用法用量:煎服,10~15g。【附药】葛花为葛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功能善解酒毒,醒脾和胃。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症。常用量3~15g。

40牛蒡子FructusArctii源于《别录》为菊科两年生草本植物牛蒡ArctiumlappaL.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浙江等地。秋季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41牛蒡原植物

42牛蒡药材标本

43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肺、胃经。药性说明本品辛寒疏散,透疹利咽,苦寒清解,消肿散结。本药外散风热,内解热毒,表里双解。功效: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44临床应用1、外感风热,症见咳嗽、咯痰不爽、咽痛者佳——常配伍银花、桔梗等。2、麻疹初起。为透疹要药。——常配伍薄荷、蝉蜕等。3、疮痈及痄腮。——常配伍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等。【使用注意】本品具滑利之性,脾虚腹泻慎用。

45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用法用量:煎服,3~10g。炒用寒性略减。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慎用。

46蔓荆子【来源】马鞭草科灌木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

47【性能】辛,微寒。归肝、胃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应用】1、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可单用浸酒或与薄荷、菊花、防风等同用。2、目赤肿痛,目昏多泪。——配伍菊花、蝉蜕、白蒺藜等。此外,还可用于风湿痹痛——配防风、秦艽等。【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浸酒。

48升麻RhizomaCimicifugae源于《本经》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或兴安升麻(北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和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根茎。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及山西等地。夏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蜜制用。

49

50性味归经与功效处方用名:升麻、川升麻(生用,用于透疹、清热解毒。)炙升麻(用蜂蜜拌炒,用于升举阳气。)性味归经: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药性说明辛麻辛凉升散,甘凉清解,其解表力弱,升阳透疹之力最强,又善解阳明热毒。适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气虚下陷、阳明热毒等证。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51临床应用1、用于风热头痛,麻疹不透。多与牛蒡子、薄荷、葛根、蝉蜕等同用。2、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清热解毒,可用治多种热毒证,尤善清解阳明热毒。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崩漏下血。入脾胃经,善引清阳之气,而为升阳举陷之要药。+黄芪人参柴胡

52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用法用量:煎服,3~10g。发表透疹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固脱宜制用。使用注意:本品麻疹已透以及阴虚火旺当忌用。

53柴胡、葛根与升麻的比较三者皆为辛凉之品,都能发表、升阳,均可用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证。柴胡、升麻两者均能升阳举陷,同可用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升麻、葛根两者又均能透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不同之处在于: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肝解郁、和解(少阳)退热,并能升举阳气。葛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并能透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生津止渴、止泻痢之功。并能解肌发汗,风寒、风热表证均宜。升麻──主升脾胃之气,并能透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升阳举陷之功(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又能清热解毒。

54发散风热药小结辛凉解表药:为辛凉之品,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苔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比较突出的表证。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和麻疹透发不畅等症。

55作业写出所有辛凉解表药的功效及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