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育种课件

鲍鱼育种课件

ID:82129574

大小:19.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7-30

上传者:德鲁克管理课堂
鲍鱼育种课件_第1页
鲍鱼育种课件_第2页
鲍鱼育种课件_第3页
资源描述:

《鲍鱼育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鲍的育种关于鲍种质改良的研究主要是杂交、多倍体、选育技术三方面,一些研究成果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一节杂交育种鲍杂交的研究,主要是种间和种内不同区系种群的杂交。一、种间杂交种间杂交主要问题是受精率低、胚胎畸形率高。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例子不多,多数工作只是在小规模试验阶段进行的。20世纪80年代,大连水产学院王子臣教授曾进行美国红鲍(Haliotisrufescens)、绿鲍(Haliotisfulgens)与我国皱纹盘鲍的杂交,通过正反交试验,雌性红鲍与雄性皱纹盘鲍杂交培育出的子一代,生长速度比皱纹盘鲍快,适温范围比两个亲本都广泛。以后陆续进行日本盘鲍(H.discus)和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的杂交育种研究,得出1厘米以上的鲍苗成活率达45.75%,越冬后成活率达98%,而且生长速度快于没有杂交的皱纹盘鲍。二、种内杂交主要指不同地理区域的同种皱纹盘鲍间的杂交。常见的是日本皱纹盘鲍(又称虾夷盘鲍)(H.discushannai)和中国皱纹盘鲍(H.dis-cushannai)的杂交。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生命力强、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在生产上应用非常广泛。解决了鲍由于多年人工繁殖,野生种群数量减少,杂合度降低等问题。采用中国皱纹盘鲍雌性个体和曰本皱纹盘鲍雄性个体杂交效果更好。第二节多倍体育种鲍多倍体育种在20世纪90年代,曾与扇贝、牡蛎、牙酐、珠母贝等海洋经济种类多倍体育种一起,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进行研究。希望从多倍体研究入手,对鲍种质改良,在促生长,提高抗病性和生物品质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研究内容包括:诱导多倍体技术、三倍体规模化生产工艺、三倍体生物学性状、优势等。一、多倍体诱导原理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分别阻止第一极体、第二极体或第一次有丝分裂的形成,使染色体数量加倍的方法。处理的阶段不同,三倍体和四倍体形成的比率也不同。皱纹盘鲍染色体组型为2n=36、中部着丝型(M)10对,亚端位着丝3

1型(SM)8对。3n=54。单倍体生物通常性腺不能发育,所以三倍体鲍可能在繁殖季节生殖细胞缺乏,那么生长的能量全部转移到个体生长方面(假说)。同时由于没有明显的繁殖期,鲍体质壮,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强。生产四倍体的目的是因为四倍体所产的二倍体配子,与单倍体配子受精后就可以直接形成三倍体的子代。减少直接诱导三倍体对胚胎造成的损害。二、多倍体诱导方法1.温度诱导法这是比较经济、操作方便的一个方法。在受精后10分钟(如果阻止第一极体),将受精卵收集到小的网箱中,直接放到事先配置的高温或低温海水中,处理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然后迅速提出网箱,放到正常温度海水中,培育。如分别在受精后12分钟和32分钟将受精卵放到3℃的海水中处理15分钟,三倍体诱导率达70%~80%。期中的关键问题是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时间、处理水温。这些都会影响到倍化率、孵化率和幼虫畸形率等。通常处理强度大,倍化率高,但畸形率也会升高。所以通过优化,找到最适宜的条件很重要。2.药物诱导法主要使用的药物有细胞松弛素B(CB)、6-二甲基氨基嘌岭(6-DMAP)、秋水仙素、咖啡因等。处理方法是将药品按设计浓度,在受精后7~10分钟(阻止第一极体)、22~32分钟(阻止第二极体)加入到受精卵所在的容器中,处理一段时间后,立即换水,或将受精卵取出,放入正常海水中。同样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时间、药品类型和浓度是关键。目前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是6一二甲基氨基嘌呤,该药物相对毒性较弱,对细胞损伤较轻。3.其他诱导方法将物理和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处理。如高温结合使用咖啡因。静水压法对胚胎损伤较轻,但需要专门的压力容器。三、三倍体生长优势研究表明:繁殖季节,三倍体鲍表现为生殖腺很薄,基本不发育。虽然性腺中有少量早期的生殖细胞形成,但成熟的很少,尤其是雄性,没有成熟精子形成。剥离后成活率比正常二倍体提高2~3倍。苗种阶段,三倍体处理群体壳长、壳宽和体重分别比未处理的二倍体增加3

225%、19%、70%。从已有的报道看,尽管多倍体诱导操作会造成孵化率降低和畸形率的升高,但后期生长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进入成熟期后,三倍体群体的生长要快于二倍体群体。至于三倍体群体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尤其是抗病性,是否优于二倍体,相关报道观点不一致。多数认为在环境不良时,三倍体比二倍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引起死亡。第三节选育主要是针对某一优良生长性状进行筛选。如壳色、抗病性、生长等。在生产上尤其以生长性状选育更有应用价值。以壳色为例介绍传统的选育过程。①挑选某一壳色的维雄鲍,将其培育为种鲍;②一对一人工授精;③子一代幼虫单独培育和养成;④从长成的子一代中再次选择该壳色的鲍;⑤重复步骤①到步骤④的过程,直到子代中该壳色的鲍占80%以上。由于生长性状是数量性状,所以育种进程比壳色这样的质量性状要长。鲍成熟周期比较长,靠上述一代代的选育需要花费十几年可能更长的时间才能育出一个新的品种。所以在生产中更有意义的是,每年的育苗过程中,所用种鲍尽量挑选同批次鲍中个体生长快的或具备其他优良性状的个体,授精繁殖,这样后代中具备该性状的鲍的数量会增加。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