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课件

病机课件

ID:82098502

大小:731.01 KB

页数:157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189****3554
病机课件_第1页
病机课件_第2页
病机课件_第3页
病机课件_第4页
病机课件_第5页
病机课件_第6页
病机课件_第7页
病机课件_第8页
病机课件_第9页
病机课件_第10页
资源描述:

《病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第八章病机

1概说

2一、病机的基本概念病机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理。“病机”一词首见《内经》,篇中多次言及,如“谨守病机”、“审察病机”、“无失病机”。

3王冰注:“病机者,病之机要也”。《景岳全书》曰:“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

4病机,又称“病变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全过程的本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是临床上诊断治疗疾病的内在根据。

5病机理论的层次: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系统病机外感热病病机、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病机症状病机疼痛病机、发热病机、眩晕病机疾病传变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病证病机感冒的病机、哮喘病病机

6中医病机学说的特点整体观辩证观立足整体联系的病理观以整体联系和运动变化观点认识和研究疾病

7二、病机学说的涵义病机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着重研究发病之后体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及其规律性。

8三、病机理论的沿革病机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奠定了病机学说的理论基础。将临床常见的病证,根据五脏和六气归类,进行了病理分析,归纳为“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与六气病机的理论基础。

9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外感病的六经病机及其传变规律,并对脏腑、气血、经络等病机理论有很大发挥。

10隋·巢元方等著成的《诸病源侯论》 是现存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11宋、金元时期病机的丰富: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详细论述小儿疾病病机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及小儿五脏病机。

12刘完素,补充了燥气为病的病机特点,并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著名论点,论述了火热机。

13李东垣提出“阴火”的病机概念

14朱丹溪倡“相火论”提出:“阴虚火旺”的病机。“六郁”病机。即气、血、湿、火、痰、食六郁学说

15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温病学病机和瘀血理论。清·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清·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发挥了瘀血病机。

16中医病机学说的起源与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而日臻完善。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病机的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只有认真辨析其病机的所在,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唐代·王冰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

17四、病机学说的内容基本病机内生五邪病机疾病传变

18第一节基本病机1、概念:指机体对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也是疾病过程中具有共性的病理发展过程。

192、内容: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20一、邪正盛衰:(一)概念: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21(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1)邪气盛则实(实证):概念:在疾病过程中,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所表现的证候为“实征”

22病机特点:邪气较亢盛,正气未衰,故邪正相搏,斗争剧烈,病理反应明显。病因:外感六淫、疠气致病的初、中期。水湿、痰瘀、气滞所致的内伤病。(体质壮实,正气不虚)

23临床表现:表现为一系列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如:壮热,声高气粗。疼痛剧烈,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

24(2)精气夺则虚(虚证):概念:指以正气虚损为矛质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病机特点:正虚抗邪无力,邪气已退或不明显,邪正斗争不剧烈,反应低下。

25病因:素体虚弱久病正气耗伤暴病吐利、大汗、亡血,正气脱失临床表现:一系列不足、虚弱和衰退的表现。如: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二便失禁,脉虚细弱。

262、虚实变化:在长期复杂的疾病发展过程中,正邪斗争所表现的虚与实还可表现多种复杂的变化,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和虚实真假等。

27(1)虚实错杂:概念: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正虚和邪盛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病理特点:正虚邪盛并存,但以一方为主要矛盾。

28病因:外感病的中后期,邪盛正伤,因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正气耗伤。素体虚弱,复感外邪,正虚无力驱邪外出。正气虚,产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于内。

29临床表现:实中夹虚: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反应。虚中夹实:以正虚为主,又兼有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反应

30(2)虚实转化:A、概念: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等所导致的虚实病理转化过程。B、病理特点:邪气久留—损伤正气正气虚损—邪气积聚

31C、临床表现:由实转虚含义:疾病或病证本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后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理变化。特点:邪气由亢盛已衰或已去正气由不衰亏虚成因:邪气过于强盛,正不敌邪而耗损衰败。失治、误治,使病程迁延,虽邪气已衰,正气亦伤。

32因含义: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的病理变化。虚特点:正气不足,实邪阻滞于内。脏腑功能減退,导致水致湿、痰饮瘀血阻滞于内。成因:实迁延失治,病邪留滞,损伤正气,或又复感新邪。

33(3)虚实真假:A、概念:指某些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疾病的本质与现象不相一致的病理反映。B、病理特点: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机本质不符。

34C、临床表现:真含义:实邪结聚壅滞于里,外反见虚弱的假象。“大实之病,反实见羸状”,即“大实有羸状”。病变本质为实假特点:但有虚证的假象虚

35真含义:正气不足的虚弱证,发展到严重阶段,反见虚盛实的假象“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即“至虚有假盛候”。病变本质为虚实特点:但有实证的假象

36(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影响疾病的趋向与转归的因素:主要取决于邪正的消长盛衰。2、疾病的趋向与转归的主要形式:(1)正胜邪退:在疾病过程中,正气日益强盛,奋起抗邪,而邪气日益衰減,疾病向好转痊愈方向发展的病理过程。

37(2)邪盛正衰:在疾病过程中,邪气亢盛,正气虚弱,机体抗邪无力,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3)邪正相持:在疾病过程中,邪正双方势均力敌,相恃不下的一种暂时的病理状态。(4)正虚邪恋:在疾病过程中,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正邪。相争不剧烈,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状态,或留下后遗症。

38二、阴阳失调概说1、阴阳失调的概念: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是各种病变最基本的病机,是病机的总纲。

392、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理状态。3、阴阳失调与疾病的关系:阴阳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关系失调及气机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失常的概括。

40(一)阴阳偏胜:阴阳偏胜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阴邪或阳邪偏盛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属于“邪气盛则实”的病理范畴,临床表现为实性病变状态。由于阴阳存在对立制约的关系,故阴阳偏盛的病理变化,势必出现“阳盛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的趋势。《内经》称此为“阴阳更胜之变也”。

411、阳偏盛:(1)含义: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阳盛而阴未虚。(3)临床表现:热、动、燥为特点的阳热表现,属实热证。

42壮热、恶热、烦渴面红、目赤、失眠实热证便干、尿黄舌红绛、脉洪数

43恣食辛辣肥甘或过用、误用温补壮阳之品。(4)形成原因: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气滞、瘀血、痰湿、食积等邪郁化火;感受温热阳邪或其它外邪从阳化热;

442、阴偏盛(1)含义: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热量不足,以及阴寒性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阴胜而阳未虚。

45(3)临床表现:实寒性征象:寒、静、湿(润)、白为特点的阴寒之象。口淡不渴、泄泻水肿恶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苔白、脉迟、倦卧少动

46(4)形成原因:外感寒湿阴邪;过食生冷,阻滞中焦

47(二)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因机体的阴精或阳气不足,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属“精气夺则虚”的病理范畴,临床表现为虚性病变状态。“精气夺”是指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各种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减退,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可出现“阴阳互损”的病机趋势。

481、阳偏衰:(1)含义: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阳气亏虚,功能减退,热量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

49(3)临床表现:以虚象、寒象为特点,属虚寒证。以脾肾阳虚,尤以肾阳虚多见。面色huang白,畏寒肢冷喜静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淡脉迟

50(4)形成原因:先天稟赋不足后天失养饮食、劳倦内伤久病或过服寒凉药物损伤阳气

51(5)阳虚则寒与阴胜之寒的区别:A、阳虚则寒—阳气不足而致,属虚寒,以虚为主,虚而有寒。(阳虚易受寒袭)B、阴胜则寒—阴寒邪气偏胜所致,属实寒,以寒为主,虚寒不明显。(寒邪易伤阳气)

52(2)阴偏衰:(1)含义: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阴精等物质亏耗,滋润不足,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

53(3)病因:阳热之邪伤阴(阳胜则阴虚)五志过极,化火伤阴久病耗伤阴液过食燥热之品

54(4)临床表现:以虚象、热象为特点,属虚热证,一般以肝肾阴虚多见,尤以肾阴虚衰最为重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消瘦、颧红升火、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55(5)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区别:A、阴虚则热—机体阴精所致的虚热,以虚象为主,虚而有热。B、阳胜则热—阳热之邪亢盛所致的实热,以热为主,虚象不明显。(阳胜则阴虚)

56(四)阴阳互损概述1、阴阳互损的理论根据:“阴阳互根”。2、含义:阴阳互损,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影响到另一方的不足,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573,阴阳互损与肾的关系:肾为五脏阴阳之本,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之阴阳之后,才易发生阴阳互损。

58阴损及阳1、含义:阴液亏损较甚,累及阳气化生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出现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阴液不足,则阳气无以化生,即“独阳不长”。3、临床表现:虚热与虚寒之象并见,但以虚热为主。

59阳损及阴1、含义:阳气虚损日久,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化生不足,从而在阳虚基础出现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阳气虚弱,累及阴液生化不足。“孤阴不生”3、临床表现:阳虚症状为主,日久又见阴虚症状。

60(四)阴阳格柜概述1、阴阳格拒的含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病理状态。格,格格不入;拒,排斥于外。

612、病机基础:阴或阳的一方偏盛过极。3、病机特点:阴阳失调中较特殊的一类病机,其疾病的现象与本质完全不一致。

62阴盛格阳(1)含义: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时,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而见真寒假热的病理状态。又称“格阳”。(2)病理特点:阴寒壅盛于内,阳气格拒于外。

63(3)临床表现:真寒假热证(寒极似热)真寒之象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假热身虽热却覆被向火,面虽红却色如妆色;口虽渴却不喜饮或喜热饮且饮水不多;脉虽大却按之无根。

64喻嘉言治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面赤,索水至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急治承令将服。喻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乃曰:“是谓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而尚可咽大黄、芒硝乎?”即以附子、干姜各10克、人参5克、甘草5克,煎成冷服,次日复诊:寒战嘎齿有声,以重锦和头复之,索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煎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

65阳盛格阴(1)含义: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而见真热假寒的病证,又称“格阴”。(2)病机特点:邪热深伏于里,阴气格拒于外。

66(3)临床表现:真热假寒证,热极似寒。热势越高,肢冷越甚,又称“热厥”,“阳厥”胸腹灼热,壮热、面红真热口干,舌燥,舌红四肢虽冷反不欲盖衣被假寒脉虽沉但按之有力

67(五)阴阳亡失阴阳亡失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而出现阴竭阳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根据阴阳互根之理,亡阴可致亡阳,亡阳亦可致亡阴。

681、亡阴:(1)含义: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阴液突然大量丧失,导致功能严重衰竭,以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阴液突然大量耗竭或丢失,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

69(3)病因:邪热炽盛,煎灼津液邪热炽盛,逼津外泄慢性热病,久耗阴液大吐大泻大汗,骤损阴液

70(3)临床表现:烦躁喘渴,大汗欲脱,汗热而粘形体干瘪,目眶凹陷,皮肤皱褶唇舌干裂,舌红而干脉虚数无力,或躁急。

712、亡阳:(1)含义:在疾病过程中,机体阳气突然大量丢失,功能严重衰竭,以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阳气暴脱,导致全身机能衰竭。

72(3)临床表现:肌肤、四肢逆冷畏寒踡卧,精神萎靡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73(4)形成原因:A、邪气极盛,正不胜邪,阳气突然脱失。B、素体阳虚而劳倦太过,耗伤阳气。C、暴吐、下、利,亡血,大汗,气随津脱。D、慢性病长期耗损阳气,使阳气虚损至极。

74由于阴阳互根,故亡阴、亡阳常互为因果,阴亡,则阳无所依附而浮越;阳亡,则阴无以化生而耗竭,最终导致阴阳离决。如张景岳所曰:“有阳无阴则阴绝有阴无阳则气绝。两相离决,非病乃亡。”

75阴阳转化阴阳失调的病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其病变性质可发生向相反方向转化的病理过程。包括由阳转阴和由阴转阳两个方面。

761、由阳转阴:(1)含义:疾病原来的病理性质为阳,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变性质由阳向阴转化的病理过程。

77(2)条件(3)表现:由阳证转为阴证,即“重阳必阴”,“热极生寒”。疾病的性质由热转寒。邪毒盛极,正气耗伤太过失治、误失使邪盛伤正。

782、由阴转阳:(1)含义:疾病原来的病理性质为阴,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变性质由阴向阳转化的病理过程。

79(2)条件:多偏于阳胜之体失治、误治使邪郁从阳化热(3)表现:由阴证转为阳证,又称“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疾病的性质由寒转化为热。

80正如张景岳所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医道虽繁,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必须明确,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正邪盛衰的变化而异。

81三、精、气、血失常(一)精的失常:1、精虚:(1)概念:指肾精(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不足。以脾肾二脏亏损为主,尤以肾精亏虚最为重要。

82(2)病机特点:肾精及水谷之精匱乏,全身失养。(3)病因:先天稟赋不足后天失养劳伤脾肾脏腑之精不足

83(4)临床表现:虚弱症状生长发育不良。生殖机能下降。面黄肌瘦,倦怠乏力。体弱多病。

842、精瘀:(1)概念:指男子精液瘀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变化。(2)病机特点:精液瘀滞精道,排泄不畅。(3)临床表现:排精不畅,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精索小核硬结如串珠。

85(4)病因:房劳过度或久旷不交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惊恐伤肾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手术创伤

86(二)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1、气虚:(1)概念:人体之气亏损,导致脏腑功能減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功能减退,功能低下。

87(3)病因:先天禀赋不足生成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劳倦内伤耗损太过久病、重病不复年老体弱

88(3)临床表现:病证虽复杂,但具有共同的临床表现,常以肺、脾、肾三脏气虚证多见。精神疲惫、倦怠四肢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眩晕自汗易感冒舌淡,脉弱无力。

892、气机失调(1)含义:气的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协调而引起协调的病理变化。(2)表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90气滞:多见肝、肺、脾胃A、含义:气的运行不畅或郁结阻滞,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B、病因:情志抑郁痰浊、食积、瘀血阻滞脏腑功能失调

91C、临床表现:共同症状:胀、闷、痛,并可形成痰饮、瘀血、水肿等病变。常见病证:肺气壅滞—胸闷、咳嗽、喘息肝气郁滞—胁肋、小腹胀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而痛,嗳气则舒。

92气逆含义:成因:特点:表现: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或脏腑之气逆乱不顺的病理状态。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气机逆乱不顺肺气上逆:咳逆上气。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气上逆:头痛、头胀、面红目赤、甚至咯血吐血、昏厥。肝气横逆犯脾胃。气逆以实证多见,但也可因肺气虚而肃降失常,或肾气虚摄纳无权,或胃气虚失和降引起。

93气陷含义:成因:特点:表现:气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降的一类病理状态。素体虚弱久病耗伤脾气清阳不升,中气下陷眩晕、疲惫乏力、少腹坠胀、便意频频、脱肛、内脏下垂、语声低微,脉弱无力。

94气闭含义:成因:特点:表现:气郁至极,或浊邪外阻,闭塞清窍或气道,使气机外出受阻,而突然闭阻的病理状态。情志抑郁秽浊邪毒、痰浊、瘀血阻滞脏腑经络气机闭阻,郁于心肺,闭塞清窍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甚至拘挛、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以实证为多或虚实夹杂)

95气脱含义:成因:特点:表现:气不内守,大量外逸,导致全身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正不敌邪,使正气骤伤;慢性病长期消耗,正气衰竭,使气不内守而外散脱失(虚脱)大出血、大汗、大吐、大泻,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液脱(暴脱)气虚至极,脱失消亡面色苍白、大汗不止,目闭口开,神志昏迷,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四肢厥逆。

96(二)血的失常血的失常病机包括两方面:一是血虚,血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一是血的运行失常,而致血瘀或出血。

971、血虚:多见心肝血虚(1)含义: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形体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2)病因:脾胃虚弱,生血乏源失血过多,新生不能及时补充久病不愈,暗耗营血。肾精不足,肝血亏虚。

98(3)特点:血液亏虚,功能减退(4)表现:面白无华或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白无华月经量少,甚至经闭头目眩晕、四肢麻木、脉细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视物昏花、两目干涩血虚以心、肝、两脏最明显。

992、血运失常:(1)血瘀:A、含义:血液运行迟缓或不流畅,甚至血液停滞瘀结的病理变化。B、成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或外力挫伤,使血流受阻。痰浊、瘀血内阻。

100C、特点:血行不畅或凝结成瘀。D、表现:疼痛、肿块、面色黧黑,唇色紫暗,肌肤甲错等。E、血瘀与瘀血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血瘀—是血液运行迟缓不畅的病理状态,属病机范畴瘀血—是病理变化的结果,是血液凝聚停滞于体内某些部位。既是病理产物,又属继发性致病因素

101联系: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血瘀发展下去,可凝结成瘀血;而瘀血阻滞脉道,又可影响血行,出现血行迟缓的病理变化,二者虽有概念上的不同,但形成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102(2)出血:A、概念:指血液逸出脉外的病理状态。B、病因:热迫血行—感受热邪、七情过极化火。气不摄血—久病伤气。瘀血痰湿—脏腑功能失调。各种外伤。C、临床表现:各种出血症状。

103(三)精气血关系失调1、精与气血关系失调:(1)精气两虚:精伤及气,气伤及精,导致精气两伤的病理状态。多见于肾。

104(2)精血不足:精亏不能生血,血虚不能化精,而致精血两虚的病理状态。多见肝肾。(3)气滞精瘀:气机失调而致精道瘀阻的病理状态。(4)血瘀精阻:瘀血内阻而致精道瘀阻的病理状态。

1052、气血关系失调:(1)气滞血瘀:因气机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与血瘀并存的病理变化,常见胀满疼痛,癥瘕积聚病症。(2)气虚血瘀:气对血推动无力,导致血行不畅,甚则瘀阻不行,以致气虚与血瘀并存的病理状态。

106(3)气不摄血:因气虚、固摄血液功能减弱,而致血不循经,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常见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发斑等并兼有气虚症状。(4)气随血脱:在大出血的同时,气亦随血液的流失而散脱,形成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常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沉细或微欲绝

107(5)气血两虚:气虚与血虚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6)气血不荣经脉:气血不足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产生肢体筋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肢体麻木、运动不灵,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甚则肌肤甲错。

108四、津液代谢失常津液代谢失常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津液亏损,可由津液生成不足,或丢失过多而致;一是津液滞留,可由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所致。

109(一)津液不足1、含义:机体津液亏少,使脏腑、官窍、皮毛失其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津液不足,失其滋润。

1103、病因:外感燥热之邪(1)热伤津液外感阴邪从阳化热五志过极化火(2)吐泻、大汗、亡血、多尿。(3)大面积烧伤。(4)体虚久病,脏腑功能減退,津液生成不足。

1114、临床表现:(1)伤津—口渴欲饮,口、鼻、唇、舌、咽干燥,皮肤干燥失去弹性(2)脱液—形瘦骨立、大肉尽脱、毛发干枯、舌光红无苔或少苔,甚则手足震颤,肌肉跳动

112(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1、含义: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是指津液得不到正常的运输、布散和排泄,导致湿浊内生,痰饮凝聚,水液潴留的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水湿内停。

1133、临床表现:头身困重,胸闷呕吐,腹泻便溏,水肿胀满、尿少、尿闭、痰饮。输布障碍:与肺、脾、肝、三焦功能失常有关。排泄障碍:与肺、肾功能減弱有关。

114(三)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1、津停气阻:(1)含义: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内停而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115(2)表现:水饮阻肺—肺失宣降—胸满、咳嗽喘息、不得平卧。水饮凌心—阻遏心阳—心悸、心痛。水停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呆。水停四肢—经脉阻滞—肢体沉重,或胀痛。

1162、气随液脱:(1)含义:津液丢失太过,气失其依附而随液外泄,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可由高热、大汗、大吐、大泻耗伤津液所致。

117(2)表现:肌肤、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昏迷,脉微欲绝

1183、津枯血燥:(1)含义: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2)表现:心烦,鼻咽干燥、肌肉瘦削,皮肤干燥或五心烦燥,肌肤甲错,皮肤瘙痒,脱屑,舌红少津,脉细数。

1194、津亏血瘀:(1)含义: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2)表现:唇焦舌燥、咽干口渴、皮肤枯槁、舌紫绛、有瘀点、瘀斑。此外还可出现津耗气衰、耗血伤津等病理变化。

1205、血瘀水停:1、含义:指因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湿停聚的病理状态。2、表肤:心悸、心短、吞有瘀点或瘀斑,胁下痞块,下肢及面目浮肿。

121五、内生五邪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失调,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所致的病理现象,因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统称“内生五邪”。又称“内生五变”,属内伤疾病的综合性病理变化,而不是致病因素。

122(一)内风(风气内动)1、概念: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眩晕、肢麻、抽搐、震颤等“动摇不定”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病理状态。如叶天士所云:“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因其病变似风邪动摇、多变和急骤之性,故以风名之。其与肝的关系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

1232、病机特点:阳气亢逆变动,升动无制。3、临床表现:以动摇症状为主。眩晕拘挛振颤抽搐

1244、常见证型:(1)肝阳化风:A、概念:指肝肾阴亏,使肝阳升而无制,亢而化风的病理状态。B、原因:情志不遂,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久病年老,肝肾阴虚。C、特点:肝肾阴亏于下,肝阳升而无制,亢而化风。

125D、表现:轻者—头痛、眩晕、欲仆、头重脚轻、步履不稳、筋畅肉动、肢麻。重者—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

126(2)热极生风:A、概念:邪热炽盛(耗竭阴津)燔灼肝经,火旺生风的病理状态。(风火相煽)B、原因:邪热炽盛C、特点:热盛伤津,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失濡养。

127D、表现:神昏,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背脊反张、口噤不开),目睛上吊,伴高热。

128(3)阴虚动风:A、概念:阴液枯竭、筋脉失养、变生内风的病理状态。B、原因:热病后期阴亏、久病伤阴,老年阴亏。C、特点:阴液耗竭,筋脉失养,虚风内动。D、表现:手足蠕动、颤抖不已,筋挛肉瞤,伴阴虚内热之象。

129(4)血虚生风:A、概念:血液虚亏,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变生内风的病理状态。B、原因:生血不足,失血过多,久病耗血。C、特点:肝血不足,血不营络,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130D、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抖动,关节拘挛不伸等肢体感觉和运动失常症状。此外,临床还可见血燥生风,即津枯血燥化风—以皮肤瘙痒、脱屑为主症。筋脉失养,是以上四种风证共同的病机特点。

131(二)内寒(寒从中生)1、含义: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导致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2、成因:脾肾阳虚,尤以肾阳虚衰为主。3、特点:阳虚阴盛,寒从中生。

1324、表现:(1)温煦失职,一派虚寒之像:畏寒肢冷,面huang白,喜暖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2)气化功能减退,阴寒之邪弥漫:水湿内停,水肿,痰饮。

1335、内寒与外寒的区别与联系外寒—外感寒邪,且多与风、湿等邪相兼,以寒象为主,可兼见虚象。属病因范畴。内寒—阳气虚衰,虚寒内生—虚而有寒以虚为主,有时还可出现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属病机范畴。(2)联系:可互为因果,外感寒邪可损伤阳气,终致阳气衰弱,寒从中生;阳气素虚之体,因抗邪力弱,又易感受外寒。(1)区别:

134(三)内湿(湿浊内生)1、含义:因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津液输布发生障碍,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又称“脾虚生湿”。2、病机特点:脾失健运,水湿痰浊蓄积停滞。

1353、病因:素体肥胖,痰湿过盛恣食生冷、肥甘,内伤脾胃肾阳虚衰,使脾失健运4、临床表现:湿犯上焦:胸闷,咳嗽,痰多,头重如裹。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恶,口腻不渴,苔腻。湿滞下焦:小便不利,大便泻而不爽,带下。湿滞经脉:肢体重着,屈伸不利。

1365、内湿与外湿的关系:相互影响外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易伤脾阳内湿素盛之体,由于脾虚,脾阳虚损。易感外湿相互影响

137(四)内燥(津伤化燥)1、含义:机体津液不足,使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致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2、病机特点:津液枯涸,脏腑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3、病因:热病日久或久病伤阴大吐、大汗、大泻、大失血过多损伤津液。

1384、表现:(1)全身性干燥枯涩症状:口燥咽干、唇焦,肌肤干燥起皮脱屑,舌干少津或龟裂,大便燥结,小便短少。(2)以肺、胃、大肠的内燥病变。多见:胃燥—口干唇焦,舌红无苔。肺燥—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甚则咯血。肠燥—大便秘结。

1395、内燥与外燥的异同点:(1)相点点:都表现干燥失润的临床症状。(2)不同点:A、病因方面:外燥,多因外感燥邪所致,有温燥、凉燥之分,多在秋季感受燥邪;内燥,多为脏腑功能失常、机体津液不足所致,与季节变化无关。B、病位方面:外燥,多在皮毛、鼻咽和肺,多伴见表证;内燥,以肺、胃、大肠多见,病位较深而广泛。

140(五)内火(热)(火热内生)1、含义: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2、病机特点:火热内扰,机能亢奋。3、病机分类:实火——火热实证虚火——火热虚证

141(1)火热实证:①成因:A、阳气过盛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主要是指机体阳气亢盛,机能亢奋,产生过多的热量,又称“壮火”。B、邪郁化火:风、寒、湿、燥从阳化热化火;痰浊、瘀血、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C、五态过极化火:强烈的精神刺激气机郁结化热化火。如肝火。如张景岳曰:“人之情志,多有妄动,动则俱能起火。

142③表现: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洪数,甚则狂躁昏迷。还可见某些局部症状如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胃火炽盛—齿龈红肿疼痛、口干、口臭。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胆火炽盛—口苦、耳鸣、耳聋。②特点:阳气亢奋,火热内扰

143(2)火热虚证①成因:精亏血少,阴液耗损。阴虚内热:全身虚热之象:潮热、五心烦热、形瘦、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火旺—火热征象集中某一局部:牙痛、咽痛、颧红升火,口干唇燥等。②特点:阴虚阳亢,虚热内生。③表现:

1444、内火热与外火热的异同点:相同点皆可见热象,易出现气阴两伤的病证。不同点外火热:初期多见表证、实证,或以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内火热:多为里证,有虚实之分。

145第二节疾病传变一、疾病传变的概念: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从本质上讲,是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层次上,人体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及脏腑功能失调等病理矛盾的复杂联系和变化。亦即是在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衔接、重选和转化。其包括病位的传变,病性的转化和疾病的转归三方面。

146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一)邪正斗争的盛衰变化为决定性因素。1、正胜邪衰:不易传变而痊愈。2、邪胜正衰:传变迅速,病情恶化,甚至死亡。3、正邪俱衰:传变缓慢,疾病处于稽留、缠绵状态。

147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一)体质因素:1、体质影响正气的强弱。(1)正胜邪衰,则不易传变而病愈。(2)邪胜正衰,则传变迅速,病情恶化,甚则死亡。(3)正邪俱衰:传变缓慢,疾病处于稽留、缠绵状态

1482、体质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影响。(1)阳盛阴虚之体,多从阳化热化火,向阳热实证演变。(2)阴盛、阳虚之体,多从阴化寒、向寒证演变。

149(二)病邪因素:1、病邪性质影响疾病传变的迟速。如:疠气致病,传变迅猛;湿邪为病,稽留缠绵难。2、病邪性质影响疾病传变的路径。如:外感风寒之邪,多六经传变;温病多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外感病因多从表传里;内伤病因,主要是脏腑传变,可表里相及。

1503、病邪性质影响病性变化。病邪的从化主要由体质因素决定外,病性的变化与病邪属性亦有一定联系。如:燥易从热而化,湿易从寒而化。

151(四)地域因素与气候因素:1、地势高而干燥或久晴少雨:病证易化热、化燥,伤阴耗津。病变热重于湿。2、地势低而潮湿,或阴雨连绵易伤阳气,病变湿盛热微。若湿盛患者,易转为寒湿病证。

152(五)生活状况因素:饮食、起居、劳逸、情志、房事等,通过影响正气而干扰疾病的过程。

153三、疾病传变的形式(规律)(一)病位传变:1、含义:在病变过程中,病变部位发生相对转移的病理过程。2、表现:(1)病邪出入的趋向:如表病传里,里病出表。

154(2)病位相移:如内脏间传变,经络间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等。(二)病性转化:1、含义: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改变了发病时原有的性质,转化为相反的性质。

1552、表现:(1)虚实转化:由虚转实或由实转虚。(2)寒热转化:由寒转热或由热转寒。

156小结疾病的传变,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病位的传变,病性的转化及疾病的转归结局。尽管不同的疾病各有其不同的传变规律,但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疾病,在其传变过程中,都包含着病邪、病性、病位及病势的动态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