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摄片检查规程

X线摄片检查规程

ID:82079588

大小:5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7-08

上传者:万里一叶飘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1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2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3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4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5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6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7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8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9页
X线摄片检查规程_第10页
资源描述:

《X线摄片检查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X线摄片检查规程一、头部(一)头颅【适应证】(1)头颅先天性疾病。(2)颅骨疾病: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外伤。(4)颅内疾病:钙化性颅内占位: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松果体瘤、结核病、寄生虫病等。(5)颅内压增高症。(6)颅内钙化。【禁忌证】无。【注意事项】(1)若患者俯卧位有困难,也可以采用仰卧位摄影。(2)如疑有颅骨病变,必要时加摄头颅切线位摄片(检查常规后述)。【操作方法】1.头颅正位(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两臂放于头部两旁。(2)头部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

1(3)听眦线与台面垂直,即两侧耳垂根部与台面等距,下颌稍内收。(4)暗盒上缘超过头颅顶部3cm,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5)中心线通过枕外隆凸,经眉间垂直射人暗盒1/2中心。2、头颅侧位(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头侧转,被检侧紧贴床面。对侧前胸抬起,肘部弯曲,用前臂支撑身体。(2)头颅矢状面与床面平行,瞳间线与床面垂直,下颌稍收。(3)暗盒上缘超出头颅顶部,下缘包括部分下颌骨。(4)中心线对准蝶鞍,即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处,与暗盒垂直射入。(二)内听道【适应证】(1)内听道性先天性疾病。(2)内听道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大。【禁忌证】无。【并发症】无。【注意事项】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听眦线与正中矢状面均垂直台面。(2)暗盒横向中线对准外眦部,纵向中线对准台面中线。

2(3)中心线垂直台面,经两外耳孔连线与正中矢状面交点上方1cm处射人暗盒中心。(三)头颅汤氏位(Towne’s)【适应证】(1)枕骨和颞骨岩部病变。(2)听神经瘤引起的内听道扩大。【禁忌证】无。【注意事项】若重点观察枕骨及枕骨大孔,中心线需倾斜450角。【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两臂放于身旁。(2)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床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3)下颌内收,使听毗线与床面垂直。(4)暗盒上缘与头顶平齐,下缘抵下颌骨。(5)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角,对准眉间上方约10cm处射入,从枕外隆凸下方射出。(四)颅底位【适应证】(1)颅底先天性疾病。(2)颅底骨疾病: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外伤。(4)颅内疾病所致颅底病变。

3(5)眼、耳、鼻、鼻旁窦、鼻咽部等部位疾病所致颅底病变。【禁忌证】急诊严重颅底骨折患者易造成生命危险,不宜做此种检查。【注意事项】颅底位摄片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背部垫高l5~20cm,髋关节和膝关节弯曲。(2)头后仰,头顶部触及台面,听眦线尽可能平行台面,前额用棉垫和沙袋固定,(3)暗盒上缘超出额部,下缘包括枕部隆凸。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70角,与听眦线垂直,经两下颌角连线中点射人暗盒中心。(五)颅颈交界部【适应证】(1)颅颈交界先天性疾病。(2)颅颈交界骨源性疾病。(3)外伤。(4)颅后窝及上颈段疾病所致颅颈交界病变。(5)眼、鼻、鼻窦、鼻咽等部位疾病所致颅颈交界病变。【禁忌证】无。【注意事项】颅颈交界位摄片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操作方法】

4(1)颅颈交界位摄片,患者侧立或侧坐于片架前,正中矢状面与暗盒平行,下颌抬高,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2)双手放于背后并尽力下拉,使双肩下垂。(3)暗盒上缘位于杭外隆凸上6cm,下缘位于上颈椎。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垂直射入。(六)头颅切线位【适应证】(1)颅骨凹陷性或凸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2)颅颈交界骨源性疾病,如炎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进一步检查。(3)颅内病变所致颅骨凹陷性或凸起性病变。【禁忌证】无。【注意事项】头颅切线位摄片患者一般无需作准备。被摄部位的外侧应放一金属标志。【操作方法】(1)头颅切线位根据病变部位安置患者体位,目的是使病变区域(凹陷或凸起部位)与头颅边缘呈四进或凸起的关系。(2)病变颅骨边缘置暗盒中心。中心线垂直胶片,与病变颅骨边缘相切。(七)视神经孔【适应证】(1)先天性发育异常。

5(2)肿瘤源性视神经孔扩大,如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鞘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3)眶内压或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视神经孔扩大。(4)骨增生性疾病,如畸形性骨炎、石骨症和蝶骨崎脑膜瘤。【禁忌证】无。【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于摄影床上,肘关节屈曲,两手放于胸旁。(2)头转向对侧,将被检侧眼眶外下1/4置于暗盒中心。(3)颧骨、鼻尖、下颌隆凸三点紧靠暗盒,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53°角,听鼻线与暗盒垂直。(4)中心线对准被检侧眼眶外下1/4处,垂直达暗盒1/2中心。(八)颈静脉孔【适应证】(1)先天性发育异常。(2)肿瘤源性颈静脉孔扩大,如静脉球瘤、神经瘤等。(3)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颈静脉孔扩大。(4)骨增生性疾病,如畸形性骨炎、石骨症等。(5)颅底病变所致颈静脉孔扩大。【禁忌证】无。【注意事项】颈静脉孔摄片患者一般不需作准备。

6【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头后仰,口尽量张大,听口线垂直台面,(2)头正中矢状面垂直并重合台面中心,两侧耳垂根部至台面等距。(3)暗盒中心对口裂中点。(九)鼻旁窦【适应证】(1)外伤。(2)先天性发育畸形。(3)鼻腔内异物和结核。(4)急、慢性耳旁窦炎及特源性鼻旁窦炎。(5)鼻旁窦的息肉和囊肿。(6)鼻旁窦的良、恶性肿瘤。(7)来自邻近部位病变的浸润。(8)转移性肿瘤。【禁忌证】临床拟诊为外伤性颈部骨折或脱位。【注意事项】一般无特殊准备。【操作方法】1.华氏位(1)患者俯卧或立于摄影台,两手放于摄影台两边,额部紧贴面板。

7(2)头部正中面对暗盒中心,并与之垂直,额部紧靠暗盒下缘,头部稍向后仰。使听眦线与面板夹角成37°角。鼻尖对准暗盒中心(鼻尖约离暗盒0.5~l.0cm),使颞骨岩部投照干上颌窦的下方。(3)暗盒前缘包括前额,下缘包括额部,或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放于暗盒中心。(4)中心线对准鼻尖与上唇间的中点,与暗盒垂直。2.柯氏(Caldwell)位(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头部正中面对暗盒中心,并与之垂直。(2)前额和鼻部紧靠暗盒,使听毗线与暗盒垂直,鼻根下1cm处置于暗盒中心。(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对准枕骨隆凸上方3cm处,通过眉间射至暗盒中心。(十)颈骨岩部【适应证](1)胆脂瘤。(2)内耳病变。(3)听神经瘤。(4)渗出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5)良、恶性肿瘤。【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

8【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操作方法】1.伦氏(Runstrom)位(1)患者坐于摄影台的一侧或俯卧于摄影台上。暗盒放于向足侧倾斜350°角的角度板上。被检侧紧靠暗盒,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2)患侧的耳廓向前折叠,外耳孔置于暗盒中心的前上方处,下颌略上翘,遮线筒靠近头部。(3)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经健侧外耳孔上方约7.5cm处,射人暗盒中心。2.侧位—许氏(Schuler)位(1)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将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可用胶布粘住)。被检测靠于暗盒,头部摆成侧位,对测前胸稍抬高,并用沙袋支撑。(2)外耳孔放于暗盒中心前方和上方1cm处,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对侧手握拳头支撑下颌部,或用棉垫垫平,保持头部稳定。(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对准对侧外耳孔后方2cm和上方7cm处射人暗盒中心。(4)显示部位:该位置显示乳突小房、乙状窦、乳突导水管、鼓室、颞颌关节、内外耳孔和颞骨岩部的侧位影像。3.轴位——梅氏(Mayer)位

9(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耳廓向前折叠,可用胶布粘住。将外耳孔放于暗盒中心上方1/3处。面部转向被检侧,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45°角。下颌下倾,使听眦线与暗盒垂直;或患者位置如上,用沙袋或角度板使暗盒向上倾斜35°。(2)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5°~45°,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的额部,射人暗盒;或向足侧倾斜10°,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的额部,射人暗盒。(3)显示部位:该位置显示颞骨部长轴方向的轴位,乳突小房、鼓窦、内耳孔、外耳孔、颈动脉内口、迷路部位和颞颌关节等都能显影。4.后前位——斯氏(Stenvers)位(1)俯卧摄影台上,面转向对侧,外耳孔前2cm处于暗盒中心,额部、鼻尖、颧骨三点紧靠暗盒,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成45°角,对侧听毗线与暗盒垂直。(2)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2°,对准被检侧枕骨隆凸于外耳孔连线的中点,射人暗盒中心。(3)显示部位:该位置可显示颧骨岩部的后前位影像。岩骨尖部、上缘、下缘、乳突尖部和小房、鼓室、迷路区域和内听道等都能显影。5.后前位——汤氏(Towne)位(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下颌下倾,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

10(2)暗盒上缘与头顶相齐,下缘低于下颌骨,或将枕隆突对暗盒中心上方约5cm处。(3)中心线:向足端倾斜30°~35°,经两侧外耳孔后上缘连线中点射入暗盒中心。(4)显示部位:该位置显示枕骨大孔颚骨岩部等影像。(十一)颞骨茎突部【适应证】(1)茎突过长以及过度弯曲、增粗,茎突舌骨韧带钙化。(2)外伤。【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操作方法】1.茎突(双侧)前后位(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头部置于顶端垫高并向足倾斜13°的暗盒上,下颌稍仰起,使听鼻线垂直于暗盒。头正中矢状面对暗盒中线,乳突尖置于暗盒中心。投照时,口张大。(2)中心线材准鼻尖垂直射人。(3)显示部位:双侧茎突显示于上颌窦内。(4)标准片要求:①照片标记准确、清楚。②两侧上颌窦对称。③两侧茎突清晰地显影于两侧上颌窦内。2.茎突(单侧)前后位(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头部置于顶端垫高并向足倾斜13

11°的暗盒上,下颌稍仰起,使听鼻线垂直于暗盒,然后头颅正中矢状面向对测旋转5°。(2)患侧乳突尖置于暗盒中心外2cm处,投照时患者应尽量张大口。(3)中心线:对准患侧乳突内侧2cm处,垂直射人。(4)显示部位:茎突显示在下颌升支内侧与颈椎之间的空隙中或上颌窦内。此位置应分别投照双侧,以便对比。3.茎突侧位(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侧转,被检侧贴近暗盒,下颌前伸,头部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垂直暗盒,患侧外耳孔置暗盒中心。(2)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经对例外耳孔下方3cm处射人。(3)显示部位:茎突显示于下颌角和颈椎间隙内。应分别投照双侧,以便对比。(十二)面骨【适应证】(1)面骨肿瘤与囊肿。(2)外伤。(3)先天发育畸形。【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注意事项】一般无特殊准备。

12【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双上肢上举置于头部两旁。(2)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暗盒中线重合。(3)头稍仰起,使听毗线与台面呈45°角,鼻尖部对准暗盒下1/3处。(4)中心线:通过鼻根垂直暗盒射人。(5)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眼眶、鼻部、上颌骨、颧骨、颧弓等的上部面骨的后前位影像。(十三)面骨前后位【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两臂放于身旁,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并与之垂直。下颌稍向下倾,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面骨与台面平行,枕骨隆凸上方5cm处放于暗盒中心。(2)中心线:向头侧倾斜25°~30°,对准门齿咬合面射人暗盒中心。(3)此位置适用于面部严重损伤而不能俯卧的病例。(十四)颧弓【适应证】(1)各种颧弓部外伤,了解是否存在骨折及骨折移位情况。(2)各种颧弓部手术前准备。(3)各种累及颧弓部的肿瘤性病变。(4)各种累及颧弓部的炎性病变。

13【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注意事项】(1)若患者仰头后听毗线不与暗盒平行,中心线需向足侧倾斜,倾角大小以垂直听眶线为准。(2)观察颧骨,应按薄骨设定摄影条件。(3)根据滤线器使用与否,改变摄影条件。【操作方法】1.颧弓顶颌斜位(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部尽量后仰,领部前伸,下颌放于暗盒中心上方5cm处。(2)头向对侧转15°,使头部矢状面与台面成75°角。(3)中心线:向足侧内倾斜,使中心线与听眦线垂直,对准颧弓中心或眼角外方约4cm处,射人暗盒中心。焦片距100cm,用遮线筒。2.颧弓轴位(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头部尽量后仰,使头顶与台面接触。(2)听眦线尽可能与暗盒平行,背部可用枕头垫高。(3)中心线稍向头侧倾斜与听毗线成95°角,对准下颌角连线的中点射人暗盒中心。(4)焦片距70~100cm,用遮线筒和滤线器。

14(5)颧弓顶颌斜位要求显示颧弓的斜轴位影像,对颧弓的凹陷骨折常能很好显示。(6)颧弓轴位主要显示两侧颜弓的轴位影像。(十五)鼻骨【适应证】各种鼻部外伤,了解是否存在骨折及骨折移位情况。【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十六)鼻骨侧位【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部成标准侧位。(2)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鼻根下方2cm处置于暗盒中心。(3)中心线:对准鼻根下方2cm处,与暗盒垂直。焦片距75cm,采用遮线筒。(十七)鼻骨轴位【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下颌部放于暗盒上,暗盒靠患者侧稍垫高,使眉间与齿槽的连线与暗盒垂直。(2)颈部前缘置于暗盒中心,中心线沿眉间与齿槽的连线投射,与暗盒垂直。焦片距100cm,采用遮线筒。(十八)下颌骨【适应证】

15(1)外伤。(2)肿瘤与囊肿。(3)炎症性病变,包括化脓性下颌骨骨髓炎、特异性下颌骨骨髓炎及物理性(放射线)与化学性引起的下颌骨骨坏死而继发感染的骨髓炎。(4)下颌骨发育畸形。【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操作方法】1.下颌骨后前位(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两臂弯曲伏于头部两侧,前额、鼻尖贴台面,颅骨矢状面垂直暗盒并对准台面中线。两唇咬合线对准暗盒中心。(2)中心线:对准暗盒中点垂直射人。(3)显示部位:显示下颌骨后前位影像。2.下颌骨侧位【操作方法】(1)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头侧转向患侧贴暗盒,健侧身体抬高,两肩下垂。(2)下颌骨置于足侧垫高15°角的暗盒上,或用15°角的角度板,下颌骨体部下缘与暗盒下缘平行。(3)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5°~25°

16,经对侧下颌角后下约1cm处,通过被检测第三磨牙射人暗盒中心。(4)显示部位:显示下颌骨侧位影像。(十九)下颌骨颏部上下位【操作方法】(1)患者坐于检查台一端之椅上,下颌骨前伸,头矢状面垂直暗盒,颏都贴暗盒中线处,暗盘前缘包括颏部。(2)中心线:向枕方倾斜40°~50°,经过下颌联合处射人暗盒中心。(二十)颞颌关节【适应证】(1)外伤。(2)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脱位、颞颌关节强直。(3)肿瘤性病变累及颞颌关节。【禁忌证】一般无禁忌证。【注意事项】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操作方法](1)患者俯卧于检查台上,头部转成侧位,被检侧紧靠暗盒,对测前胸稍抬高并用沙袋或枕头支撑。(2)外耳孔置于暗盒中心后方1cm和上方2.5cm处,使头部矢状面与暗盒平行,瞳间线与暗盒垂直。(3)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对准对侧颞颌关节上方5cm处,通过被检侧倾斜25°~30°角,射人暗盘中心。

17(4)焦片距75cm,采用遮线筒。要求以同样位置摄取张口位和闭口位照片各1张,以观察关节活动情况,并摄取两侧颞颌关节进行比较。若有四分格专用换片器,应按换片器的使用规定执行,即方便,又准确。若专用口腔曲面体层机附有颞颌关节开闭口摄影功能,应按机器的操作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