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

ID:81540880

大小:282.19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3-10-31

上传者:老李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珠海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与“三车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思想相近的是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B.“我欲仁,斯仁至矣”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D.“治大国若烹小鲜2.春秋时代的战争,通常采用车阵战,一经交战,即刻决出胜负。战国时期,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代替车阵战,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残酷性大大加剧。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B.战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C.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D.礼乐制度已经受到冲击3.某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一时期商品经济时,提出如下研究思路,你认为在①中最应该填写的是A.土地兼并严B.坊市制度被打破C.自然灾害频繁D.丧失北方产粮区4.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①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②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的出现③颜真卿的《祭姪文稿》④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书法四大家⑤出现了志怪小说《搜神记》⑥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A.①⑤B.②③C.④⑥D.④⑤5.康熙皇帝执政期间,极力标榜程朱理学,主持编写了《性理精义》,要求重新刊行《性理大全》。但却严厉禁止王阳明及其弟子王艮等人学说,对王学尽力压迫推残。据此可推知,因为“王学”A.强化道德良知B.反对科举取士C.背离理学本质D.隐含叛逆色彩6.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兴民权、开议院”

1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德先生”和“赛先生”7.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必要性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8.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民生主义,就是当时下的社会主义……兄弟们倡导的民生有着非常具体的方法……我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归宿到土地和资本两个问题”,“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走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B.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C.致力调整和谐劳资关系D.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9.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中国从混乱引向大治,从崩溃的边缘引向繁荣昌盛。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A.改革开放、“两个凡是”、统一战线B.“三面红旗”、实事求是、共同富裕C.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D.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三个代表”10.钱学森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建国初期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是A.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B.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C.“双百方针”的成果显著D.“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11.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1977年8月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21982年底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据此可推知,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B.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C.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D.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12.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这表明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的安排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D.古希腊悲剧蕴含人文主义精神13.“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适当的法律和由法律治国比依赖专制者的智慧或公众分裂且飘忽不定的意愿都更公正,更稳定。多数人的意志并不必然有益于多数人,而且操纵多数人的意志比操纵少数人的意志还容易。”符合上述材料观点的说法是A.直接民主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利益B.凌驾于法治之上的民治非最佳选择C.平民政治虽有缺陷但远胜专制政体D.只有民主没有法律不符合民众心理14.下表反映的是对女神玛丽安娜形象塑造的变化,这表明1792年革命歌曲《玛丽安娜的康复》使“玛丽安娜”这个名字第一次成为新法兰西的象征。1830年在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中,头戴弗里吉亚帽,高举三色旗的“革命的玛丽安娜”正在引导人民进行战斗。1849年鲜活的“革命的玛丽安娜”被指责过于激进暴力,被迫转入地下,禁止公开使用,保留了一个梳着古典的发髻,身着罗马式长袍的“智慧的玛丽安娜”。1870—1940年玛丽安娜被正名,一尊“革命的玛丽安娜”像在巴黎城东的民族广场被高高竖立起来。A.社会环境对历史叙述产生影响B.历史事实随时代变迁日益变得真实C.客观事实可随历史解释多元化而变化D.客观事实的呈现需要有历史想象

315.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生活实践经验总结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16.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娇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才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时期的选官标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秦至唐选官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材料一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一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摘自《启蒙运动与中国儒家学说的关系》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摘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材料三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1)根据材料一合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形成100年“中国文化热”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儒家学说被肯定的主要原因。19.近代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对本国发展道路有过许多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必须拓宽对西方的认识和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而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西方作品进行翻译,成为改革和革新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文革”结東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邢贵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材料三20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摘编自刘晋袆《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延承与重大意义

5(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東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继承与发展的体现。珠海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高二历史(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与“三车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思想相近的是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B.“我欲仁,斯仁至矣”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D.“治大国若烹小鲜【答案】B【解析】【详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强调了气节的重要性,属于儒家思想,所以和这句话思想相近的是同属于儒家思想的“我欲仁,斯仁至矣”,故选B;A是墨家思想,C是法家思想,D是道家思想,排除ACD。2.春秋时代的战争,通常采用车阵战,一经交战,即刻决出胜负。战国时期,作战军队的数量大为增加,步兵、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逐渐代替车阵战,战争往往旷日持久,残酷性大大加剧。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B.战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C.战争科技出现重大突破D.礼乐制度已经受到冲击【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的战争仅仅是争霸,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是兼并战争,所以战争会更残酷,时间更长,军队数量会更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各诸侯国人口大幅增长只是这一变化的次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战争科技并未出现重大突破,选项C不合史实,

6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礼乐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某学者在研究古代中国某一时期商品经济时,提出如下研究思路,你认为在①中最应该填写的是A.土地兼并严B.坊市制度被打破C.自然灾害频繁D.丧失北方产粮区【答案】D【解析】【详解】靖康之乱使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从而丧失了北方产粮区,田赋收入下降,从而最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故选D;靖康之乱之前,ABC中的情况就在北宋存在,因此不是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排除。4.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①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②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的出现③颜真卿的《祭姪文稿》④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书法四大家⑤出现了志怪小说《搜神记》⑥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A.①⑤B.②③C.④⑥D.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分权与收权”、“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北宋,北宋时期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书法四大家,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④⑥符合题意,故选C;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出现于唐代,志怪小说《搜神记》出现于东晋,①②③⑤不符合题意,排除ABD。5.康熙皇帝执政期间,极力标榜程朱理学,主持编写了《性理精义》,要求重新刊行《性理大全》。但却严厉禁止王阳明及其弟子王艮等人学说,对王学尽力压迫推残。据此可推知,因为“王学”A.强化道德良知B.反对科举取士C.背离理学本质D.隐含叛逆色彩【答案】D【解析】【分析】

7【详解】康熙帝对程朱理学大加标榜,禁止王学,从两派思想来看,程朱理学提倡三纲五常,维护统治,而王学主张致良知,追求思想自由,隐含了叛逆色彩,D正确;强化道德良知利于统治,不是康熙摧残王学的理由,排除A;王学赞成科举,属于理学流派,排除B、C。6.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兴民权、开议院”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德先生”和“赛先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以及“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可知是只涉及“器物”,不涉及“制度”层面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故答案为C项;A项未涉及经济改革,排除;B项是维新思想、D项是新文化运动都已涉及到了“种子和种植方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7.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胡适指出调和的含义及例子可知,胡适认为革新家的责任认定一个方向走去,不要回头讲调和,体现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认为新思潮指的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叫做“评判态度”,也就是鼓励独立和思考,反对迷信和盲从。A选项错误。材料认为调和是人的一种惰性,是一种保守态度,这种态度阻碍了新文化运动发展,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的必要性,D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8.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民生主义,就是当时下的社会主义……兄弟们倡导的民生有着非常具体的方法……我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归宿到土地和资本两个问题”,“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走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B.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C.致力调整和谐劳资关系D.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我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归宿到土地和资本两个问题”“欧美强矣,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可知,孙中山吸取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贫富差距教训,希望解决因为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而提出了民生主义,故选B。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代表,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可能强调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故排除A;民生主义不仅要调节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还要协调土地所有者和农民之间的矛盾,C项理解过于片面,不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旨,故排除;1905年还没有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故不存在构建和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说法,排除D。9.邓小平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领导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中国从混乱引向大治,从崩溃的边缘引向繁荣昌盛。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A.改革开放、“两个凡是”、统一战线B.“三面红旗”、实事求是、共同富裕C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D.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三个代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个凡是”是华国锋时期,统一战线提出是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后,“三面红旗”是1958年,“实事求是”一直是党的路线,共同富裕、拨乱反正、“一国两制”、市场经济、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治国方略,“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时期。由此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10.钱学森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建国初期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是

9A.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B.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C.“双百方针”的成果显著D.“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两弹”的研究占用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说明建国初期科技进步的重要原因是国家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故选A;材料的主旨是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支持,BCD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11.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1977年8月召开了科学教育座谈会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3月召开全国科学大会1982年底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据此可推知,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B.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C.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D.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改革开放前后,科教领域逐步实现拨乱反正,公平公正得以重建,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科教领域,而非经济领域,排除A项;1977年还未实现思想解放,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经济发展的需求,故D项错误。12.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这表明A.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B.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的安排

10C.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D.古希腊悲剧蕴含人文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说明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D正确;A中最高水平错误;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3.“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适当的法律和由法律治国比依赖专制者的智慧或公众分裂且飘忽不定的意愿都更公正,更稳定。多数人的意志并不必然有益于多数人,而且操纵多数人的意志比操纵少数人的意志还容易。”符合上述材料观点的说法是A.直接民主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利益B.凌驾于法治之上的民治非最佳选择C.平民政治虽有缺陷但远胜专制政体D.只有民主没有法律不符合民众心理【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否定了专制和暴民政治,认为“适当的法律和由法律治国比依赖专制者的智慧或公众分裂且飘忽不定的意愿都更公正,更稳定”,由此说明,材料认为应当依法治国,而多数人的意志并不必然有益于多数人,而且操纵多数人的意志比操纵少数人的意志还容易,即凌驾于法治之上的民治非最佳选择,B正确;题干认为“公众分裂且飘忽不定的意愿”不利于国家治理,而且“操纵多数人的意志比操纵少数人的意志还容易”,说明其反对直接民主,排除A;材料认为“操纵多数人的意志比操纵少数人的意志还容易”,说明其对平民政治的警惕性更高,排除C;题干未提及民众心理,排除D。14.下表反映的是对女神玛丽安娜形象塑造的变化,这表明1792年革命歌曲《玛丽安娜的康复》使“玛丽安娜”这个名字第一次成为新法兰西的象征。1830年在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中,头戴弗里吉亚帽,高举三色旗的“革命的玛丽安娜”正在引导人民进行战斗。1849年鲜活的“革命的玛丽安娜”被指责过于激进暴力,被迫转入地下,禁止公开使用,保留了一个梳着古典的发髻,身着罗马式长袍的“智慧的玛丽安娜”。1870—1940玛丽安娜被正名,一尊“革命的玛丽安娜”像在巴黎城东的民族广场被高高竖立起来。

11年A.社会环境对历史叙述产生影响B.历史事实随时代变迁日益变得真实C.客观事实可随历史解释的多元化而变化D.客观事实的呈现需要有历史想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不同时期玛丽安娜形象遭遇有所不同,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说明社会环境对历史叙述会产生影响,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环境对历史叙述的影响,B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15.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了自由落地运动规律。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的现象,开始思考,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选择C.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16.对西方某一美术流派有这样的批判:它看不到未来,常常把希望寄托在空想的世界里,因而与生活脱节,在把未来理想化的同时,有时也导致艺术家走向悲观的道路。据此推断这一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寄托在空想的世界”“

12未来理想化的”的信息说明是注重情感的浪漫主义美术流派,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注重批判现实,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主要注重光和色的描述,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属于反传统、立体化,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美术•浪漫主义美术流派。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娇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才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时期选官标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秦至唐选官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答案】(1)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2)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强化;统一国家的需要;科举制的确立等);建设高素质官吏队伍的需要。【解析】

13【详解】(1)根据材料“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可知,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根据材料“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可知,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根据材料“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才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可知,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根据材料“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可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具体的历史背景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建设官吏队伍的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一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摘自《启蒙运动与中国儒家学说的关系》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摘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材料三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1)根据材料一合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形成100年“中国文化热”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儒家学说被肯定的主要原因。【答案】(1)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权利,实行民主政治。儒家学说主张“仁”、“礼”学说,力主“中庸”之道,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儒家学说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对西方启蒙思想家具有借鉴作用。程朱理学强调人性尊严,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

14(2)主要原因:二战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击溃;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的历史,儒家学说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战后,儒家学说推动了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儒家学说是东方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儒家学说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详解】(1)根据“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并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权利,实行民主政治。儒家学说主张“仁”、“礼”学说,力主“中庸”之道,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而且儒家学说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对西方启蒙思想家具有借鉴作用。程朱理学强调人性尊严,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所以在欧洲形成了“中华文化热”。(2)主要原因:根据“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得出二战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击溃;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的历史,儒家学说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战后,儒家学说推动了东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儒家学说是东方世界社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儒家学说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近代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对本国发展道路有过许多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必须拓宽对西方的认识和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而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西方作品进行翻译,成为改革和革新最主要的前提条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文革”结東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邢贵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材料三20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大家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摘编自刘晋袆《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延承与重大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東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

15(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继承与发展的体现。【答案】(1)变化: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探索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再到科学文化。特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和不断壮大的过程(从学习器物到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的过程)。(2)必要性:“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3)继承:①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②以人民为中心;③倡导共同富裕。发展:①坚持效率原则,②主张先富带动后富。【解析】【详解】(1)变化:根据“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而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得出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探索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再到科学文化。特点: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和不断壮大的过程。(2)必要性:根据“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综合材料三内容可以看出,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倡导共同富裕。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则主要表现在坚持效率原则,主张先富带动后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