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06452
大小:597.03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7-09-05
《201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86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二、预习学案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3.词语卡片。三、导学案第一自然段1.请你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
2、了什么?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2.请你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请你试一试。3.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请你用语言描述: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4.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第二、三自然段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
3、一说。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3.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第四自然段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令人难以忘怀)2.在这所民族小学学习的同学们是什么感受?(自豪、骄傲)小结: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在学校、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86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
4、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四、课堂练习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pīngbàchuāndàihúdié()()()jìnglǐyóuxìyáohuàng()()()二.组组看: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生字,写在括号里:平()召()胡()同()且()戈()白族傣族瑶族苗族维吾尔族泼水节火把节盘王节库耳班节花山节五、课后作业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六、板书设
5、计我们的民族小学 不同民族----装扮美丽 上课----------小动物 玩耍----------小动物2、金色的草地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预习学案预习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三、导学案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
6、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86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
7、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
8、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