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

ID:78778780

大小:299.9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2-05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1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2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3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4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5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6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7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8页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_第9页
资源描述:

《DB3311∕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丽水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3311/T54—2019代替DB3311/T54—2016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2019-10-17发布2019-11-17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11/T54—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与DBD3311/T54—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LY/T1229-1999)替换为《森林土壤氮的测定》(LY/T1228-2015)。2、《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LY/T1233-1999)替换为《森林土

2、壤磷的测定》(LY/T1232-2015)。3、《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LY/T1236-1999)替换为《森林土壤钾的测定》(LY/T1234-2015)。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浙江处州山茶油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葛永金、倪荣新、何小勇、刘跃钧、朱虹、张峰玲、王军峰、蒋燕锋、温莉娜。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11/T54—2016,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1DB3311/T54—2019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茶林养分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林地土壤肥力测定、油茶树养分诊断、肥料配备及施用、配套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

3、辖区油茶林的养分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1228森林土壤氮的测定LY/T1232森林土壤磷的测定LY/T1234森林土壤钾的测定LY/T123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LY/T1239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LY/T1245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LY/T1258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DB3311/T12油茶山地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平衡施肥依据植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合理确

4、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并采用相应科学施用方法的施肥技术。3.2产前林造林后1~4年,以营养生长,培育树形为主要目标的林分。13.3初产林造林5~8年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兼顾的林分。3.4投产林造林8年后,以生殖生长,生产茶果为主要目标的林分。3.5复配肥以有机肥、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复配混匀形成的肥料。3.6土壤肥力诊断通过土壤取样,测定土壤中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判断土壤肥力的技术。3.7油茶树养分诊断采用测定叶片全氮、全磷、全钾,结合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判断油茶树养分亏缺的技术。3.8叶绿素仪法用SPAD-502型叶绿素仪进行测

5、定叶绿度,叶绿素仪放在叶片距叶缘的2/3处测定,取30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该株油茶的SPAD值。4林地土壤肥力测定4.1采样频率每年采集1次。4.2采样时间每年11月采样。4.3样地设置及数量4.3.1样地数量不得少于5个/100亩,样地大小为20m×30m。4.3.2沿样地对角线,采用S形取样法,每个样地取5个土样。4.4取样方法按0cm~20cm和20cm~40cm两个土壤剖面分别用环刀取原状土,带回实验室分别测定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每样地取土1kg~2kg装入土壤袋中混合均匀,并在土壤袋、记录本上作好取样记录。4.5化学性质测定指标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交换性钙、交换性镁6

6、种元素速效含量及pH值、有机质含2DB3311/T54—2019量。4.6测定方法按规程所引用的林业土壤行业标准测定。5油茶树养分诊断5.1采样频率每年11月采样。5.2样株选择在设置的样地中,对油茶每株检尺,测定冠幅,计算平均值,并以此为标准选择3株油茶为样株。5.3采样方法在样株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油茶枝叶中,分上、中、下3层,等量摘取鲜叶混匀后,取500g装入样品袋,做好标记和记录。5.4测定指标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叶绿素含量。5.5测定方法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全磷采用钒钼黄比色法,全钾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叶绿素含量采用叶绿素仪法。6肥料配备6.1肥料种类6.1.1推荐

7、使用有机无机复配肥,宜少用化肥。6.1.2肥料根据林分生长阶段,分为产前林用肥、初产林用肥和投产林用肥。6.2肥料生产各成分应干燥,搅拌3次混匀后,现场施用或过筛包装备用。6.3肥料存放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雨淋及阳光直晒。7肥料施用7.1肥料配方7.1.1根据土壤肥力诊断和油茶需肥诊断结果,结合平衡施肥技术,确定肥料各养分比例,采用重量配比。37.1.2规模较小的基地(<200亩),可选择使用推荐配方。7.1.3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