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ID:7719138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2-23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6)其他2.测试内容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应用二.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为1时的特殊情况,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3个定理和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3个定理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不同之处仅在于前者是后者相似比为1的情况.三.边边对应成比例到比求三角形的面积的比,周长比,高度的比四.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复习题一.填空题:(24分)1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25,则它们的周长比为2.顺次连结三角形三边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它们的面积比为3.如图,AB∥DC,AC交BD于点O.已知,BO=6,则DO=_________4.某校绘制的校园平面图的面积为,比例尺为1:200,则该校占地面积m25.如图,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C=∠ADC,AC=8,BC=16,那么CD=__________6.如图,AD、BC交于点E,AC∥EF∥BD,EF交AB于F,设AC=p,BD=q,则EF=_____7.如图,已知△ABC的周长为30cm,D,E,F分别

3、为AB,BC,CA的中点,则△DEF的周长等于cm8.如图,△ABC中,D是AB上一点,AD:DB=3:4,E是BC上一点如果DB=DC,∠1=∠2,那么S△ADC:S△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DEB=二、选择题(24分)是DABC的中位线,则DADE与DABC面积的比是()A.1:1B.1:2C.1:3D.1:42.如图,已知△ADE∽△ABC,相似比为2:3,则=()(A)3:2(B)2:3(C)2:1(D)不能确定3.如图,已知△ACD∽△BCA,若CD=4,CB=9,则AC等于(

4、)(A)3(B)4(C)5(D)64.△ADE∽△ABC,相似比为2:3,则△ADE与△ABC的面积比为()(A)2:3(B)3:2(C)9:4(D)4:95.若DE是△ABC的中位线,△ABC的周长为6,则△ADE的周长为()(A)4(B)3(C)2(D)16.如图,△ABC中,DE∥BC,AD=1,DB=2,AE=2,那么EC=()(A)1(B)2(C)3(D)47.如图,D是△ABC的AB边上的一点,过点D作DE∥BC交AC于E已知AD:DB=2:3.则S△ADE:SBCED=()(A)2:3(B)4:9(C)4:5(D)4:218

5、.如图,已知:AD是Rt△ABC斜边BC上的高线,DE是RtCADC斜边AC上的高线,如果DC:AD=1:2,,那么等于()(A)4a(B)9a(C)16a(D)25a三、解答题:(52分)1.已知:如图4,△PMN是等边三角形,∠APB=120°求证:AM·PB=PN·AP2.如图,△ABC中,D是AC的中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过A作AH∥BE,连结ED并延长交AB于F,交AH于H(1)求证:AH=CE(2)如果AB=4AF,EH=8,求DF的长3.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且AD=AC,DE⊥BC,DE与AB相

6、交于点E,EC与AD相交于点F(1)求证:△ABC∽△FCD;(2)若S△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7★精品文档★FCD=5,BC=10,求DE的长后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以供各位同学和老师参考!但是更多的是根据自身的教学习惯和同学的学习情况去做数学的教学方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代数式》教学设计南京市紫东实验学校周彬一、教材依据《代数式》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中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材的编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代数式的定义,能辨别代数式,并

7、能正确地书写代数式以及理解代数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使所有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还要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本节教案的设计力图能很好地完成以上数学教育理念.2、设计理念1、依据创新型学习原则,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支点,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活动中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体现数学课程

8、的基础性、普及性,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2、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学生活动有机地结合,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满足不同层次需要,信息含量丰富的课堂学习材料,并通过优良的交互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