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

ID:73812317

大小: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6-10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1页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2页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3页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4页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5页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6页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7页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_第8页
资源描述:

《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应由校长与教授“共治”摘要:高校的治理模式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学术话题,而教授主导或参与高校治理则是数百年以来高校治理的传统。当前,应充分认识到大学事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授治理学校和校长人选的要求已不同于以往。当前中国高校治理的理性模式选择是建立校长与教授共治的模式,主要通过教授委员会的建立和各层级行政机构与学术机构的交叉联系得以实现。关键词:大学治理:校长治校;教授治学近年来,在有关中国高校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理论探讨中,围绕中国高校究竟应当实行“教授治校”还是“校长治校”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笔者认为,“

2、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长期探索和发展的历史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此前提下,考虑到当前中国大学事务及大学所处外部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国高校治理的理性模式选择是建立教授与校长“共治”的模式。一、教授主导或参与高校治理是高等教育的传统1.“教授治校”是高校管理的发轫模式“教授治校”发端于12世纪。巴黎大学的教师为了在教会神权与世俗王权的对抗中维护大学和教师自身的利益,仿效城市手工艺人的自治模式和本尼迪克特修道院制度,自发成

3、立“教师行会”,对大学管理中的各项事务(如校长推选、教师聘用、学术发展、学生遴选、课程设置等)进行自主管理,由此形成了“教授治校”的传统。19世纪初,威廉・洪堡组建柏林大学,重视大学的理论研究,主张“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以“讲座制度”来保障教授自由讲授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而主持讲座的教授在学科发展、教学内容、聘用人员、经费使用等各方面拥有独立的权力,维护了学术的权威。此后数十年,这一模式受到西方各国高校的竞相效仿、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了以德国、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陆模式和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

4、。欧陆模式中,教授基本上掌握了大学的全部决策权,不仅在学科及专业领域拥有绝对权力,而且也具有对学校事务的发言权;英美模式中,校外董事和大学教授共同执掌大学决策权,由董事会制定学校的大政方针和资源分配原则,由大学教授组成评议会行使学术管理的权力。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较为滞后,20世纪初,高校应当采取何种治理方式受到较为广泛关注,多以“教授治校”为明确的理念。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组织评议会、教授会,还制定了《评议会规则》和《教授会组织法》,建立起北大的教授治校制度。此后,北京大学也提出过“校长治

5、校”的模式,蒋梦麟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校长治校、教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