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7366542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2-12
《《人琴俱亡》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人琴俱亡》教案3《人琴俱亡》教案海口二中范平丽教学设想:此篇属《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文章简短、字词难度不大,感情却很深厚,从中我们更能读出魏晋时代独特的士人心态及其情感的个性化表达。因此,在指导学生自学文言文字词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并通过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力求准确把握、读出情味。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的文言文字词2、体会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3、朗读成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亲情,我们总说它血浓于水,并常用紧密相连的身体器官作为比喻,如母子连心、骨肉相连、手足情深等等,亲情是割不断
2、的血肉之情,它是世间最宝贵最真挚的情感。虽然我们也曾听闻曹植悲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更多的还是见证了血肉相连的深厚,一如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人琴俱亡》。二、作者、作品简介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儿,世袭临川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志人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三、初读(读准句读、字音)通过朗读初步检查预
3、习四、学习文言文字词全班分AB两组,A组针对文章第一段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B组回答;B组针对第二段中出现的疑难字词设疑提问,A组回答。教师补充指导。第一段【实词】笃:du重左右:近旁的人,近侍/左边和右边索:要舆:车轿何以:即“以何”,为什么【虚词】俱:(副词)都、全而:承接连词了liao:完全都:总、竟第二段【实词】素:本义是“白色的生绢”,这里是一向、向来。径:一直卒:zu○1死,古指大夫死亡,后通称死亡。帝王“崩”、诸侯大官“薨”。○2步兵,不费一兵一卒○3副词,终于,“卒用其人”cu仓卒,急速(因)恸绝良久: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
4、要昏过去。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伤;良,很;绝,气息中止,死亡。【虚词】既:已经翻译:五、再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1、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人亡)了不悲都不哭(琴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2`1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解1: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解2: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1知人论世:(为什么要强自抑制?这
5、须从《世说新语》说起)《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结合其余十八篇来看,《人琴俱亡》作为其中一篇还是较为集中的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举例:《伤逝·十二》郗嘉宾(郗超)丧,左右白郗公: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雅量·谢公》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子在前线与八十万秦兵作战,这一战关乎国家危亡,大胜后派人
6、急来报捷。谢安当时正与客人下棋,看完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与客人慢慢下棋,客人问起也只淡淡地说小儿辈破大敌了。——这一战关系到国之兴亡、家之存绝,谢安不可能真的无动于衷,只是越是激动的重要时刻越平静,才是超脱的风度。所以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利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敬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2`2那么是什么触发了他的情感呢?——琴不调2`3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
7、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板书:——抑制——喷发:手足情深)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2审美:这种手足情深的悲绝,在作者看来是一种真挚的美好的情感,刘义庆完全是将这当作一种美好的事物记入《世说新语》中的,体现了魏晋时代的一种审美观:(把人的种种情感当成一种美来欣赏)人的种种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是美的。○3写作技巧:由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这种兄弟情谊表达
8、更加的委婉曲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对比西方文学直接对人物进行大段的心理描写的写作手法,中国古典文学这种通过环境或人物的言行举止侧面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手法,人物情感的表现更加丰富深厚。(补充)六、诵读(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