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50124
大小:33.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31
《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 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在身体、精神、文化、技能等方面存有缺欠、或由于经济、政治、社会某种机制的缺失、或由于所处的阶层等原因,造成经济收入底下,生活极端困难的城乡人群。虽然近年来,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看,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不
2、愁吃穿,过上了小康生活。但仍然有一部分人群由于因病、生理原因、无劳动能力的,所产生的收入低下,还生活在贫困中,靠政府每月的救助来维持生活,也是平时所说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大家关注。一、我镇弱势群体的类型和现状弱势群体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阶层,而是一个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社会群体,从我镇调查的情况看,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失业人员,由于自身年龄、文化、技能等因素,就业竞争力较弱,因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整体上处于就业竞争的不利地位,而且事实上也处于社会生活的不利地位,他们中的许多人客观上
3、沦为弱势群体。虽然我镇羊毛衫产业优势明显,个私经济也发展较快,但仍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合适工作而失业。其中,有些是残疾人,有些是纯农民,祖祖辈辈靠土地过日子,他们中年龄大、要求高、文化低,不想跨出原来的圈子,因而失去土地后也就失了业。二是特殊人群,因病至贫的困难户、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XX年,我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244元,比上一年增长8.4%,但与此同时,全镇人均收入低于1932元的农民有141户291人,其中残疾低保户41户,贫困户占全镇总户数的1.86%;三是遭受天灾人祸造成贫困的部分人群,由于原来生活比较贫困,再加上因病或意外
4、伤害造成致残,家庭经济不堪重负而致贫的有23户62人。如泾桥村3组双残特困家庭金来观,家庭人口3人,金来观右腿截肢,儿子金海金96年患红斑狼疮,因常年吃激素药,造成二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金海金之妻看到家庭的状况,也早已离家出走,孙女在镇中心小学读书,由于该家庭缺少劳动力,使该家庭无正常的经济收入,经济条件较困难,平时的生活靠政府每月给予的266元低保金维持生活;四是外来务工人员,目前外来人员已超过本地人口的一半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已办证的有50000多人,他们已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规模庞大的群体,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5、分。就这部分人口来说,基本生活需求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二、存在的问题一、运作机制问题。目前的救助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还缺少沟通,协商不够,因而造成救助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前面讲到的金来观家庭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该家庭是镇里的重点救助对象,由于名声在外,所以许多部门去救助,出现多个部门救助一家,XX年,包括区残联养殖扶持、慈善医疗救助、生活补助、多个部门的慰问等约三万多元,出现重复救助。二、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由于保障制度出台中,没有进一步研究单亲家庭以及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不同贫困群体,把贫困家庭的复杂情况简单化,不任贫困家庭规模
6、和种类如何不同均按一个标准救济执行。如:同样一个农村低保残疾家庭,享受每月每人低保金161元,但个别家庭人员中有重病在身,需长期吃药维持,增加了支出。而有些家庭人员中只缺少劳动能力,但身体还可以,负担相当要轻。通过两者的对比,执行同一救助标准存在不公平。三、部分残疾贫困家庭脱贫难度大。低保残疾家庭大部分是因病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家庭,特别是智力残家庭,如果父母均是智残,因受遗传的影响,所生的子女也有某些方面的缺陷,这样代代相传,势别影响到家庭的生存,这部分家庭要想脱贫比较困难。上述提到的这些弱势群体,均具有共同的特点:首先,综合能力
7、“弱”,或者是身体有缺陷,或者是后天的技能难以满足日益变化了的社会需要。其次,收入水平低,就收入来讲,本文所界定的弱势群体是指人均月收入占我镇人均月收入20%左右的人群,他们中的许多人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生活极端贫困,一般属于特困家庭和社会救济对象。再次,由于无劳动能力、缺乏技术等原因造成贫困,他们位于社会的最底层,参与竞争的能力弱,融入社会的本领差,因而成了弱势群体。三、已采取的措施为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让他们也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我镇党委、政府始终以党的十六届四、五全会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关
8、心弱势群体,开展扶贫帮困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从本镇实际出发,千方百计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建养老、医保、助学、住房等专项基金,形成政府救济和社会帮扶为一体的新型救助体系。1、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