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935727
大小:32.3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31
《人社局服务平台经验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社局服务平台经验交流材料 自2003年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民生第一,就业为本”的理念,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为保障民生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实。坚持统筹规划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和财政服务大厅建设,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和积极申请国家项目的资金扶持,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13个乡场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暨财政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任务。 一、高位推动,按照标准化要求,加强阵地建设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将其作为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创
2、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门成立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由发改、人社、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消防等部门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研究部署选址、土地征用、公开招标、质量监管、规划设计、资金拨付、工程验收等事宜。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近几年来,累计投入915万元建造了7个550平方米,5个60平方米的乡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投入240万元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所、站配备了软硬件设施。 二、整合资源,方便群众办事 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前,我县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各项业
3、务工作分散,给办事群众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我们坚持统筹规划,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和财政部门联合有效整合资源,节省资金,将财政和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联建联营,将直接面对群众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经办、人力资源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维权、涉农补贴、综合业务等业务全部规划入建设项目,规范打造“一站式”大厅服务。可以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民、舒心、高效”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财政涉农服务,实现了“进一个门、办多件事”的便民格局。 三、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全县13个乡场、6个社区和7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站,每个乡
4、场都有1—2名专职人员负责就业服务工作,每个村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设置一名专职劳动保障协管员,形成平台到村、服务到户、联系到人的工作新格局,城乡居民可就近享有“就业有人管、失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社保有人办、维权有人助”。在内部布局、服务功能、业务流程、基础台账、工作软件上均达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标准要求,实现了机构、工作、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六到位”。与此同时,积极指导乡场、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站制定了工作人员职责、劳动力供求调查发布制度、就业与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建档和统计制度、就业信息发布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我们还建立了基层劳动就业社会
5、保障服务平台协理员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定时交流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四、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我局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就业服务效能的有效手段,全力打造覆盖城乡、信息共享的就业信息网络。目前,在全县已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网络管理服务格局。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制作xx县城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各乡场全面开展了收集、整理和信息录入工作,可通过系统及时掌握全县人力资源底数;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全县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其他失业人员
6、、劳动预备制培训实行动态管理。二是业务经办实现信息化管理。按照“业务精细化和人员实名制”管理的要求,以全县共享的数据库和个人基本信息为依托,以《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为基础,实现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接受服务信息和享受政策信息的全过程实名制管理。如:我们在城镇库尔旦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站开设了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社区居民代办员为核心,网格员划分片区实行手机网络管理、动态管理。部分乡镇还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与社会保险经办、劳动关系协调等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了各类业务协同处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三是为创业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制
7、作了“xx县人社局创业网”。创业网涉及项目推介库、成果展示、典型人物故事、产品销售、政策法规、优惠政策、创业中心、创业指南、求职招聘和留言板10个服务模块。并与州创业网及其他兄弟县创业网实现互联,定期举办网上项目推介会,我县共有23家创业成功,为广大有创业意愿者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 四、依托平台作用,发挥社会效益 一是全力做好就业推荐。我们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用工信息发布工作,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专场招聘会等形式,为城北工业园区的泰昆油脂、金鹰亚麻、嘉格森硅业等企业推介签订协议1098人。 二是将“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就业
8、困难对象列为帮扶重点,积极探索就业援助工作新方法、新机制。通过开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