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829908
大小:12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1-27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工艺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工艺规程文件编号:MMD-PT-004起草人起草日期:版本号:第一版本审核人审核日期:文件登记号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分发部门:页次:1/141.产品概述1.1产品特点【品 名】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剂 型】 口服溶液【性 状】 本品为红色或紫红色的澄清液体,具芳香臭,味甜、咸;久置或出现极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适应症】 用于感冒及过敏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多痰。【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10ml,一日3~4次。1.2处方来源《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药品标准》第十二册1.3
2、工艺沿革2.处方和依据2.1标准处方盐酸异丙嗪1g愈创木酚磺酸钾25g氯化铵10g辅料适量制成 1000ml2.2生产处方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工艺规程文件编号MMD-PT-004页次2/15盐酸异丙嗪0.8kg愈创木酚磺酸钾20kg氯化铵8kg蔗糖520kg苯甲酸钠4kg制成 800L2.3处方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药品标准》第十二册2.4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37092.工艺流程图表示10万级洁净区纯化水苯甲酸钠蔗糖盐酸异丙嗪愈创木酚磺酸
3、钾氯化铵配液送检灌封外包装送检成品入库4.制剂过程及工艺条件4.1 取蔗糖520kg,加纯化水400kg,煮沸,溶解,溶解后继续煮沸3~5分钟,得单糖浆。4.2 称取氯化铵8kg、苯甲酸钠4kg,加水10L溶解。4.3 称取盐酸异丙嗪0.8kg、愈创木酚磺酸钾20kg,加入4.1项下配制的单糖浆中,继续搅拌5~10分钟。4.4将4.2溶化后的氯化铵、苯甲酸钠水溶液加入4.3所得药液中,继续搅拌5~10分钟。4.5向4.4配制好的药液中加纯化水调整到800L,搅拌5~10分钟。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工艺规程文件编号MMD-PT-004
4、页次3/154.6送检:将合格的配制溶液用液体灌装机灌装,灌装于消毒洁净的玻璃瓶中,100ml/瓶,将已灌装好的玻璃瓶装入洁净干燥的中转筐中,放上标签,注明品名、批号、生产日期、操作人,转交中转站,理论应得8000瓶。4.7 在标签印制处领取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的标签,领取时应核对标签上的品名、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是否与该批产品一致,然后逐瓶贴上标签,贴签要做到整齐、工整、端正、无错贴、歪贴、倒贴现象。4.8将贴签好的玻璃瓶装箱,每件60瓶,理论应得133件,成品收率范围96~104%之间,即127~137件。待成品检验合格后,放入产品合
5、格,将成件的成品封箱,打包入库。5.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5.1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盐酸异丙嗪:按SOP-QC-044盐酸异丙嗪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MMD-BY-004盐酸异丙嗪内控质量标准要求。愈创木酚磺酸钾:按SOP-QC-046愈创木酚磺酸钾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MMD-BY-006愈创木酚磺酸钾内控质量标准要求。氯化铵:按SOP-QC-045氯化铵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MMD-BY-005氯化铵内控质量标准要求。5.2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蔗糖:按SOP-QC-059蔗糖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MMD-BF-001蔗糖内控质量
6、标准要求。 苯甲酸钠:按SOP-QC-061苯甲酸钠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MMD-BF-003苯甲酸钠内控质量标准要求。 6.半成品质量控制以下半成品按SOP-QC-184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半成品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MMD-BZ-010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工艺规程文件编号MMD-PT-004页次4/15要求。6.1配制后的溶液监控点:配制[性状]本品为红色或紫红色的澄清液体,具芳香臭,味甜、咸。[鉴别]⑴、⑵
7、、⑶呈正反应[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10。[含量测定]本品含总氯量(CL)应为0.621%~0.729%(g/ml);含氯化铵应为0.92%~1.08%(g/ml);含愈创木酚磺酸钾应为2.30%~2.70%(g/ml)。6.2装量 监控点:灌装[装量]取供试品3个,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倾入预经标化的干燥量筒中,读出每个容器内容物的装量,并求其平均装量,平均装量应不少于标示装量,每个装量应不少于标示装量的98%。6.3贴签:监控点:包装[贴签]:标签、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应清楚、正确、贴签整洁端正、居中、不掩
8、盖装量标示线。7.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7.1检查方法:按SOP-QC-214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检验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MM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