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7例分析)

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7例分析)

ID:6779762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25

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7例分析)_第1页
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7例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7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乳腺癌术后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7例分析在乳腺癌转移至对侧腋窝淋巴结较为罕见,1981年~1996年间,我们收治7例,占同期住院乳腺癌病人总数的0.23%,现报道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于一侧乳腺癌手术后6个月~9年间发现对侧腋窝单个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入院后经全身体检、胸片、腹部B超、乳腺钼靶X光片、红外线扫描等检查,除发现第7例患者右第4肋间转移外,余均未见肿瘤复发和其它远处转移。对侧乳腺未见异常,亦未发现其它器官新的原发灶。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对侧腋淋巴结转移癌,转移数目3~14个不等,同时,均对对侧乳腺

2、进行了多部位的连续病理切片检查,未发现恶性成分。详情见下表。复习并对照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切片,发现它们与对侧腋淋巴结转移切片的图像特征相类似。2  讨论乳腺癌转移至对侧腋窝较为罕见,文献偶见报道。其转移途径目前尚不太清楚。一般认为,当癌瘤广泛浸润乳腺组织,阻塞了皮肤淋巴管与乳腺内淋巴管间的通路时,从乳房皮肤引来的淋巴液可逆流,癌栓偶可随逆流的淋巴液经真皮淋巴管转移至对侧腋淋巴结或对侧乳房[1]。也有人认为,癌细胞逆流播散时,少数病例尚可经胸壁深筋膜播散至对侧腋下淋巴结[2]。还有人认为,内乳淋巴管在第一肋间平面与

3、对侧有吻合交通,癌细胞可由此途径转移到对侧乳房或腋窝淋巴结[3]。另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是血行远处转移的一部分[3]。分析本组资料可发现如下特点,①年龄38岁~50岁,平均43岁,处于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区。②病期偏晚,均为T2N2MO或T3N2M0,Ⅲ期。③原发侧均有融合状腋淋巴结转移,且转移数目较多。④病理类型均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特殊浸润型癌[4],其中多为导管浸润癌(5例)。⑤原发肿瘤多位于乳腺内侧象限。⑥多因对侧腋窝单个淋巴结肿大就诊,而术后病理都证实为多个淋巴结受累。在诊断上,应当注意与对侧原发性隐性乳腺癌相鉴别。

4、其鉴别方法可参照双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我们认为,在经全身各项检查,包括对侧乳腺的多部位连续病理切片,均不能找到第二原发癌证据的前提下,如发现如下临床特征之一,应考虑为乳腺癌向对侧腋淋巴结转移。①两侧转移淋巴结病理切片的图像特征相类似;②出现同侧肿瘤复发或其它远处转移;③原发肿瘤病期偏晚,同侧腋淋巴结有多枚转移,术后发现对侧腋窝肿块的时间间隔在2年之内。以上7例均符合上述特征。对于乳腺癌术后对侧腋淋巴结转移癌的处理,我们认为不应不加分别地都按一般转移癌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如果合并有其它远处转移,可行姑息性手术切除。以术后

5、放、化疗为主。如未发现其它处转移,可行对侧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尽早补充放、化疗,而不应轻易放弃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这一点对于临床上不能排除对侧原发性隐性乳腺癌的患者尤为必要。以上除第7例因合并有肋间转移而行姑息性切除外,余均行改良根治术。随访结果,1例不足3年,其余6例中,3年生存率为66.67%(4/6),5年生存率为33.33%(2/6)。这说明,单纯对侧腋窝转移,经积极手术治疗,其结果并不悲观。 年龄原发部位同侧病理同侧腋TNM分期术后对腋伴随复发对侧手术随访手术结转移侧腋窝转转移方式枚数移时间方式15

6、0岁右乳内上M导管浸润癌5T3N2M09年无复发转移M已6年4个月,健在.248岁左乳外上R髓样癌3T2N2M01年5月无复发转移M3年后死于转移.348岁左乳内上R导管浸润癌18T3N2M01年2月无复发转移M5年5个月后复发、转移死亡438岁右乳外下R单纯癌4T3N2M01年5月无复发转移M1年9个月后死于广泛转移.539岁左乳内上R导管浸润癌27T3N2M06月无复发转移M已4年,健在.639岁右乳内下R导管浸润癌4T3N2M08年10月无复发转移M已9个月,健在.740岁左乳内上R导管浸润癌14T3N2M04

7、年右第Ⅳ肋间转移腋淋巴结摘除1年2个月后死于广泛转移.注:"R"代表"根治术","M"代表"改良根治术",随访时间均从对侧手术后开始计算。复习并对照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切片,发现它们与对侧腋淋巴结转移切片的图像特征相类似。参考文献1.关曾文,乳腺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2.武汉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等编著.外科病理学(下册).第1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8033.沈镇宙,乳腺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104.王德延,傅西林,潘帼黧,等.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与

8、预后的研究.肿瘤临床.198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