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ID:67702781

大小:21.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4-28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_第5页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_第6页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_第7页
资源描述:

《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火针正骨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比较火针、新医正骨综合疗法与针灸加静脉点滴川芎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别。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火针正骨”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加静脉点滴川芎嗪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关键词]颈椎病;火针;正骨;穴[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

2、0(2007)09(c)-086-02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类颈椎病,其起病源于颈椎关节的退变增生、关节的扭转错位及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从而引起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课题组2005~2007年间采用“火针、新医正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并与标准治疗组进行了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第7页共7页从三河市医院针灸科2005年6月~2006年3月就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此120例随机抽取的患者

3、,按照就诊的顺序依次编号为1,2,3,4……120,之后按照杨树勤主编的《卫生统计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提供的随机数字表,对120例研究对象赋值,规定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的患者归入治疗组,而对应随机数字为奇数的患者归入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以反复发作的头痛、眩晕为主要症状,多为头位、体位变化而引发,且多伴有颈部不适。治疗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1~65岁,平均45岁;病程1个月~3年。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5~67岁,平均47岁;病程2个月~2年。入选的患者均进行了经颅彩色多普勒

4、(TCD)检查,治疗组48例异常,阳性率80%,对照组51例异常,阳性率8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TCD检查异常阳性率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长时间看电视者,睡姿不正确者,多呈慢性发病。③有椎-基底动脉缺血征(以眩晕为主)和(或)曾有猝倒病史者。④旋颈诱发实验阳性。⑤颈椎X线示:钩椎关节增生,椎体间关节失稳。⑥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5、1.2.2第7页共7页中医诊断标准风寒湿型,主症:颈项胀痛沉重,眩晕、头痛、畏寒肢冷。次症:耳鸣,心悸,常伴肢体麻木疼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或沉紧。1.3纳入病例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症候诊断标准。③年龄范围在16岁以上,60岁以下。④门诊或住院患者。⑤已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1.4排除病例标准①不符合中西医辨证和诊断标准者。②不属针灸手法作用范围内病例。③有明显兼夹证或合并症者。④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⑤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1.5治疗方法1.5

6、.1治疗组给予火针正骨治疗。正骨疗法:采用新医正骨疗法。患者坐于靠背椅上,医者站于患者身后,以右侧为例,术者用左手拇指至于偏歪寰椎的横突,起支点固定作用,右手至于患者脑后,右前臂夹持患者下额,嘱患者低头,右前臂向上牵引,然后向右后旋转,听到弹响后停止,之后反方向平衡,手法结束。如患者寰椎后弓上翘,反方向施术时,右手拇指至于寰椎后弓位置,左手同上右手,患者仰头,然后向左上后方向用力,同时右手拇指向下顶推,听到弹响声手法结束。隔两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火针疗法:颈椎夹脊(即颈椎棘突下双侧旁开0.5寸)、

7、双侧头维、率谷、太阳穴。使用华佗牌1.5寸30号不锈钢毫针进行操作。酒精灯上烧红针尖部约0.5寸,以与皮肤呈90°垂直迅速刺入穴位。夹脊穴进针深度控制在0.5寸,不做提插捻转,留针30第7页共7页min。双侧头维、率谷、太阳穴用火针迅速点刺穴位,不留针。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1.5.2对照组给予针灸加川芎嗪静脉点滴治疗。针灸:颈椎夹脊(即颈椎棘突下双侧旁开0.5寸)、双侧头维、率谷、太阳穴。使用华佗牌1.5寸30号不锈钢毫针进行操作。以与皮肤呈90°垂直迅速刺入穴位,进针深度控制在0.5寸,不做提

8、插捻转,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川芎嗪静脉点滴:使用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60mg进行静脉点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1个疗程。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组同时进行疗效评定。1.6统计学处理采用SA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按照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