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ID:6674609

大小:854.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1-21

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2440.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l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子课题。课题负责人:杨学才,执笔:杨学才,课题组成员:许欣欣、蒋荣清、黄瑶、李柏青、冯海容、杨生金。一、问题的提出思考之一:对教学模式的认识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认为:“模式……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美国比较政治学家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模式有三个显著的要点:一是模式是现实的再现,即模式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来源于现实,但终归于指导现实的改变;二是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是一种理论,而非工艺性方法、方案或计划;三是模式是

2、简化的形式,是经理性高度抽象概括后,以简约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教学模式(ModelofTeaching)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提出的。他们于1972年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22种流行的教学模式。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大致有四种看法:第一种,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定义;第二种,从教学结构的范畴定义;第三种,认为教学模式是“小型教学论”;第四种,从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角度出发。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

3、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及其教学策略体系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它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换言之,教学模式是指对理想教学活动的理论构造,是描述教与学活动结构或过程中各要素间稳定关系的简约化形式。简言之,教学模式是一种反映或再现教学活动现实的理论性、简约性的形式。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不一定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这类根本性的问题。思考之二:对数学教

4、学的反思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教学模式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28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

5、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管是文科、理科,是数理化还是语文、历史、地理,只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就必定具有这种稳定的结构形式。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来的。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在高考指挥棒下仍普遍存在

6、的应试教育的种种做法,放大了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的缺点。这种教学往往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数学教学基本上是还是纯演绎式的,偏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很难看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也看不到真实可信的应用;过分强调纯数学意义上的能力的倾向,忽视数学对发展人的一般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应起的促进作用。把教学狭义地理解为“教就是讲,学就是听”,认为只要教师讲得好,学生就一定学得好。因此教师往往着力于精心地传授,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许多解题的“套路”,以使

7、学生在应试中获得高分,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自我探究,通过亲身的参与和内心的体验去发现和创造重视不够。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倾向,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知识传授多,学生体验少;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演绎推理多,分析探索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想的少。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在于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于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决不应忽视这一方面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

8、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忽视教师(甚至也忽视教材)的作用。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几十年,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