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

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

ID:6596105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9

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_第1页
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_第2页
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_第3页
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_第4页
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_第5页
资源描述:

《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习作,从小练笔训练入手【内容摘要】借助语文课本上的范例形式多变、方法多样地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课文语言、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帮助。因此,在与文本对话中,我们要见缝插针,挖掘文本,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并走进生活,通过小练笔随时记录生活、思考生活、表达感受。【关键词】小练笔读中学写习作实效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学生在有了写作兴趣和基本写作能力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语言的训练。语

2、言表达能力要靠长期不断的训练来提高,光靠两周一次的大作文很难达到目的,小练笔正好发挥它的训练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小练笔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取得明显的实效。一、巧借文本,我悟我写崔峦先生曾说过:“习作能力的根在于阅读能力,我们要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文本资源取之不尽,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挖掘教材的习作资源,巧妙地构筑练笔训练场,学生必大有文章可为!在阅读教学中,我常根据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提示,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归纳起来,练笔形

3、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模仿写法。学习《颐和园》的构段方式,选择当地的一处风景,想想它有什么特点,然后写一段话。有了文本的借鉴,又有了实景的观察,学生仿写的兴趣陡增。有个学生是这样写江滨美景的:进入江滨公园,我就被幽美的景致所吸引:绿树环抱,绿草茵茵,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繁花满园,芳香流溢,让人赏心悦目;瀑布流水,五彩的喷泉,把人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来到江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一艘艘小船在行驶,小船上的灯光犹如满天繁星。有红的,有绿的,还有白的,像五彩的流星4在江面上划过,给夜色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学生

4、既借鉴了《颐和园》的写作方法,又融入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细致地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展现了江滨公园夜晚独特的美景。由此不难发现,如果坚持进行这样的仿写训练,学生就能不断地从范文中受到启发,汲取营养。学习《卡罗纳》细节描写的精到之处,为妈妈做事或送礼物,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然后写下来……这样的练笔加强了由读到写的迁移训练,帮助学生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不仅“读中学写”落到实处,还培养了学生乐于观察生活、勤于动笔

5、的良好习惯。2、变换体裁。低声诵读《游子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再写下来。(学生片断摘录)生:“一位慈祥的母亲借着灯光把针线穿好,微弱的烛光映着老母亲满头的银发,母亲心想:儿子出去要很长时间才会回来啊!衣服破了也没有人来缝补,我要缝得密一些。在一旁读书的儿子看到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叫母亲早点去歇息,可母亲却不肯停下手中的活儿,一直缝到天亮……”当诗歌的思想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之后,学生胸中喷发出来的语言是多么质朴而又发自内心啊!从学生的练笔可见,学生在体裁变

6、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颇为有效的。为了“鸟的天堂”写一篇导游词。收集有关资料,结合《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内容,试写一篇《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文章体裁之间的剪裁互换,都是建立在读通文本、领会大意、感悟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因此就不必担心“无米下炊”,学生也就乐于动笔了。3、写读后感。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等情文并茂的文章后,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学生的“感”丰富多彩:有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有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

7、起的思考与联想,有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这样的练笔,能引导学生学会真情实感地表达。由于小练笔不受篇幅、体裁限制,只要做到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就行,所以操练起来就容易多了。几年来,我尽量在课堂上腾4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踏踏实实地练笔,从从容容地表达。学生在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后,动笔写写小文章,使阅读感悟与表达运用自然妥帖地结合起来,很有实效。二、放飞想象,我思我写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象的语言空间,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把握语言空间,拓展

8、语言情境,想象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挖掘课文中的情感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流畅表达创造条件,通过精心设置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想象的意境之中,放飞心灵,无拘无束地徜徉在习作的海洋之中。1、拓展延伸。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余味无穷,有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