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563149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18
《研读教材的智慧 作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读教材的智慧作者:宋尕莲(教师成长青海海东互助教师成长四班)评论数/浏览数:3/14发表日期:2010-07-0517:45:15备课时吃透教材的重要意义时下教学听得最多的有这样一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目前的课改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学设计上的几种误区:一是“丢掉教材,另起炉灶”。不少教师认为每节课中都要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把教材“改头换面”才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才是充分开掘教学资源。二是“静态”呈现教材的结果,忽略了过程。一部分教师认为教材形式新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因而迷信教材,在教学中没有再做必要的处理,只是照搬、复述
2、教材。这样的教学就丢失了必要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算法的过程,效果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研读教材——架起课标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 教材是承载课程标准理念的主要载体,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也是教与学的主要凭借。如何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主要要深刻理解主题图的含义——把握教学主线,“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基本理念。研读教材——立足于学材我们教师研读教材就是将教材怎么转化
3、为“学材。”学材是一种激活了的教材,它存在于学生和教材之间、教师和教材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它是一种生成性的教材,它向生活和生命开放。要求我们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重组数学材料,建设具有“便教易学”的新学材,使学生成长为自主的“对话者”。如果从这出发我认为研读教材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应把研读教材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研有所得。.有效备课:为数学课堂生成智慧奠基2010-06-1117:1
4、8:09
5、分类:论文
6、标签:
7、字号大中小订阅.有效备课:为数学课堂生成智慧奠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好的课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让学生生成智慧。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则必然无效,更谈不上生成智慧。然而,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这就是由于课前有效备课不充分,教师辛苦了,学生却学得痛苦,不知所云。其实,没有上课前的运筹帷幄,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如何促使一般性备课向“有效备课”转化呢,笔者的认识是: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智慧
8、教育”观念;二是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智慧;三要摸准学生的个性,催生学生智慧。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确立“智慧教育”理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数学教育,具有时代的特征。新的初中数学课程,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以达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追求的是一种生成智慧的教育。当下我们的数学老师应认真研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确立“让智慧引领数学教育,智
9、慧伴随数学教育,让数学教育充满智慧,让数学教育生成智慧”的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1、转变教师角色观,从当“教书匠”走向做智慧型的教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不仅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和评价者,更是国家课程和课程文化的创造者。教师可以运用本身的课程智慧,活化国家课程,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一个合格的教师,不是简单机械的照本宣科,不能离了教参就不会上课,而应当充分发挥作为课程资源主体的作用,将国家课程改造为为学生所用的生本课程,如上海著名教育家于漪所说,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
10、心,达到“胸有成书”,课堂上才能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凡成功的教育家,也正是由于课程文化的独特创造,才形成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教师的课程智慧,是教师学高为师的核心。如果说以前的数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那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程则是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决定着数学教师的角色将发生质的变化。课改以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老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教师是纯粹的教书匠,很少考虑学生的个性的存在。教师只是按照自己或课本的思维方法、教学路子,引导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走,学生稍有背离教师的思路或方法,教师就想方设法拉过来,
11、很少顾及到每个学生思维的特点、已有的知识和情感经验,忽略了学生的智慧生成于发展,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些死知识,根本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参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