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

ID:65550523

大小:221.50 KB

页数:89页

时间:2024-08-29

上传者:U-3730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1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2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3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4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5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6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7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8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9页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_第10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阳明病辨证并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三章阳明病辨证并治 一、阳明病提纲(180)胃家:指胃、大肠、小肠实邪气盛燥热亢极,充斥全身(热证)燥热与胃肠宿滞相搏结为燥屎(实证)阳明病所处阶段属实(外感病极期)病根在胃肠“但实不虚”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阳明病的成因与来路(179)1、三种成因:太阳阳明、少阳阳明——误治伤津化燥正阳阳明——邪盛直犯阳明2、三种病情:脾约<大便难<胃家实3、提示治法:伤津致燥——滋润为主热盛致燥——泄热攻下为主4、互文见义的写作方法 辨太阳病误治转属为阳明病(181)患者原发病:太阳病治疗经过若发汗——过汗,津液外泄若下——误下,津液下夺若利小便——误利,津液下泄机转: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证见不更衣——不得大便(脾约)内实——内结成实(胃家实)大便难——排便困难(润导法证)诊断:此名阳明也——阳明病 太阳病汗出不彻及伤寒邪热亢盛均可转属阳明(185)太阳伤寒(一)初得病时发其汗——本为正治汗先出不彻时短——乍出乍收量少未及全身邪无出路化热传里(二)发热无汗——寒邪束表,失汗呕不能食——胃阳偏旺,气机上逆反汗出戢戢然——里热亢盛,迫津外泄转属阳明 伤寒转系阳明的主要证候(188)病人伤寒转系阳明者——邪从燥化,大便硬结戢然微汗出——结聚胃肠之燥热,蒸腾已伤津液 三、阳明病脉证阳明病外证(182)身热——里热外蒸(热势高亢,伴汗出,热不为汗衰)汗自出——里热逼津外泄(汗出连绵不断,必伴身热)不恶寒——外无表证,里热独盛反恶寒——热由内发,内外俱热为阳明所独有 阳明初感外邪的见证及辨证要点(183)阳明恶寒的特点:程度轻,时间短,可自罢,继之出现身热汗出之症阳明恶寒的机理:初感外邪,阳气闭遏,不得伸展,里热未盛鉴别:太阳病恶寒程度重,不能自罢,伴太阳表证 承上条说明恶寒自罢的原因(184)阳明居中,主土——胃居中部,性属燥土万物所归——病则表里寒热之邪,皆可归聚胃肠无所复传——腑气不通,则邪留不去原因结果始虽恶寒——初得病时,虽有恶寒二日自止——病至次日,恶寒自罢 阳明病主脉(186)脉大生理:水谷之海,多气多血,阳气最旺病理:正盛邪实,阳热亢盛,鼓动于外特点:热发于外——洪大滑数热结于内——沉实而大 小结:一、性质:胃家实二、来路: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正阳阳明,太阴转属阳明三、成因:汗、吐、利小便太过,伤津化燥汗出不彻,邪热内传阳气素盛太阴病,阳复太过,邪从燥化津液素亏四、脉证:不更衣,内实,大便难——内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外证戢然微汗出,始虽恶寒,大便硬,脉大 第二节阳明病本证一、阳明病热证 (一)栀子豉汤证阳明热证误治的各种变证及下后热留胸膈证治(221)阳明病原证脉浮而紧——经热外达则浮,邪气成实则紧(似太阳)咽燥口苦——胃热上冲,胃失和降(似少阳)腹满而喘——实热阻滞,肺气不降(似腑实)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热盛于里,迫津外泄(阳明经证)身重——热盛伤气,筋骨反为热困变证误汗——烦躁,心愦愦,反谵语误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误下证:心中懊恼,舌上生苔病机:胃中空虚,客气动膈治:栀子豉汤——清宣胸膈郁热 阳明病下后余热未除,留扰胸膈的证治(228)阳明病治疗经过:下之——燥结虽通,余热未尽证候其外有热——余热残留,反映于外手足温——热势不盛,手足温暧不结胸——邪未与水结心中懊恼——余热上扰胸膈饥不能食——余热上扰胃脘但头汗出——郁热蒸腾于上治疗:栀子豉汤主之——清宣郁热 (二)白虎汤证邪热炽盛,表里俱热的证治(176)伤寒脉:浮——热盛于表滑——热炽于里病机主证表有热——里热蒸腾于外,恶热汗多里有热——热邪炽于里,烦渴喜冷饮治疗:白虎汤——清热保津 三阳合病,偏重于阳明的白虎汤重证的证治及禁例(219)三阳合病证见腹满——邪热内盛,热壅气滞身重,难转侧——热邪伤津耗气口不仁,面垢——热势上蒸,津液被灼谵语,遗尿——热盛神昏,膀胱失约自汗出——邪重,但津未竭病机:阳明胃热炽盛,无形邪热充斥内外治疗:白虎汤主之——独清阳明里热误治后果(禁治)发汗则谵语(甚)——重伤津液,里热愈炽下之额上生汗——阴竭,阳气上越手足逆冷——阳虚不达四肢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伤寒吐下后热结在里,热盛津伤的证治(168) 伤寒误治伤寒——伤寒表证,法当汗解若吐若下后——吐下伤津,均属误治七八日不解——误治表邪内传,其病不愈诊断:热结在里,表里俱热变证时时恶风——汗多肌疏,微恶风寒大渴,舌上干燥——热盛津伤心烦——热邪上扰,神志不安治疗: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阳明里热太盛,津气两伤的证治(169)伤寒主证无大热——表邪内传,外无大热口燥渴——热盛津伤心烦——热扰心神背微恶寒——热炽伤气,汗多窍疏治疗: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讨论:阳明病恶寒特点与机理特点时间:热、渴、汗后范围:不及全身程度:一般较轻特点:不能自罢机理:热盛肌疏,气阴两伤,不胜风寒 阳明热盛津伤的证治及禁例(170)伤寒证见:脉浮、发热、无汗——伤寒表实证治禁:不可与白虎汤——邪未入里,仍当解表证见渴欲饮水无表证者邪已入里,热炽津伤治疗: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阳明热盛津伤的证治(221)阳明病证候渴欲饮水——热盛津伤口干舌燥——胃燥,津不上承治疗: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清热益气生津鉴别:白虎汤——驱邪为主——用于邪实正盛者——极期白虎加人参汤——驱邪佐以扶正——用于邪实而正稍虚——中期 阳明津伤,水热互结的证治(223)阳明病证候脉浮发热——里热外蒸渴欲饮水——胃津不足,且水热互结,气不化津水便不利——阴虚内热,且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治疗:猪苓汤主之——育阴润燥,清热利水 猪苓汤的禁例(224)阳明病证候:汗出多而渴——里热迫津,引水自救(小便必少)治禁:不可与猪苓汤——虽能滋阴,利水力强原因以汗多胃中燥——多汗伤津,胃燥渴饮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津液已亏,不能再利 五苓散证脉浮,微热,为太阳表证未解小便不利,消渴,由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为寒,兼表,治以温阳化气,佐以解表猪苓汤证脉浮,发热,为热盛渴欲饮水,为阴伤小便不利,为水热互结为热,兼阴伤,治以清热养阴利水 (一)承气汤证二、阳明病实证 阳明内实,热郁心烦的证治(207)阳明病证不吐不下——未经吐下,证属胃实心烦——腑实热结,浊热上扰补充:当有腹满,不大便,发热等症治:可与调胃承气汤——泻热通腑,导热下行(缓下)1.调胃承气汤证 太阳病汗后转属阳明胃实的证治(248)病人原发病:太阳病病程:三日治疗经过:发汗不解——非表证不解,乃病邪有传变之势主证蒸蒸发热——内热较盛,向外蒸腾属胃也——太阳转属阳明,燥结成实当见秘、胀、烦、谵、脉滑数(补)病机:热结于胃,肠燥成实治疗: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润肠通便(缓下) 阳明燥实腹满的证治(249)伤寒(外感病)原因:吐后邪不外解胃津损伤,外邪内陷主证:腹胀满者——化燥成实,腑气郁结当见秘、痛(补)病机:燥热初结阳明治疗:与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 2.小承气汤证热盛---汗出津伤---屎硬---谵语(因果关系)阳明多汗伤津致便硬谵语的证治(213) 阳明腑实轻证的治法与禁忌(214)证谵语-胃中浊热,上扰心神发潮热-阳明旺于申酉脉滑疾-热尚盛,燥实结聚未牢,津伤不重治:小承气汤主之----轻下热结,以和胃气补叙证情: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更服一升不转气者,勿更与之禁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邪实正虚-----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阳明病 太阳病误治伤津致热结成实的证治(250)太阳误治邪传阳明太阳病若吐——胸膈无痰若下——肠无燥结若发汗——汗出过多误治伤津转属阳明证候微烦——热邪尚轻小便数——津液下泄大便因硬——肠液减少治:与小承气汤——轻下热结,其病即愈 3.大承气汤证辨阳明病下后可攻与不可攻的证治(238)阳明病初治:下之——下法不当,热重药轻,燥结未去可攻心中懊恼而烦——腑热未去,上扰胸膈胃中有燥屎者——腹满谵语,腑实复聚不可攻:初头硬,后必溏——非燥屎阻结辨证:若有燥屎者——腑热结实治疗:宜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辨阳明腑实,燥屎内结之证(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里有热邪绕脐痛——燥屎壅结,腑气不通烦躁——浊热上扰,神志不宁发作有时——腹痛烦躁,时时阵发此有燥屎——燥屎内结,故不大便 下后燥屎复结的证治(241)病人治疗经过:大下后——虽经大下,热实未尽现在症六七日不大便——数日之后,热邪复聚烦不解——邪热上扰腹满痛——腑实壅滞诊断:有燥屎审证求因:所以然者,本有宿食——宿食未尽,燥实复结治疗:宜大承气汤——峻下燥结,邪去正复 腑实内结,大便乍难乍易的证治(242)病人证候小便不利——热壅气机大便乍难——燥结阻滞,排便困难乍易——津液入肠,燥结得润微热——邪热深伏喘冒——邪热迫肺,上扰清宫不能卧——气喘,头重,睡卧不宁决诊:有燥屎治疗:宜大承气汤——峻下热结 252、253、254条:阳明三急下证1、含义:急下:指用峻烈的攻下法(治法)指病情危急,有可下证,需紧急攻下,刻不容缓(病情)急下存阴:急引火热之邪从大肠而出,使津液不致尽劫 2、证候(1)阳明腑实,见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252)伤寒病程:六七日证候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大便难——阳明腑实内结身有微热——肌表热不高,热邪内结深伏病机:燥热亢极,真阴枯竭治疗:急下 (2)阳明腑实,见有发热汗多(253)发热(持续性)汗多(大汗淋漓)里热亢极,逼津外亡(3)误汗伤津,旋即腹满痛者(254)特点发展迅速,病程短病情重,硬满疼痛拒按热炽津竭,来势凶猛 3、条件:阴津重伤,有可下证4、目的:急下腑实,以保存阴液5、对急下存阴的探讨:(1)排除肠腔有害物质,从根本上扭转病情恶化趋势(2)降低肠内压,改善微循环(3)使消化腺分泌功能趋向正常6、运用:急腹症、感染性休克并脑水肿、脑疝 原文第255条:辨腹满当下的证治阳明病证候腹满不减——肠中燥屎,阻滞不通减不足言——即使稍减,不足言减治疗:当下之——腑实燥结,当用攻下方:宜大承气汤——热实得泻,腑气得通 256:辨少阳阳明合病宜下的脉证治法阳明少阳合病下利——热结旁流——大承气汤实大滑数(顺)木不克土弦脉(逆)“负者失也”木来克土 第三章阳明病辨证论治(二)麻子仁丸证 辨脾约证的脉证与治法(原文247/P229)病人脉:趺阳脉浮-----胃中有热(胃气强);涩主虚-肠中津亏主滞-脾运受约,滞而不畅证小便数-津液偏渗膀胱大便难-肠中津液更伤病机:胃热津伤肠燥便秘治:麻子仁丸主之-润肠滋燥,缓通大便 1.鉴别:阳明腑实证病机:燥热与肠中宿滞结为燥屎,腑气不通(实证,重在阳明)证候:便秘、腹胀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汗出,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秘、胀、痛、热、汗、谵)治则:攻下腑实,荡涤积滞脾约证病机:胃热约束脾的转输功能以致肠燥便秘(虚实夹杂,重在阳明太阴功能失调)证候:便秘、无多大痛苦,口渴、舌干苔黄脉细数治则:泻热润肠通便 辨汗出过多,津伤便秘证(原文245/P229)病人脉证阳脉微—浮取脉微,正虚邪轻汗出少---正胜邪微,微汗可解,为自和。汗出多—多汗伤津,里邪反实—是为太过阳脉实—浮取脉实,邪盛于表因发其汗-一表实发汗,汗彻即可出多者—多汗伤津,必致病变,亦为太过(一)(二)结果太过者阳绝于里---阳热内盛亡津液—阴液外亡大便因硬 承上条反复辨析胃热津亏之脉证(原文246/P229)病人脉象浮—为阳气盛芤---为阴血虚病机浮芤相搏---阳盛阴虚,阴不和阳胃气生热---津液愈伤,胃热愈炽其阳则绝---阴津虚亏,阳邪盛极 总结:247条讨论麻子仁丸脉证病机245/246条从汗多、脉象辨识病证转属阳明补充麻子仁丸证病机(胃强脾弱/胃热津伤)脉证(浮涩/浮芤;大便硬、小便数/汗出多) (三)导下法原文233/P232阳明病证自汗出—津液外泄若发汗—津液重伤小便自利----津液下泄为津液内竭---汗利耗阴,体液内亏虽硬不可攻---肠燥便硬,非阳明热实治当须自欲大便时蜜煎导通之---润燥导引土瓜根汁导/大猪胆汁导—清热通便 (四)下法辨证(原文208/P234)辨阳明病可攻与否及大、小承气汤证的区别阳明病脉迟---燥屎壅塞,气血受阻,脉道不利汗出不恶寒—阳明外证身重---热盛伤气,且燥实内阻,气机壅滞短气、腹满而喘---腑热壅滞极甚,上逆犯肺潮热---邪归阳明,燥热结实手足濈然汗出—肠胃燥实,热迫津液,外应四肢大便已硬—里热炽盛,燥屎已成治疗:大承气汤主之---峻下热结(续后)主证 汗多,微发热恶寒----表证未罢其热不潮---里热未盛,燥屎未结处理-----未可与承气汤(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防风通圣散---表里双解证其热不潮----燥热不甚腹大满不通---痞满显著治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禁例缓下(续前) 辨大、小承气汤的运用指征及误攻后的变证(原文209/P235)阳明病大承气汤运用潮热,大便硬---可与不硬者---不可与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推测病情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用药试探汤入腹中---服药之后转矢气者---药推气行此有燥屎---燥屎已结---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大便未结,气不独行但初硬后溏----肠燥脾弱,里热不盛-----不可攻之试探测证 误治变证(1)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中气受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运化障碍(2)其后发热者---下后伤阴,余热复聚重申戒语必大便硬而少者---热邪轻,结便少----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误攻则生变(续前) 总结:1.试探法运用目的:以测燥屎成否条件:不大便六七日,潮热腹满痛等证尚未显著,阳明腑实证成与未成,难以决断之时,以小承气汤试探之。方法:(1)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是肠中有燥屎,因小承气汤药力不足,只能推动矢气之故,需用大承气汤攻下。(2)不转矢气,大便先硬后溏---燥屎未成,不可攻之大承气汤运用指征:潮热、大便硬误攻变证:损脾伤正---腹胀满不能食,饮水则哕伤津热结—大便硬少---小承气汤和之 辨阳明实证时大、小便的关系(原文251/P236)病人二三日脉弱---弱而不实,正气不足无太阳证---恶寒发热//柴胡证---寒热往来烦躁---热邪入里,上扰神明心下硬---积滞内阻,秽热不行----必不大便至四五日虽能食---胃气未伤,食亦不多以小承气汤----少少与之,微和胃气—令小安(大便得通,烦躁稍止)(续后) 至六日:若仍不大便---与承气汤一升----加重药量六七日:尚未可攻若不大便,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燥结未成---攻之必溏可攻者须小便利---津渗膀胱屎定硬---肠中枯燥宜大承气汤---去热除燥,通积泻实(续前) 根据小便情况来推测肠燥便硬的程度(原文203/P236)阳明病病史:本自汗出---阳明里热,迫津外出医更得发汗,病已差----本病虽愈,重汗伤津现在证:尚微烦不了了---肠燥热扰此必大便硬---津伤便结问诊知原:当问其小便日几行---借以明确水液情况若本小便日三四行---津液偏渗膀胱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小便量少,肠液增多机理:今为小便数少----津液不偏渗膀胱以津液当还于胃中---胃肠津液,逐渐充足故知不久必大便---里气已和,硬便得润 (五)下法禁例津亏便秘者(203)伤寒呕多,病机向上,无腑实证者(204)病位偏上者---心下、胃脘部(205)邪热郁于经,腑未成实者(206)表邪未解而发热恶寒者(189)胃中虚冷而不能食者(194) 三、阳明病寒证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原文190/P240)阳明病若能食:胃气素强,感受风邪病从热化,阳邪能消谷不能食:胃气素弱,感受寒邪病从寒化,阴邪不消谷名中风名中寒 三、阳明病寒证以能食与否辨阳明中寒与阳明中风(原文190/P240)阳明病若能食:胃气素强,感受风邪病从热化,阳邪能消谷不能食:胃气素弱,感受寒邪病从寒化,阴邪不消谷名中风名中寒 辨阳明中寒欲作固瘕证(原文191/P240)阳明病病因:若中寒者----胃阳素弱,复感寒邪证状:不能食---胃阳虚衰,腐熟无能小便不利---中虚寒盛,气化不行手足濈然汗出----阴寒内盛,阳不外固欲作固瘕---寒湿不化,将成瘕块或久泻必大便初硬后溏---中阳不运,转输失职病机: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中焦积寒,清浊不别 辨胃中虚冷致哕(原文226/P240)病人若胃中虚冷---胃阳衰微,阴寒内盛不能食---胃不受纳饮水则哕----胃气不降,水寒上逆 阳明中寒欲呕及与上焦有热的鉴别(原文243/P241)证:食谷欲呕---胃气虚寒,浊阴上逆属阳明----病在中焦治:吴茱萸汤主之----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辨证:得汤反剧者----以热治热,拒而不纳属上焦---上焦有热病人 辨阳明中寒饮邪上逆证(原文197/P243)原有证:反无汗----中寒阳虚,鼓邪无力小便利---水停中脘,下焦无碍二三日:呕---水邪犯胃咳---水气射肺手足厥----阳衰不达四末必苦头痛---浊阴之气上逆病愈机转:不咳不呕---水邪已消手足不厥---阳复外达头不痛---清阳得升-----中阳健运,水饮消散阳明病 四、阳明病虚证辨津液久虚之人患阳明病无汗证(原文196/P243)证:法多汗----热盛于里,迫津外泄,本应多汗反无汗----久病正虚,虽燥热盛,而化源不充其身如虫行皮中状---热无所达,郁于肌表病因:此以久虚故也----津液久虚,不能化汗达邪阳明病 第三节阳明病变证一、发黄证 (一)湿热发黄证1.茵陈蒿汤证辨阳明病湿热郁结发黄的证治(原文236/P244)不能发黄:证---发热汗出机理---此为热越---湿热有出路发黄:证:但头汗出,齐颈而还---湿热上蒸身无汗---热不得外泄小便不利---湿不得下泄渴引水浆----里热炽盛,更增湿邪机理:瘀热在里-----湿热郁闭于里治疗:茵陈蒿汤主之----清热利湿阳明病转归 续辨阳明湿热郁结发黄的证治(原文260/P245)病程:七八日----表邪入里之期表现: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湿热蕴蒸腹微满---湿热壅滞治疗:茵陈蒿汤主之---清热利湿伤寒湿热发黄 辨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原文199/P245)原发病:阳明病---里热炽盛机理:无汗----邪热不得外泄小便不利----水湿不利下行----湿热相聚表现:心烦懊憹----湿热上扰心胸身必发黄---湿热郁蒸肝胆病人 2.栀子柏皮汤证辨阳黄热重于湿的证治(原文261/P246)证身黄---湿热蕴蒸发热---热盛于里(补)口渴、烦、舌红苔黄脉濡数治:栀子柏皮汤主之---清热为主兼以泄湿伤寒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辨阳明兼表的证治(原文262/P248)证:伤寒---太阳表实,无汗,身痒身黄---湿热熏蒸病机:瘀热在里表邪不解阳郁于里与湿相聚治: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内清湿热外散表邪病人 三方鉴别:病机同点---湿热内蕴异点:茵----兼里实栀---热重于湿麻----兼表证病证同点:发黄如桔子色,无汗,小便不利异点:茵---腹微满(清下)栀---发热重(清化)麻---恶寒身痒(清解) 4.小柴胡汤证阳明少阳两经同病而又有湿热发黄(原文231/P250)主证:腹满(腹水),小便难,黄疸,短气,潮热等病机:三阳合病,但以少阳湿热郁阻,三焦不利为主治疗:先针刺,疏利经脉以图缓解后与小柴胡汤,疏利三焦预后: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三焦壅滞,胃气已竭)针药并举 (二)寒湿发黄证阳明中寒欲作谷疸的证候及禁例(原文195/P251)脉证:脉迟---胃阳不足,脉迟无力食难用饱----中阳虚衰,水谷不化,寒湿中阻饱则微烦----脾胃阻滞,水谷郁蒸头眩---清阳不升小便难---湿阻气化失司转归:欲作谷疸----水谷不消,寒湿久郁,累及肝胆误治:虽下之----寒湿中阻,浊阴不降之腹满,当温禁下腹满如故----误下伤中,寒湿愈甚,腹满如故或加重追究原因:脉迟故也----阳明虚寒,脉迟无力阳明病 鉴别寒湿发黄:脾虚寒湿壅滞,病属太阴证见黄色晦暗,身无热,恶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或缓。湿热发黄:湿热郁遏于中,病属阳明太阴证见黄色鲜明如桔子色,伴见汗出不彻,或但头汗出,发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三)火劫发黄证阳明病误用火疗导致发黄(原文200/P252)病因:被火---妄用火疗证候:额上微汗出----火热逼迫将竭之津液上越小便不利----化源不足,无以通调水道决诊:必发黄----火毒熏灼肝胆,胆汁外泄阳明病 伤寒治黄七法:清解/清化/清下/凉血/温化/化瘀/和解---退黄湿热发黄-----阳明(236/260/261/262)火劫发黄---太阳(6)阳明(200)蓄血发黄---太阳(125)寒湿发黄----阳明(259/195)少阳阳明合病兼湿热发黄---小柴胡汤(231) 二、血热证(一)衄血证 论阳明病热在气分致衄(原文227/P253)脉浮---热在气分,邪盛于外发热---胃中热盛,充斥内外口干鼻燥---热邪循经上扰能食----胃热消谷,肠中无燥结阻滞则衄---气分热盛,波及血分,损伤阳络病人 辨阳明热邪深入血分致衄(原文202/P253)口燥---阳明热盛,口燥渴饮但欲漱水---口中燥热,漱水即解不欲咽---热入血分,营气上潮此必衄----血热妄行,灼伤阳络阳明病 (二)下血证阳明病热入血室的证治(原文216/P253)证:下血----阳明热邪迫入血室,阴络被伤谵语---血热扰神但头汗出----热迫津液上腾诊断:此为热入血室治:刺期门---肝经募穴随其实而泻之----泻血分之实热转机:濈然汗出則愈---热去血藏,营调津复阳明病 (三)蓄血证辨阳明蓄血的证治(原文237/P254)证:其人喜忘----久有瘀血,心神失养屎虽硬----邪热伤阴,大便硬结大便反易---屎得血濡其色必黑---血瘀色黑,润泽如漆(离经之血)原由:“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决诊:必有蓄血---瘀血内停治:宜抵当汤下之----破血逐瘀阳明病 辨阳明腑实与有瘀血的证治(原文257/P254)脉证:无表里证:无恶寒、头痛等太阳表证亦无腹满谵语等阳明里证发热七八日:邪已入里脉浮数者:气热外蒸则脉浮;血热内盛则脉数随证施治:可下之----里热结实,可以攻下假令已下---下后设词病人(续后) 下后变证:脉数不解----气分热去,血热未除合热----血热胃燥,合邪化热消谷善饥----热能消谷,谷消则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血分之热,侵入肠胃有瘀血---邪热入肠,血瘀凝滞治疗:宜抵当汤----逐瘀通便(续前) 承上条论下后便脓血的变证(原文258/P254)阳明血热证(小结)伤阳络---衄血(202/227)伤阴络----便脓血(258)入血室---下血、谵语(216)蓄血----屎硬易出,色黑,其人喜忘(237)发热,消谷喜饥,不大便(257) 第四节阳明病预后 辨谵语郑声及谵语危候(原文210/P256)谵语/郑声:均属疾病危重阶段,意识不清的反映谵语----声高气粗,胡言乱语多属实,多见于阳明里热实证热盛扰乱神明郑声----语言重复,语声低微多属虚,多见于三阴病里虚寒证精气消耗心神无主 直视----阳热极盛,阴液将竭喘满---阴竭阳亡,正气脱于上下利----中气衰败,正气脱于下谵语预后不良故言“死” 辨亡阳谵语之顺逆(原文211/P256)误治:发汗多---多汗伤津,身热不退若重发汗----更伤津液,阳气外越变证:亡其阳---阳随汗亡谵语----阳气外散,心气散乱,神明无主预后:脉短者死---气血虚,阴液竭----预后不良脉自和者不死----虽重,阴阳之气未竭---尚有生机病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