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

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

ID:6431523

大小: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13

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_第1页
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_第2页
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_第3页
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_第4页
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畅志诗》论文廷式前期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廷式诗歌风格特色初探艺术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的转换状态,艺术的心灵性实则为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审美表现。六朝时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情者文之经”,艺术家总是从自己的命运、遭遇以及全部的文化的情感的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最终生成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表现于艺术作品中。所以人的情感体验对艺术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文廷式正是在生命体验中赋予对象物于诗的意义。文廷式,我国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关心国运危艰,直言敢谏,是帝党重要人物。然究其一生,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见《李鸿章全集•奏稿》卷[M].

2、引自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1页,经历了中国内忧外患的屈辱过程,身为忠烈世家,胸怀壮志希望能为国尽忠效力,仕途却悲喜无常,志不得意。内心郁积的情感迅而凝聚笔端,或迸感为诗,或寓情为词,卓然成为晚清诗词一大家。其自负的个性与禀赋,“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及其尊师挚友等的影响,种种因素糅合一起,造就了文氏诗词独特的艺术气息。其词作被誉美为“清词末期之擎天玉柱”.沈轶刘富寿荪.合编.《清词菁华》[M].引自刘梦芙.《论文廷式〈云起轩词〉》[A]:《赣文化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

3、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64页,其诗更是别具一格,不遵蹊径,是晚清历史的见证,是诗人心灵嬗变的写照,浸润着诗人满怀的雄才、猛气、深情与积愤。以下即从三个方面探究文诗的风格特色。1.合政客、学人、诗人之诗三而一之文廷式的诗作,是在涉猎百家、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继承和创新的。近代诗中,宋诗派和同光体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创造了独特的境界,对清代和近代诗坛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文氏更是发生了直接的影响。他继承了前人的理论主张,强调诗品与人品的统一,讲求修身养气,讲究气节和人格,把性情、学问、阅历看作是做人的根本,

4、亦是作诗的根本。在“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的基础上,文氏拓宽门径,将政治家的元素注入诗中,三位一体。其意图并非是从政治需要角度出发,为种族革命和政治斗争服务,而是基于文人敏感的情愫,有感于时势,需要借诗遣怀,以诗言志,发胸中所欲言。先看其《畅志诗》其一:微生多忧患,髫冠实初肇。逶迤兵刃间,得活竟分秒。集枯不羡莞,习苦已甘蓼。家风重名节,十世清德绍。岂敢爱微躬,夙夜思悄悄。上稽黄虞世,旁瞩垓埏表。逝者无停留,枨触空中鸟。(其一)这首诗中,“思”是诗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氏的一生,充斥着自身的价值追求与现实的巨大矛盾,其徘徊于两

5、者之间渴求找到一个平衡点。诗中前半部回忆自己坎坷的家世经历,两代先人“重名节”的身教,让其终生恪守着“国家有难,匹夫之责”的气节操守。这种潜意识的荣耀感和优越感,甚至使他自始至终认定自己是信国公文天祥的后裔。在《登江心屿谒先信国公》一诗中有言“同揆耿在昔,谅节轸重绍”,文氏9认为文天祥与其祖父文晟有一脉相承的“清德”,应该深切怀念,重新继承。正是由于这种家世观,形成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拯世救民的重任。这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压力。“岂敢爱微躬,夙夜思悄悄。”超负荷的诗人日夜都在思考如何实现他的这种人生价值,如何去改变国破

6、家危的悲惨局面。《畅志诗》的后九首,即为诗人在这时期不断思考探索的过程的再现。文氏有政治家敏锐的眼光和学者的气质,对周围的一切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其对当前时局的剖析,“大风激海水,层云暗重闉”,“鸾凤不复鸣,千载何悠悠”;对学术的剖析,“经术与师儒,各以风气因。何必分汉宋?力行贵近仁”;对经验世界的剖析,“所以五千言,卑下实要诀。受生自有分,吾意终稍别”;对自身志趣、抱负的剖析,“持己力威仪,补衮仗名节”,“长啸气若云,宁知世所诃”,“抗怀在三代,万象穷幽探”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清泉出岩阿,漱之誓芳洁”,诗人驰骋才情,字里行间

7、时刻表露着他谨记古人之“君子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为生存之道,其气节和人格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却苦觅无果。文氏虽是政治家、学者,但其更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存在诗人身上的共性:天真。他素来以“活国手”(《乙未元日口占》)自负,可是时光匆匆,仕途不顺,“鼎鼎年华百不成,回看天地二毛生”(《途中见新雁》),现实的背道而驰令其陷入失意的惆怅中,伤时感物的情怀发展成为对有限人世的无尽喟叹。正是为着一切矛盾的不能解决,空虚和幻灭最终令文氏亦走向对幻境的追求。凉秋三日霖,庭潦不得干。孤灯焰转薄,落叶粲以繁。昔我

8、同怀友,或已归桐棺;宿草虽早列,遗书终不刊。或沉百僚底,或宿云岩端。趋舍各异路,盟心共艰难。往往青霞气,夜逼星斗寒。漂摇风雨间,何处求巢安?良时会可待,微禄不愿干。庶凭弥天网,用回大海澜。(其十)这是整个组诗的最后一首,全诗情调低沉凄郁,哀怨苍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