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3799660
大小:19.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9-11
《[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六国论教案(共6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六国论教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X收集了六国论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第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
3、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
4、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
5、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6、 (1)句意辨析 第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
7、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第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8、。 附:苏辙《六国论》(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