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技术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技术

ID:6350524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11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技术_第1页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技术[日期:2006-03-09]来源:贵州科技成果网作者:阅读:427次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是将旱地按一定宽度划分为若干带,在同一带上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下季再在带中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从而实现一年多熟(两熟或两熟以上)的一种栽培制度。既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作物年产出量,又达到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以种植小麦、玉米、绿肥为例,第一年秋季(第一季)将地块按5尺(即带幅)宽分成若干带,每一带又分主带和副带,在主带上种植小麦,副带上种植绿肥,这就是分带。第二年春季,绿肥收割后,在此带上种植玉米,小麦收获后,

2、在此带上种植绿肥,这就是轮作。一年可实现小麦、玉米、绿肥三熟,即为多熟。(一)规范分带带的宽度(带幅)主要根据土壤肥力的高低具体确定,一般而言,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带幅为5.5—6尺,中下等肥力地块为4.5—5尺。带形要直,以利于通风透光。带向(即作物的行向)一般以东西向最为理想,可以减少作物互相荫蔽,有利于高、矮秆作物同时受光。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块形状、坡度等因素,不能千篇一律,要从操作方便、保水保肥等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综合确定带向。同时,在同一带中划分主、副带时,要按照“主带增粮、副带增钱”的目标,主带宜窄,通过实行窄行密株种植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副带作物预

3、留足够的宽度,多种植蔬菜、绿肥、豆类、饲料作物等,增加经济收入和培肥地力。(二)选用良种,科学搭配作物种子是增产的内因,良好的种植制度,必须有良好的品种作依托。在品种选择上,要通盘考虑,应有利于主带作物和副带作物都能增产。粮食作物宜选用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等高产、优质良种。合理主、副带作物搭配,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要按照茬口和高矮兼顾的原则,选择适宜作物进行搭配。在茬口衔接上,宜选择中、早熟,丰产型品种,尽量减少共生期。对同一季节间作的作物,要注意高矮搭配,主带(高秆)作物要高矮适中,株型紧凑,叶形稀疏上冲,截光率低,抗逆力强。副带(下位)作物要选用株型矮

4、小,叶色浓绿,叶面平展,枝繁叶茂,耐荫性强,截光率高,光合效率高的品种。(三)合理种植密度提高种植密度,增加叶面积系数,是多熟制增产的中心环节。窄行种植能有效发挥高秆作物的密度效益,宽行内副带(下位)作物的种植为高秆作物创造了良好的通透条件,能充分发挥高秆作物的边际效应。以玉米为主,兼顾马铃薯、小麦、绿肥的分带轮作,小麦—玉米—绿肥分带模式,小麦种植2—3行,或1.5—2尺宽幅撒播,亩播种量4—7.5公斤,亩基本苗8—15万。玉米种植2行,以窄行密株种植,做到“挤中间,空两边”,一般窄行距1.2—1.5尺,窝距7—9寸,亩播3200—3600株,紧凑型玉米亩密度

5、可达4000株。绿肥种植2行,或宽幅条播,亩用种量2公斤。马铃薯—玉米—绿肥分带模式,马铃薯种植2行,行距1—1.2尺,窝距7—8寸,亩栽3000—3200窝。玉米、绿肥密度与小麦—玉米—绿肥分带模式相同。(四)适期播种播种期的确定,要以间套作的农作物都能赢得农时为依据,特别要注意合理确定套作时后作的播种期,尽量减少与前作的共生期,最大限度地缓解互相荫蔽、争水争肥的矛盾。一般玉米与油菜的共生期15—25天为宜,玉米与小麦的共生期为25—45天。对玉米来说,采取选用中、早熟品种适当推迟播期,实行玉米育苗移栽等措施,可以使其与前作的共生期不致过长。(五)加强田间管理

6、在分带轮作种植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在同一空间共同生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竞争和互相影响,有时这种竞争和影响还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田间管理,促进作物前期早生快发,中后期稳健生长。对套播作物(后作)应加强管理,做到“四早”,即早追苗肥、早定苗补苗、早中耕和早防治病虫害,以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必要时,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还要根据苗情,补施根外追肥(叶面喷施)。在小麦—玉米—红苕种植模式中,小麦后期促熟早收,为玉米让路,玉米要穿林早管,红苕在移栽后15—20天便进行管理,以促进藤蔓迅速生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