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

ID:6319720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0

上传者:U-3769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_第1页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_第2页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_第3页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_第4页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中学生不良心理问题根源及应对策略仝欣媛摘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速度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关键词:中学生;不良心理问题;成因;策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与探讨。一、中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及成因经过有关人员的分析研究,中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情绪冷漠,情绪反常,高度焦虑。在个性品质方面表现为,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闭、自卑、猜疑、抑郁神经质。在意志力方面的表现则是自我失控。中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某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一)家庭因素5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所以说,不良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不良的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2.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主要有: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盲从型、严厉型等。3.父母的过高期望。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学生身上,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甚至厌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可以理解父母希望子女成才的心情。为了督促孩子进取,父母总是向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常常把孩子与周围表现优秀的人进行对比,希望孩子能像他们一样或者比他们还好,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可能超出了孩子的能力,使得孩子难以适应,心理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有调查发现,男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生,这也与父母对男生的过高期望有关。第四,家长自身不良的素质。有的家长自身的不良行为,往往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染上某些不良习气。(二)社会因素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激烈,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便越来越多。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是非分辨能力尚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往往是去其精华、吸其糟粕。社会因素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环境的影响。据调查,有些地方的业主为了赚学生的钱,把电子游戏机室设在了学校的隔壁,全天候地接待未成年学生。街道上的许多网吧,主要顾客就是中学生,他们要么上网聊天,要么玩游戏,很少发现中学生用电脑网络查询与学习有关的资料。2.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上出了一些不正之风,如走后门、请客送礼、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它们在不同程度地污染着单纯的中学生的心灵。社会上不断滋长的“一切向钱看”“及时行乐”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严重地妨碍着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3.大众传媒的影响。一些文艺、影视广播、出版等部门,以“拳头”加“枕头”的内容,对中学生起着教唆作用,甚至于淫秽书刊、音像制品泛滥成灾,严重地毒害中学生,使他们心理变态,甚至误入歧途。5 (三)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1.教师素质和教育艺术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格,就能让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绪,否则教师就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学生也容易产生焦虑和厌学等多种心理问题。而且教师的教育艺术水平对学生是否产生心理问题是最直接的。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如果过分赞扬,学生就会产生骄傲自满和自高自大的心理。相反,过头的批评会使学生丧失信心,自卑感加强,产生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应善于掌握教育的分寸,正确处理好各种问题。2.学校办学方向和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号召,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是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开展教学活动的。 (四)学生自身因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中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阶段。这个阶段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逻辑思维尽管发展很快,而思维的批判性尚未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中学阶段,必然是学生心理发展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的各种矛盾,使之日渐趋于成熟化。处理不好,必然会使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二、消除不良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5 解决不良心理万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心理辅导策略,一般说来有人际关系策略,包括关注、反馈;认知策略包括阅读治疗和认知改变;制约策略包括行为练习和行为改变;模仿策略包括角色扮演和同辈辅导;环境策略包括家庭治疗和改变环境;自我控制策略包括自我管理。总的说来,以下方法较为实效。(一)减压松绑,丰富生活。由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长,学习方式单一,再加上各种评比比赛考试升学等因素,造成学生生活紧张,同学之间也缺乏交流,学生遇到难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学生长期处在焦虑痛苦之中,造成学生在学校中厌恶学习,难于和同学相处,这就要求学校等有关部门及时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学学生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感到学习别再吃力。再者,学校要创设有益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外活动与锻炼身体的时间,让学生的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富有诗意,学生就会在愉快中成长,养成健全的人格。(二)学校要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新课程标准也突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得培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学科内容的设置上强调了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中浸透,在过程上,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三)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学校要向青少年学生传授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让青少年了解自身,了解异性,消除困惑与不安。对青少年学生加强道德意志训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四)培养青少年的情绪自我调节技术。培养青少年积极情绪,防止或消除消极情绪,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以下方法:1.运用理智的稳定性作用。理智能够使人冷静思考,避免冲动。2.音乐和健身活动调节。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音乐能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两条途径对人发生影响,如:跑步、体操、骑车、游泳等。3.写动怒日记。在日记中,动怒的时间、地点、原因、对象如实记述,事后进行阅读。4.5 言语调节。利用自己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试和放松自己的心理紧张状态。6.宣泄。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宣泄,痛快底表达出来,是暂时消释情感压力的方法。结论:要预防和减少中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必需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培养和塑造身心都健康的年轻一代,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教育理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迎接人生新的挑战。参考文献:[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董操.新编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87--288[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67通化二班123号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