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和环保意识培养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教学和环保意识培养解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话题。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应用,与化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将环保问题融入到化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环保问题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新课改中也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今后环境的改善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环保意识;教育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近年来,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环境污染与防治是和化学技术紧密相连的,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
2、意识,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就必须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高中化学教材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着眼,整个知识体系以化学物质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文明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始终。所以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因素。一、高中化学教学与环境教育相关7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的实验,如硝酸性质的探究、氯气的制取等都带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尾气的排放是实验污染的最大来源。教师应在不改变实验内容和原理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改进,使污染降到最低程度。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都隐含着环境教育的内容,如消毒剂、
3、臭氧层破坏、土壤污染、室内污染、核武器的使用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结合教材,在课堂内外将环境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化工厂生产过程给环境带了巨大的污染,如酸雨、工业废水、土壤污染、白色污染等,有些工厂投入大量的原料,却得不到可观的产量,没有体现化工生产的原子经济性。大气污染的学习从初中跨越高中,从无机到有机,教师在学生完成了新课知识的学习以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归类和整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又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和空气一样,水对于维持生命有着至关重要作用,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天然水已被严重污染,劣五类水体范围不断扩大,饮用水水源受到威胁,人类自
4、身的饮水安全保障受到削弱。因此,水体污染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环境问题。7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涉及到对水体产生污染的主要化学物质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是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好场所,但根据化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课上又不能向专门讲解法律知识,只能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渗透一些相关法律知识,以教育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害→相关的法律条款→防治方法。例如学习SO2时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SO2→污染大气→产生酸雨→酸雨危害→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介绍防治方
5、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为了将来更好地守法,这也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教学大纲的思想教育的要求。二、高中化学教育对环保意识的培养1、实验操作的改进化学实验总是伴有气体,如会产生氯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的气体,还有固体和液体的生成,这些产物绝大多数是有毒、有害物质。在化学实验中无论是学生探究还是教师演示都必须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不直接排放,减少排污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做到“使用药品减量,洗涤用水减量”,这样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
6、污水的排放。化学实验完毕的很多药品可以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也减少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的排放。2、在研究性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7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如果仅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显得过于重视知识性和理论性,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环境教育利在实际,保护环境重在行动。所以在学习中贯穿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开展环境教育研究型学习活动,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办法采取行动的过程,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性思维。3、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保护环境,持续
7、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被世界各国人民共识,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已明确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内容,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增长,做到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主张公平分配,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全体人民的需求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实验药品、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