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25805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7
《论电影海报设计中时空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电影海报设计中时空意象 [摘要]电影海报是电影艺术在审美鉴赏过程中最先与观众见面的形式和媒介之一,它是电影上映前的先导,不仅起到了传递电影的基本信息和商业宣传的目的,更体现了海报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所具备的文化价值。电影通过动态影像的时空转换来诠释主题,而电影海报虽然形式上是静止的,但平面化的视觉语言所体现出的“时空意象”更能给观者无限的体验空间。本文通过对《1942》电影海报所体现出的时空意象,来分析优秀的电影海报应该是超越其本身的功能属性。[关键词]《1942》;黑白符号;形式语言;时空转换;意象构成9论
2、电影海报设计中时空意象 [摘要]电影海报是电影艺术在审美鉴赏过程中最先与观众见面的形式和媒介之一,它是电影上映前的先导,不仅起到了传递电影的基本信息和商业宣传的目的,更体现了海报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所具备的文化价值。电影通过动态影像的时空转换来诠释主题,而电影海报虽然形式上是静止的,但平面化的视觉语言所体现出的“时空意象”更能给观者无限的体验空间。本文通过对《1942》电影海报所体现出的时空意象,来分析优秀的电影海报应该是超越其本身的功能属性。[关键词]《1942》;黑白符号;形式语言;时空转换;意象构成9电影
3、海报作为设计艺术和电影艺术的重要创作形式及媒介之一,既要满足电影宣传的商业需求,又要体现海报所特有的艺术特征,综合影像、图形、色彩、构成等形式和手段,最终在形式上形成超越,达到一种高度的艺术心灵涵养所至的艺术境界。电影海报设计大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传递电影信息为主要目的,基本上以电影演员和主题场景作为海报的主要元素,通过“明星效应”,以写实手法给人们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受,使其有一种亲眼所见的视觉效果,产生一种潜意识中的可信度。[1]另一种则是超越电影本身的形式语言,不以电影角色及场景为主要设计元素,而是以独立图形构成
4、的意象形态诠释更深层次的主题,总而言之,通过意象形态打动人们的情感是电影海报最为显著的美学特征。“意象”在不同的意识形态领域中有着不同的解释,电影海报设计中的“意象”是指被情感参与后的再造形态,其构建是以审美主体的情感和思维为导线,通过色彩、影像元素构成的“时空转换”让观者再次体味着作品的内涵。电影《1942》以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发生在中国河南的“大饥荒”为故事背景,通过主人公”走”与“回”的时空转换,体现出生命本体的挣扎和苦痛、希冀与愤怒,是对近代中华民族心路历程的再度反思。《1942》的电影海报,无
5、论是黑白影像构成的视觉和心理空间,还是黑白木刻所体现出的艺术特征及构成的时代符号,其色彩意象与时空意象都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以独特的设计视角和视觉语言,超越了电影海报本身的商业价值,体现着海报艺术的文化特征和美学意义,同时以“无界”的观念淡化了艺术形态之间的界限。一、黑白意象9“黑与白”虽然在色彩学中被称为“无彩色”,但它却蕴含在一切色彩的变化之中,而其本身所产生的变化甚至超越了其他色彩而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①老子的《道德经》中将“黑与白”幻
6、化成两种行为,在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借助色彩意象阐述了“黑与白”虽处于对立的状态,但在“道”的体系下是可以转化和融合的,这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绘画体系中,“黑与白”的表现力远远超越其客观存在的状态,中国画以黑白为主要的色彩语言,“黑”即墨,而“白”则是纸,所以中国画非常讲究“留白”,当白纸上落下墨色,白色的纸就脱离了材料的表征,成为画面中的色彩,继而成为绘画中的主体。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曾言:“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7、。”便是将“黑白”的表象形态注入创作主体的情感后形成意象形态的精辟总结。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层面上的“黑与白”,是指构成设计元素间的客观关系,再通过这种关系让观者感受其内在所要传递的情感。2012年6月,电影《1942》发布了两幅前导海报,从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段上虽然具有明显的差异,一种是通过黑白影像的方式,一种则是采用了黑白木刻版画的形式,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以“黑与白”为主体语言来进行考量和设计的。摄影术在发明的时候即是以黑白影像呈现的,随着彩色摄影技术的发明,好像色彩单一的黑白影像被人们逐渐淡忘,但作为一个特定
8、时期的文化与艺术语言,黑白所呈现的复古思潮和情感却成为人们的钟爱,人们从中不仅感受到历史积淀所传递出的回忆与想象,更能够感受黑白变化所带来的丰富内涵。“黑与白”是变化的,这种变化源自观者感受作品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暗示抑或是心理冲动,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找着一种平衡,这是相对而不是绝对,“黑与白”是一个随时、随地、随性的变化着的整体。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