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

ID:62198268

大小:26.3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21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案苏教版◆教材分析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是为《子恺画集》做的序,做于1926年圣诞节,寄托了对孩子们的爱,也寄托了成年人失去童年的悲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诵读课文,积累“憧憬”“龌龊”“考妣”“刬袜”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主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作者对孩子的真性情的赞美,对自身俗务缠身、失去童真的哀叹与无奈;2.理解作者渴望孩子永葆童真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教学重点】通过

2、质疑理解作者对童真的高度肯定和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教学难点】在理解儿童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写作记录下童趣,从而呵护好自己的童心。◆课前准备1/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3.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背景。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清代作家沈复常回想他童年生活中观蚊如鹤,神游山林的趣事。鲁迅的童年是在百草园中听蟋蟀弹琴,看云雀窜出草丛,拔首乌,摘覆盆子,而现代画家丰子恺眼中的孩子们的童年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那童趣与快乐。二、资料链接1.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

3、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农村儿童题材。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2.知背景。丰子恺常用的烟嘴上刻着近代诗人八指头陀的一首诗:2/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可见他对孩子的喜爱。三、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边读思考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4、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追问:为什么“憧憬”、“悲哀”可以概括作者的情感?明确:“憧憬”反映作者对儿童童真、童趣的向往和赞美,“悲哀”是对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心的淡淡的哀愁。2.从这些趣事中可看出孩子们有何特点?选读内容,感受孩子的心理,体会儿童的情趣。四、组内质疑、解疑1.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解决阅读中产生的疑问,不能解决的请写在纸条上。请2名同学收纸条,其余大声朗读质疑的段落。(选择1个整体感知的问题和3个语言方面的疑问,全班解答。若学生没提出整体感知方面的问题,教师可提出:如作者为什么憧憬于孩子们的生活?请举例说明。既然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童趣

5、,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看法。)(1)作者为什么憧憬于孩子们的生活?请举例说明。明确:①瞻瞻的大哭、做脚踏车、堆火车、堆汽车、争辩、怀疑我成了和尚、见腋毛当黄鼠狼、掉香蕉。在父亲眼中他是自然、真实情感的流露,“尤其可佩服”。②孩子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等游戏活动中有自主的创造。3/7最新初中精品教育资料,仅供参考学习!孩子们的生活无拘无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们表现得率真无邪,自然,热情,彻底的真实而纯洁。大人们: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受到更多的约束;“沉默”、“含蓄”、“深刻”

6、的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与孩子们的反差很大,感到失去“童真”的悲哀,所以作者渴望着人有真情实感。(2)既然孩子们的生活充满童趣,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看法。明确:从5-7段爸爸妈妈扼杀孩子童心的几件事可以看出:大人门不能理解孩子的童心,如:妈妈破坏阿宝的杰作;我呵斥瞻瞻聪明地学习我裁纸;我不准软软弄我的毛笔等等都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不过,文中的“我”对扼杀童真的行为已感到“不安心得很”,认为是“摧残”“野蛮”,其实,这是一种内心的自责和忏悔。(3)怎样理解全篇的伤感基调?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明确:作者想把

7、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孩子们,可他们不会理解,而等到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再被憧憬的年龄,从第1到11段可以看出,这种悲哀是贯穿始终的。作者真正的悲哀应该是孩子们渐渐失去率真,失去自由。指名朗读首尾两段,再次体会作者悲哀、无奈的情感。(4)作者写瞻瞻的事笔墨最多,为什么?后文写瞻瞻的事为何不与前文连在一起?明确:瞻瞻最具有个性,他的事最能反映孩子率真、自然,热情,肺肝相示,彻底的真实而纯洁,也最能反映中心,所以详写。中间隔了三段,哪一段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第四段起过渡作用,前文除了写瞻瞻,还写了孩子们的投入全身心、出自真性情的创造创作;后文除写瞻瞻外

8、,还写了阿宝和软软的事。前后两部分的区别在于:前文反映孩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后者则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