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81772

大小:362.0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课件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腹满、寒疝、宿食三病,因其病变部位均在腹部,以胃肠病变为主,其症状都有腹部胀满或疼痛,有些方药可互为通用,故合篇讨论。腹满是以症状命名的病证,突出特征即腹部胀满,其症状虽见于多种疾病之间,病因病机亦较复杂,但本篇作了集中系统的论述,证有寒热虚实之差异,治有温凉补泻之不同。其基本证型可概括为热结证、虚寒证、寒结证三类。腹满发生原因,除胃肠本身功能失调外,与外邪入侵亦有密切关系,因感邪性质不同,以及患者体质差异,可形成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类型。虚寒型与脾肾关系密

2、切,胃肠尚无结滞存在,而热结及寒结两型与胃肠关系密切,肠腑中有典型的结滞存在。虚寒证用温补法,以大建中汤为代表方;热结证用清下法以大乘气汤为代表方;寒结证用温下法,以大黄附子汤为代表方。寒疝是一种阴寒性的腹中疼痛病证。寒,指病变性质,疝,《说文解字》谓:“腹痛也。”所以寒疝病名,既明确了病因病性,又明确了症状特征。《内经》虽无寒疝病名,但《素问·长刺节》篇有“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的记载,其病情及症状特点与《金匮》所论寒疝基本相似。本篇原文明确提出属寒疝病者,可分为三种证型。阳虚寒盛,方用

3、大乌头煎;血虚寒滞,方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内外俱寒,抵挡乌头桂枝汤。有医家据寒疝为寒性腹痛,故将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赤丸方、大黄附子汤等方证归入寒疝,亦不无道理。但区别腹满与寒疝的关键是:满与痛,虽然上述腹满方证腹痛较甚,但寒气逆满仍为主要矛盾,而本篇凡原文中冠“寒疝”之名者,尚未明确指出有腹满现象。宿食是由饮食不节,食积不化,停积胃肠,经宿不消,以致脾胃功能失调。本篇根据宿食停留部位高下之不同,结合因势利导的原则,治疗提出了吐下两法。催吐方用瓜蒂散;攻下方用大承气汤。3.胀重于积【原文】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

4、之。(11)【主症】痛而闭。即腹胀疼痛,大便不通。【病因病机】实热内结,气滞不通。由于气滞较甚,故腹胀满疼痛。实热与燥屎内积,故大便不通。【治法】行气通下。【方药】厚朴三物汤方:【方析】方中重用厚朴行气泄满为主药,辅以枳实破气消积,佐以大黄泻下通便,使积去而气行。【讨论】《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小承气汤是药同而用量不同,故适应证有差异。(1)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枳实五枚,大黄四两。厚朴与大黄之量为2:1,其证为胀重于积;(2)小承气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黄四两。厚朴与大黄之量为1:2,其证为积

5、重于胀;(3)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枳实四枚,大黄六两。厚朴与大黄用量俱重,其证为积胀俱重。可见仲景用药之道是证变量变,随证调整药量。4.积胀俱重【原文】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13)【主症】腹满持续不减,脐腹疼痛拒按,大便不通。【病因病机】气滞与燥屎内结致腑气不通。燥屎不行,则气滞不通,故腹满持续不减;因燥屎积滞内结肠腑,大便不通,故脐腹疼痛拒按。而虚证腹满则时有减轻,因其里无实邪结滞,故无拒按及持续疼痛现象。【治法】通腑泻实。【方药】大承气汤:见前痉病中。【方析】方中枳实破积消痞;厚朴行

6、气除满;大黄推荡实积;芒硝软坚润燥。诸药合用,能使积胀俱除,痞满燥实坚俱消。【讨论】腹满属实热型4方的鉴别:⑴厚朴七物汤表里俱治,属腹满兼太阳之表,为表邪入里化热成实,里证重于表证,且里证为气滞重于积滞。⑵大柴胡汤和表攻里,属少阳阳明合病,满痛以胃脘为中心,涉及胸腹,并旁及两胁,病位相对较高,其表为少阳之表。⑶厚朴三物汤行气除满,其满痛偏于中脘,胀重于积,为实热内积,气机壅滞。⑷大承气汤攻下积滞,其满痛多以绕脐部为主,胀与积俱重,是燥屎积结于肠道,有痞满燥实坚系列症状。(二)虚寒证1.虚寒饮逆【原文】腹中寒气,

7、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10)【主症】腹中雷鸣切痛,胸胁气逆胀满,呕吐。本证以满、痛、呕、鸣为突出特征。【病因病机】脾胃虚寒,水湿内停,升降逆乱。由于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使之反停聚而为水湿。因既有阳气虚寒,又有水湿下注,故见腹中雷鸣切痛;阳虚寒逆,水湿内聚,脾胃升降失常,致清阳不能升发,浊阴不能下降而反上逆,故见胸胁气逆胀满,呕吐。【治法】温中散寒,化湿降逆,缓急止痛。【方药】附子粳米汤附子—辛热以振奋脾胃之阳,祛散腹中寒气;半夏—辛温化湿降逆止呕;甘草、大枣、粳米—补益脾胃,并能缓

8、解急迫。本方煎煮法以米熟汤成为度,可提高粳米补益脾胃之作用。—2.寒气壅滞【原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14)【主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时有腹中寒气上下攻冲皮起,腹部出现头足样块状物,疼痛拒按。本证痛势剧烈,涉及部位广泛,冲逆时作时止,作则拒按,止则喜按。本证以满、痛、呕、块状物为突出特征。【病因病机】脾胃阳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