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

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

ID:6218021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_第1页
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_第2页
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_第3页
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_第4页
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二化螟具体防治技术  摘要:要有效控制二化螟的发生危害,就必须了解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二化螟的防治工作。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生活习性;防治技术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i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蛀心虫、蛀秆虫、枯心虫。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甘蔗、麦类等作物。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3%~5%,严重时减产30%以上。1危害症状二化螟在水稻分蘖期危害,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幼虫蛀入稻茎后剑叶尖端变黄,受害茎上有蛀

2、孔,孔外虫粪很少,茎内虫粪多,稻秆易折断,别于大螟和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孕穗期、抽穗期受害,出现枯孕穗和白穗;灌浆期、乳熟期受害,出现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增多,遇刮大风易倒折。2形态特征成虫:前翅黄褐或淡黄色、褐点很少,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卵:卵块由数十至200粒排成鱼鳞状,乳白色至黄白色或灰黄褐色。5幼虫:共6~7龄。末龄幼虫头部淡红褐色或淡褐色,嗣部淡褐色,前胸背板豆黄色,自中胸至第9腹节有暗褐色纵线5条:3发生规律及习性3.1二化螟的生活习性二化螟越冬环境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时间很不整齐

3、,常持续两个月左右,二化螟成虫白天潜伏于稻丛基部及杂草中,夜间活动,趋光性强:黑光灯(波长3000~4000埃)灯下诱得的虫数雌蛾比雄蛾多,而雌蛾多是未产过卵或未产完卵的。成虫羽化后当晚或次晚交配产卵。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上产卵。故晚熟水稻的受害程度重于常规品种。每雌蛾产2~3个卵块,每’卵块有卵40~80粒左右,每雌能产卵100~200多粒。成虫产卵多产于叶片的下半部,产卵叶位和在叶上的位置因世代和水稻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变化,水稻生育程度愈高,产卵叶位相应升高,如分蘖期产于1~3叶,圆杆以后产于2

4、~5叶;插秧晚的,六月份还插秧的地块,苗期叶正面卵分布多,以后叶背面卵分布渐多,二化螟幼虫多为6龄。越冬代老熟幼虫在稻桩和稻草中3.2二化螟发生规律二化螟一年发生一代。化蛹盛期在6月上、中旬,蛹期平均10.95d。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中、下旬,成虫寿命平均为2~7d。产卵盛期在6月下旬,卵期约为5~7d,幼虫孵化盛期(卵块由淡黄色变为紫黑色,初孵幼虫为淡褐色)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田间测报调查一直可持续到7月中旬。幼虫取食稻株叶鞘和茎杆,一直发生到9月中、下旬,开始在水稻的茎杆和根茬中越冬。二化螟幼虫有群集为害

5、和转株为害习性。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以产生危害,形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以枯心、白穗最重。幼虫孵化后,钻入植株下部靠近水面的叶鞘内群集为害,此时的幼虫体长3~6mm,一个叶鞘内常有幼虫5~35头,致使稻株基部第2、3叶鞘干枯;幼虫发育到2~3龄时,开始在叶鞘基部钻蛀水稻,进入稻杆中。二化螟成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昼伏夜出。成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对高压汞灯也有一定的趋性。二化螟危害对水稻品种有明显的选择性,不同水稻品种被害株率和枯心白穗丛率有明显差异。长势繁茂,茎秆粗壮的中晚熟水稻品种受害严重

6、。田间调查发现,二化螟卵孵化高峰3~5d后,田间出现枯鞘高峰,5~10d出现枯心高峰。4防治技术4.1农业防治5秋后、早春将水稻根茬、茎杆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发现枯鞘、枯心、枯穗的被害株时,应及时拔除,不但可减少虫量,而且可以防止幼虫转株为害。7月上、中(下)旬发现枯心苗,8月上、中旬发现白穗时,及时拔出虫伤株烧毁或深埋,可避免转株危害。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要采取“挑治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的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为:①每亩有卵块120~150块(田间损失率1%),卵孵化高峰为防治适期。②每亩枯鞘宰2%(以

7、100丛为1个调查单位,计算平均枯鞘率)。③二化螟发生重的地块,以3龄幼虫始盛期每亩虫量2500头为防治指标。4.2物理防治利用黑光灯(波长3650~4000埃)诱集二化螟成虫,可诱集到大量的二化螟雌蛾(由于雌蛾对黑光灯的趋性更强)。4.3生物防治转Bt基因水稻植株对二化螟幼虫有非常显著的抗性。保护二化螟寄生性天敌,如幼虫期主要寄生蜂有二化螟绒茧蜂、稻螟小腹茧蜂和中华钝唇姬蜂、螟黄足绒茧蜂、螟甲腹茧蜂和三化螟绒茧蜂等。4.4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出现卵孵化高峰后3~5d防治为好。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40mL对水3

8、0kg喷雾,或用5%锐劲特悬浮剂20mL加90%晶体敌百虫90g对水30kg喷雾;也可以亩用18%杀虫双撤滴剂500mL撒施。或使用3.65%大地丰牌杀虫双大粒剂站在池埂上抛施,使用非常方便。整个水稻生育期用药3~5次(间隔7~10d)。上一年发生严重地块应提前预防。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