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ID:2639065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6

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_第1页
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_第2页
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_第3页
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_第4页
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论文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  论文摘要 介绍了二化螟的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以期指导防治水稻二化螟,提高水稻产量。  二化螟系螟蛾科昆虫的一种,又称钻心虫,长期以来一直是闽北地区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二化螟在闽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稻茬、稻草及其他植物的根茬或茎秆中越冬。越冬代蛾在春季出现比三化螟早,春季气温达15℃左右即有成虫出现。成虫是一种灰黄色的蛾子,体长10~15mm,晚间活动,有趋光性,喜欢在叶宽秆粗、生长浓绿的稻株上产卵;水稻分蘖期前卵多产在叶片正面尖端

2、,圆秆拔节后多产在离水面6~10cm的叶鞘上。成虫产卵盛期在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幼虫危害盛期;二化螟以幼虫钻蛀到茎内蛀食茎秆组织,在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期造成枯孕穗,在抽穗期造成白穗,在成熟期造成虫伤株,导致减产。现将其防治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农业防治  结合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和混栽田;在纯单季稻区可适当推迟单季晚稻播种时间,避过1代二化螟产卵高峰。及时灌水杀蛹和清理越冬稻草,可降低虫源基数。对种植单季晚稻或作连晚秧田的春花田、冬闲田,在1代二化螟蛾始盛期前,及时翻耕灌水,消灭越冬幼

3、虫和蛹。在二化螟成虫羽化前处理完越冬稻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2物理防治  性诱剂是中国科学院近年研制开发的一种人工合成昆虫性外激素,是一种化学活性物质,以管状诱芯为载体引诱雄蛾交配溺死水中,药效可持续1个多月,可把成虫整个发生期覆盖住。其特点是:①性诱剂是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专化性强,诱杀效果好;②性诱剂生物活性高、用量少、成本低(成本48.25元/hm2左右),且方法简便易行;③性诱剂取代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污染环境,不伤天敌,保持生态平衡,利于绿色食品的发展;④性诱剂防治由幼虫防治向成虫防治转变,是一项防治技术的重大变革。具体

4、防治方法如下:塑料盆口径25~30cm,深10cm,绿色为好。盆内放水,离盆口2cm处对面各钻1小孔,以在雨天排水,在盆沿上对面各钻1小孔,拉1道细铁丝,中间做1小环,将诱芯凹口向下,小头穿1根大头针,针头弯曲挂在铁丝环上。调节铁丝环,使诱芯底部离水面0.5~1.0cm,水中加1把洗衣粉,以防止水分蒸发和蛾子跑掉。盆用3根木棍支起,水面比稻株高10cm,傍晚置于田中或田梗边,次日取出死虫。水少时补加水或调节细丝环。水变质时(10~15d)换水并补加洗衣粉。根据虫口密度,在成虫发生期(一般6月15日至7月末为止)将诱捕器设置在田间,诱芯放置

5、量为15枚/hm2,防治效果与药剂防治相当(80%左右)。  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1hm2田安装1盏25W黑光灯诱杀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成虫,可降低害虫产卵量。  3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虫害,能收到除害增产、减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环境、节省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明显效果,尤其是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新技术革命不断发展,可以预期,生物防治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方法。水稻螟虫二化螟绒茧蜂(茧蜂科)是二化螟幼虫期的内寄生性天

6、敌,对二化螟各代幼虫均有一定的寄生率。二化螟绒茧蜂对二化螟幼虫寄生专化性强,主要寄生禾草螟属(Chilo)的幼虫,寄生率高,是二化螟幼虫期的优势种天敌。据观察,绒茧蜂主要利用来自寄主植物、二化螟幼虫和虫粪所释放的挥发物来定位寄主栖境,寻找到寄主,通过二化螟幼虫的钻蛀孔进入虫道并产卵寄生。被寄生后,二化螟幼虫总取食量下降,生长加快,发育受阻,不能化蛹,死亡率高。特别是越冬代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压低二化螟发生基数及控制其田间种群均有一定作用。  4药剂防治  4.1防治策略  水稻二化螟有转株危害习性,初孵幼虫从叶片爬到茎秆,或吐丝下垂至茎秆

7、,咬孔侵入。先集中于叶鞘,2龄开始分散转移。如水稻正在分蘖,则造成枯心苗(1头幼虫可造成数株枯心苗)。对已经钻蛀到水稻茎秆中的二化螟幼虫,防治十分不易。因此,施药防治必须在螟虫转株为害之前进行。可用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等常规农药防治枯心。在卵块孵化始盛期进行调查,当田间丛枯鞘率超过10%时,进行施药防治;田间虫口数量大时,5~7d再用药1次。防治虫伤株,在卵盛孵期对齐穗的稻田用药1次;如果二化螟发生量大,5~7d后再用药1次。根据锐劲特药效期长和药效较缓的特点,应实行“治小治早”策略。用锐劲特防治二化螟枯心苗,当田间出现枯鞘即可施药防治

8、。防治虫伤株、白穗,只需在水稻破口前3~5d至破口期用药防治1次。  4.2药剂选择原则  在黑龙江全省停止使用杀虫双(含杀虫单)及其混配制剂;在二化螟对三唑磷尚未产生抗性或抗性程度较低的稻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