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68317
大小:1.56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1-04-20
《最新第19章 螺旋体-w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9章螺旋体-w螺旋体的科和属螺旋体引起人类疾病病原体螺旋体科脊膜螺旋体属(Cristispira)不-蛇形螺旋体属(Serpulina)不 -螺旋体属(Spirochaeta)不-密螺旋体属(Treponema)梅毒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地方性梅毒苍白密螺旋体地方亚种雅司苍白密螺旋体极细亚种品他病品他密螺旋体疏螺旋体属(Borrelia)流行性回归热回归热疏螺旋体地方性回归热许多种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埃氏疏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科细丝体属(Leptonema)不 -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钩端螺旋体病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名称螺旋数螺旋其他
2、特点举例疏螺旋体3-10不规则回归热疏螺旋体密螺旋体8-14规则,细密两端尖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钩端螺旋体规则,更细密两端钩状问号状钩端螺旋体重要的致病性螺旋体不能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2.培养3.抵抗力极弱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梅毒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获得性性接触传播☆先天性母体→胎盘→胎儿梅毒获得性梅毒Ⅰ期(初期)梅毒:硬下疳,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Ⅱ期梅毒:梅毒疹,感染性强,破坏性小Ⅲ期(晚期)梅毒:肉芽肿,感染性小,破坏性大Ⅰ期(初期)梅毒Ⅱ期梅毒二期梅毒足部鳞屑斑Ⅲ期(晚期)梅毒☆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出生
3、梅毒儿,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特殊体征。先天梅毒(胎传梅毒)先天性梅毒免疫性感染性免疫细胞免疫比体液免疫重要三、微生物学检查法1.标本Ⅰ期梅毒----硬下疳渗出液Ⅱ期梅毒----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2.显微镜检查3.血清学诊断四、防治原则加强性卫生教育和严格社会管理。梅毒确诊后,宜用青霉素等药物及早予以彻底治疗疏螺旋体属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莱姆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是硬蜱,也可能有其他吸血昆虫参与媒介。回归热疏螺旋体(B.recurrentis)回归热疏螺旋体(外周血涂片,Giemsa染色)钩端螺旋体
4、属Leptospira★问号状钩端螺旋体(L.interrogans)双曲钩端螺旋体(L.biflexa)螺旋细密、规则,形似细小珍珠排列的细链。一端或两端呈钩状。运动活泼,常使菌体呈C、S或8字型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1.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热群钩端螺旋体营养要求复杂,常用Korthof培养基。2.培养3.抵抗力弱。在湿土或水中可存活数月。4.分类根据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抗原,进行血清群和血清型的分类。黄疸出血群、泼摩那群最重要抗原分类DNA分类问号状钩端螺旋体分为7个基因种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物质---类似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1.内毒素
5、样物质(ELS)或称脂多糖样物质(LLS)2.溶血素3.细胞毒性因子(CTF)4.细胞致病作用(CPE)物质所致疾病钩端螺旋体病------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储存宿主鼠和猪传播途径人与污染水或土壤接触经粘膜或破损皮肤进入经胎盘垂直传播临床表现钩体血症脏器损害进入损伤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肝、肾、肺心及中枢神经,可出现休克、DIC、黄疸、出血、心肾功能不全、脑膜炎等。免疫性疾病后可获得抗同型钩体的持久免疫力,体液免疫为主三、微生物学检查法直接镜检分离与鉴定动物接种分子生物学方法1.病原体检测2.血清学诊断病初和发病后第3~4周各采血清一次。有脑膜刺激症状者采取脑脊液方法:显微
6、镜凝集试验(MAT)间接凝集试验四、防治原则防鼠、灭鼠,加强对带菌家畜的管理。多价钩端螺旋体疫苗在常年流行地区,对易感人群和与疫水接触者宜接种包含当地流行株在内的。第八章常用免疫学检查一、免疫球蛋白检查免疫球蛋白(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分布于血液、体液及部分细胞的表面。免疫球蛋白分为IgG、IgA、IgM、IgD和IgE五类。临床意义(1)IgG、IgA、IgM均增高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硬化、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2)单一Ig增高主要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免疫增殖性疾病。(3)Ig
7、减低见于各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二)IgE测定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肠道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分泌。IgE增高:见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其他疾病,如IgE型骨髓瘤、急慢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寄生虫感染等。二、血清补体检查补体(C)是血清中一组具有酶原活性的糖蛋白,由传统途径的9种成分C1(C1q、C1r、C1s)~C9组成。补体、体液因子或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灭活病原体的免疫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