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216636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7
《小儿急诊惊厥122例体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急诊惊厥122例体会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病因及惊厥相关因素、急救措施。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122例小儿惊厥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常见于6岁以下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第一为高热惊厥,次为神经系统感染。急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舌咬伤,药物止惊,必要时予以吸氧。结论惊厥为儿科急诊常见疾病,诊断思路要清晰,争取正确判断惊厥原因,控制惊厥的基础上,治疗原发病。【关键词】惊厥;病因;治疗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意识障碍[1]。是小儿时期各种原因引起的异常脑电活动所致。发病突然
2、,多数家长到医院时神情慌张,不知所措。但该病若处理得当,救治及时,多数预后良好。早期明确惊厥病因,积极有效控制,是处理该病的关键。开封市儿童医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急诊接诊122例惊厥患儿,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2例,男71例、女51例。年龄0~28d7例,28d~1岁15例,1~3岁71例,53岁~6岁23例,>6岁6例。1.2病因分类122例小儿惊厥中,感染性疾病67例,包括高热惊厥43例,病毒性脑炎15例,化脓性脑膜炎4例,中毒性脑病5例。非感染性疾病62例,包括癫痫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0例,中重度HIE8例,中毒5例,低血糖4例,低血
3、钙4例,胆红素脑病2例,寄生虫(脑囊虫、弓形虫)2例。1.3急诊处理方法①迅速体格检查:包括瞳孔、意识、心率、心律、呼吸、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②止惊。首选安定:0.3~0.5mg/(kg·次),缓慢静脉注射,预防呼吸抑制,出现呼吸减慢、停止,甚至心跳停止;也可每次5~10mg/(kg·次)肌肉注射,或者10%水合氯醛0.5~1ml/(kg.次)保留灌肠。高热者给予退热药物应用。③快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感染性疾病,尽快控制感染。例如怀疑颅内感染,同时还需尽早予甘露醇降颅压;非感染性疾病,例如新生儿颅内出血,予维生素K应用,同时速尿应用减轻脑水肿。惊厥时间>30min给予脱水,以减轻脑水肿,
4、脱水剂可用20%甘露醇0.5~lg/kg,合并脑疝者可予2g/(kg·次),但注意监测肾功能。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例如鼻咽通气道应用,松开紧绷的衣服,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惊厥持续状态不易缓解可考虑肌松剂应用下气管插管,5机械通气。④吸氧:惊厥时合并面青等缺氧表现。⑤同步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4转归本组122例惊厥的患儿中,治愈96例(78.67%),好转23例((18.85%))、死亡3例(2.46%)。2讨论由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未成熟,脑细胞兴奋性冲动易于泛化。所以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均会导致惊厥的发生。本组资料示,发生惊厥的原因不同,感染病例,特别
5、是高热惊厥居首。新生儿期:惊厥原因则是主要集中在中、重度HIE,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原发病上。诊断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注意疑难杂症的鉴别。可分为两部分:①感染性疾病:a.高热惊厥,体温升高,多有惊厥病史,或者家族史,缓解后随着体温降至正常,患儿精神反应等一般情况随之好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以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为最高。该病发病以冬春季节为最多。该病较容易诊断,预后好。部分复杂热惊可演变为癫痫。b.颅内感染: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条件明显好转。多数颅内感染患儿已经能在基层卫生单位得到初步治疗,发展到出现惊厥者比例很低。但儿童病情变化快,进展迅速,仍有部分出现惊厥患儿,5
6、这部分患儿在惊厥出现前多有发热、精神差或烦躁、嗜睡、呕吐、惊战等症状出现,惊厥在一次病程中可出现多次或者变现为惊厥持续状态。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可协助诊断。c.中毒性脑病:多有原发病,比如大叶性肺炎、细菌性肠炎等。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协助诊断。②非感染性疾病癫痫最常见,新生儿出血症(颅内出血)、HIE,电解质紊乱、中毒、颅内占位,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惊厥是儿童常见急症,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控制惊厥,治疗原发病,可提高惊厥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保护儿童健康。参考文献[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1813-l8l4.[3]徐积芬.热性惊厥诊治中的几个问题.小儿急救医学,2000,7(1):54-55.[4]骆克理.小儿惊厥.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2,9(1):46.[5]王洪青,李春利.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80-81.[6]贺伟娜,海红.小儿惊厥482例临床观察及护理.新疆医学,2010(11):114-115.[7]段晓祥.小儿惊厥35例临床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