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doc

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doc

ID:61974029

大小:57.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07

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doc_第1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doc_第2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doc_第3页
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从理论上看,在新课程标准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问题。从内容上看,在新课程标准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包括对应用题、文字题、计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及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下是XX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何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1   1.一例多说,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

2、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起来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图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达不到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和要求。  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分析和思考。特别是当作业量稍多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从教师教学实际看,教师为了强化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往往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分析思路图,或画出线段图。但这项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

3、,一方面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因费时多,学生持久性不够,往往收效并不大。笔者认为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即采用“转换思考(转换说)”、和“辩论思考(辩论说)”两种训练形式,使学生养成认真理解应用题题意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1.1转换思考(转换说)。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如已知“甲与乙的比是4∶9”,可引导学生联想说出:①乙与甲的比是9∶4;②A是B的35;③B是A的53;④A比B少15;⑤B比A多15;⑥A是3

4、份,B是5份,一共是8份,等等。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  1.2辩论思考(辩论说)。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有一次,一位老师教学解答圆面积一题时,老师问学生:“计算圆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但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认为“知道周长或直径,同样可以计算圆面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老师一方面作了肯定,另一方面要他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这样,双方经过几轮辩论后,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已

5、知周长或直径,最终还是要先求出半径”的道理。另外,也使大部分同学明白了“不光只有知道半径,才能计算圆面积”的道理。但是,如果题目里没有直接告诉半径,要求圆的面积,就必须先求出圆的半径,才能进行计算。  2.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对审题拘于形式,拿到题目就把题中数字简单组合,导致错误。应用题是有情节、有具体内容和问题的,所以首先要加强学生“说”的培养,理解题意。有些应用题的叙述较为抽象,可引导学生将题目的叙述进行简化,抓住主要矛盾,说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用改变说法理解较难懂的语句.其次要加强关键词句的

6、观察,理解题意。  3.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数量关系的有效方法  3.1加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举例来说,如果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不够理解,那么在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时就会感到困难。  3.2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是通过一步应用题的教学来完成的。人们常说,一步应用题是基础,道理也就在于此。研究怎样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数量关系,就要注重对一步应用题教学的研究。学生学习一步应用题是在低、中年级,这时学生年龄小,他们容易接受直观的东西,而不容易接受抽象的东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获得大量

7、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下面以建立有关倍数的数量关系为例加以说明。  两个数量相比,既可以比较数量的多少,也可以比较数量间的倍数关系。这就是说,“倍”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在教有关“倍”的数量关系时,核心问题是对“倍”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理解“倍”的意义,教学中可以这样进行:  3.2.1从同样多入手。教师在第一行摆了2个三角形,第二行摆了2个圆,启发学生说出圆与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  3.2.2引出差,使差与比的标准同样多。这时,教师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圆,这时圆比三角形多1个。然后在第二行再摆上1个圆,使学生说出圆比三角形多2个

8、;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圆比三角形多的部分与三角形的个数同样多。  3.2.3从份数入手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