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951837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01
《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技术团队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技术团队建设 [摘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之一。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和上海市科研计划,利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上海市项目建立的产学研平台,找准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在产学研平台中的作用,在积极推进项目的同时不断促进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企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产学研;团队建设;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团队课题“车用永磁无刷电机系统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编号:06DZ05905)
2、 [作者简介]张舟云,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技术与科技管理,上海,200240 [中图分类号]F27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061-0002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学研结合已成为世界各国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主流模式,也是当今经济发达国家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熟经验。其中,通过重大科技项目联合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模式成为重要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之一。政府设计、组织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单凭一所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的科技实力有时都不足以承担重大技术关键问题
3、。政府应通过科研经费的投入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有效地衔接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过程。 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将技术团队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充分利用参加国家“十五”、“十一五”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上海市相关科研计划课题建立的产学研平台,积极促进企业的技术团队建设,大大推进和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上的初步成就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确立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企业、高
4、校、科研机构共同组成的产学研战略平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过程中,企业在明确了其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及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找准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够积极推进项目的进行,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 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在功能上都有各自优势。高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校有优秀的研究生,他们能源源不断地补充科研队伍,增加高校的科研活力;高校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不同学科的交流有利于产生交叉性学科和学术成果。研究所也存在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一般拥有较高的科研素质;二是研究机构的定位和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解决技术、中试、开发的能力较强。
5、因此,企业在产学研的合作中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实现三个角色的互补。通过这些互补关系企业确立了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 首先,技术创新价值链上的互补关系。自主创新应包含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高校与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所以一方面两者在技术创新链上的定位不同,但另一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组成一条完整的创新链,产学研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的对接与耦合。通过技术创新价值链上的互补关系,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明确了其技术研发团队在产学研合作中坚持技术创新,将高校与科研机构供给的科技创新通过企业研发团队吸纳转换创新
6、,通过产出产品从而实现市场价值。 其次,组织目标和目的存在互补。高校的使命是推进自由的研究与科技教育,并提供基于研究的高等教育,保证教育与研究的强劲发展势头,维持人才的动态性和持续更新的能力,确保其实际供应的不断发展。而科研机构主要是解决技术创新中的“前沿研究成果的可获性”问题。企业存在的目的是通过生产产品来获得利润。培养人才、获得技术、赢得利润这三个目标之间就存在一种互补及互惠互利关系。所以,企业在组织目标和目的上找准方向,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过程中,企业技术研发团队更重视技术的适用性,从成本控制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视具体情况确定技术在竞争中的地位,使产品能够具有较高性价比,立
7、足市场,为企业赢得利润。 三、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力量 (一)吸收科研人才进入研发团队 在产学研合作中,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不断充实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是保证企业技术创新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首先,通过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引导和吸引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进入企业就业,就业后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技术研发基本培训之后上岗。该类毕业生由于专业对口,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通过不多培训就基本能够胜任技术研发岗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