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830772
大小:1.87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1-03-22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一)弗洛伊德(1856—1939)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心理学研究;催眠法治疗癔病;《梦的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层次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1、心理功能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冲动的直接表达自我体现出个体对现实的考虑超我体现按道德原则行事只有达到了超我,人格的机能才能完备。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2、弗洛伊德理论强调本我是冲动的直接表达自我体现出个体对现实的考虑超我体现按道德原则行事只有达到
2、了超我,人格的机能才能完备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3、理论启示重视青少年的认同作用协助他们了解、体会社会现实积极参与实践,使自我判断适应现实要求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冲突协助青少年个体建立抒发情绪的渠道缓解冲动,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心理挫折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二)艾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艾里克森(1902----1994)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由环境决定;每一个阶段都不可忽视。儿童与青少年生理、
3、心理发展理论1、八个阶段(1)婴儿前期(0―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2)幼儿期(2―3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3)幼儿期(3―5岁):获得独立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4)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5)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
4、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6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就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8)老年期(6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2、8个阶段的启示前5个阶段,是从婴儿到成人的人格发展阶段;后3个阶段,是成人的人格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发展;把握培育重点,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和训练;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每一关键时期;塑造孩子健康、成功的性格。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三)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1896—198
5、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日内瓦大学教授;基本观点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人的认识发展分五个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婴儿期(0—2岁)—对外界的了解主要依靠感觉和动作;观念前思维阶段:幼儿期(2—4岁)—在这一时期,只能从自我考虑问题;直觉思维期:学童早起(4—7岁)对事物的认知能凭直觉来判断;儿童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理论具体运用阶段:少年期(7—11岁)——可以凭着说明、举
6、例获取许多资料和知识;形式运算期段:青春期(12—17岁)——能够看出事物的前后因果关系,并得出结论。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桑代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一、试误说通多动物学习的实验,解释学习的实质与机制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猫开门”的实验的介绍从动物学习研究中,揭示出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认为人类与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都是通过试误来学习。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二、华生的刺激反应说美国的心理学家;主张关注行为;否认人的主观世界和意识的作用,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论点: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
7、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三、斯金纳(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箱”的介绍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介绍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小任务并且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与
8、青少年工作认知理论与青少年问题人本主义理论与青少年问题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三、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