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doc

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doc

ID:61774302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20

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doc_第1页
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doc_第2页
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doc_第3页
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德育教师素养追求分析摘要:IPQ育人模式是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教育模式,其“素养”和“个性化”是重点。这一模式要求德育教师具备与IPQ文化相契合的师德素养、与IPQ内容相匹配的专业素养、与IPQ发展相促进的教科研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德育教师存在着重知轻文、重纲轻人、重术轻道的问题。因此,IPQ育人模式下的德育教师须汲取若水文化,提升师德素养,努力走向双师,提升专业素养,获取不竭动力,提升科研素养。关键词:IPQ;德育教师;素养追求IPQ育人模式是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推出的2009年教改实验项目,“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

2、性化职业教育模式”,英文是IndividualizedVocationalEducationFocusedonImprovingProfessionQuality,简称IPQ教育模式。IPQ可以用“1+X”来表达。“1”指一个核心,即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X”指多元化的发展路径。“1”是以专业为依托,奠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根基;“X”是兴趣、爱好、特长、强项等,是开辟学生职业生涯新境界的利器,是促进学生事业更好发展的翅膀。[1]IPQ育人模式的推行需要包括学校、部门、教师在内的每位成员的努力,其中德育教师就是这一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因

3、为“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因而在IPQ模式中处于核心的核心地位,IPQ对德育教师的要求标准也就区别于一般德育教师。一、IPQ育人模式下德育教师的应然标准4学海无涯IPQ育人模式需要德育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全人的观念、专业的素养、改革的热情和科研的根基。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标准。(一)与IPQ文化相契合的师德素养。IPQ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这些个体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因此,德育教师首先要注重提升自我修养,以“若水”文化为基础,培养“齐心、坚忍、包容、润物、灵活

4、、沟通”的习惯。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念,认识自我,开发自我的潜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润物育德,提升师德素养。(二)与IPQ内容相匹配的专业素养。IPQ要求德育教师能够利用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并制定可行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中让学生体验成功,进行过程性、多元化评价;创建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并吸引学生参与,进行素质拓展,将“1”化到“X”中;了解专业、走进专业,在德育教学中贯穿专业素养的培育,将“X”融入“1”中。(三)与IPQ发展相促进的教科研素养。IPQ模式要求德育教师也要向着“双师型”教师发展,本着

5、“贴近学生专业”的原则,探索专业特色、挖掘专业中的育德点,搜集专业中的德育素材,思考专业教学对德育的影响、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总结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手段、新方法、新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IPQ育人模式下德育教师的实然状态由于对IPQ模式的不理解或个人认识的不到位,现有的德育教师并不能达到应然的状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重知轻文:没有文化的德育教学。职业学校的德育学科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毛泽东思想概论》

6、等内容,涵盖了道德、法律、政治、经济、心理、国情、时事等知识。因此,不少德育教师将自我定位为“思政教师”,认为其教授的是“知识”,影响的对象是学生的“思想”而非“道德”,于是采用了灌输式、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德育课演变为说教和训导,严厉刻板、道貌岸然的背后是文化枯竭的恐惧,全然忘了“齐心、坚忍、包容、润物、灵活、沟通”的若水文化以及该文化对人的推崇。(二)重纲轻人:没有变通的德育教学。教学固化、不愿变通。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多数德育教师照搬教学大纲的三维目标,目中有纲却无人,脱离学生的专业、生活、实际,缺乏对学生职业和专业的关注与融通;在教学

7、内容上,多数德育教师只关心教材的内容是否完成,一个教案/课件用终身,全然不关注不同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的发展需要,更不会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补4学海无涯充有时代性、职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德育教师常采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但实质上仍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学情境与学生的职业情境不相关;在教学手段上,近年来热度居高不下的信息化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也只限于PPT、音频、视频的播放,缺少对共性问题的统计、对个性问题的挖掘。总之,不愿意走出舒适区的德育教师们乐于在固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上单向陶醉,本应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无法发挥主动性、积极

8、性,不仅沦为“客体”,甚至被物化为“物体”。(三)重术轻道:没有根基的德育教学。德育课内容广泛、概念抽象、理论性较强,为了体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各种公开课、教学比赛中,德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