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

“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

ID:61667364

大小:22.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09

“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1页
“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2页
“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3页
“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4页
“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氯水的成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及教学模式探究作者:黄翠玉/张贤金 作者简介:黄翠玉,泉州市奕聪中学(福建泉州362000);张贤金,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25)。原文出处:化学教学内容提要:在“氯水的成分探究”课例中,设计一套制取氯水、验证氯水性质的实验改进装置,高效、安全地完成多个氯水性质验证实验。授课中实施“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循环验证—归纳总结—反思与评价”探究模式。实验过程中,使用多个创新装置,探究视角独特,过程性信息处理详实,获得多个比教材更丰富的实验现

2、象,进入更深层次的实验探究。期刊代号:G37分类名称:中学化学教与学复印期号:2019年09期关键词:制取氯水 氯水成分探究 装置改进 教学模式       苏教版高中必修《化学1》教材中氯气实验室制法存在诸多不足,如传统固液加热实验装置中的玻璃导管制作时需高温烧制,冷却后形状固定不可改变,使用不方便;两导管之间使用橡胶管连接,增加装置漏气的可能性;装置中各组件体积大,消耗药品过多等。笔者用医用输液器、塑料滴管等改进装置,组件轻便、材料廉价易得、装置紧凑、接头少、气密性好;模拟恒压漏斗有利于添加反应物使液体顺利流下;氯水性质验证装置

3、全密封,逐一更换25mL锥形瓶可快速完成多个验证实验。      一、自制装置与苏教版必修《化学1》中氯气实验室制法装置的对比      (一)原理对比            (二)装置改进      本文将一塑料滴管裁剪改装成三部分:①导管、②多孔胶头、③漏斗,替代教材中的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将胶头用针扎多个小孔,置于细口瓶内液面下方,可以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气体的溶解或吸收;尾部的双孔胶塞起密封和固定两根塑料管的作用;把胶头剪半,作普通漏斗之用,置于装置尾部与大气相通,防止体系压强过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本文将医用一

4、次性输液器裁剪改装以替代教材中的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模拟恒压漏斗和流量控制器。            (三)自制氯水实验仪器      医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塑料滴管(胶头长3.8cm,直径1.4cm;导管长13.5cm,直径0.3cm)、100mL锥形瓶、120mL细口瓶、3号橡胶塞。      (四)自制验证氯气、氯水性质实验装置      氯气极易逸散,装置A中导管短进短出,用于验证氯气的性质,装置B中导管短进长出,用于验证氯水性质装置,在全封闭体系中挤压洗耳球,可快速完成实验,见图2。            二、探究流程 

5、     以学生对氯水成分的认知为主线设计以下氯水探究流程图(见下页图3),其中“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现象—得出部分结论同时发现新问题”是个反复验证的小循环。      三、实验现象呈现,数据收集处理      首先从物理性质角度观察氯水颜色,猜测氯气分子的存在。再从化学变化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锁定氯离子检验为第一个验证实验;其次是氢离子的检验,学生根据图4中酸的通性,选择镁条和pH试纸进行实验。                  (一)实验一:镁条与新制氯水作用      实验现象:用砂纸打磨后的镁条与氯水剧烈反应

6、,镁条表面产生很多小气泡,镁条逐渐溶解变薄,由反应剧烈程度可知新制氯水中氢离子的浓度不大。      (二)实验二:pH试纸与新制氯水作用      实验操作:将pH试纸内置于图2装置B中干燥洁净的锥形瓶内,挤压洗耳球,新制氯水滴落在pH试纸上;实验现象如下页图5,图中加粗的两条曲线示意反应中两条最明显的红色轮廓线,以下现象描述中简称“短红线”和“长红线”。            现象描述:反应进行至12秒时,与氯水直接接触的pH试纸中下部位微红,长红线显示出氯水滴在pH试纸上的痕迹,潮湿氯气向上扩散,试纸干湿交界处短红线明显。28

7、~110秒这段时间里,短红线以上区域试纸变红且颜色逐渐加深,与此同时,短红线以下区域逐渐褪色,几分钟后整张pH试纸褪色。实验表明:氯水作用于pH试纸时,湿度大、时间长漂白现象更明显;湿度小、时间短红色现象明显;氢离子的扩散速率比次氯酸分子快。学生从实验中观察到物质褪色新现象,了解到褪色现象与湿度和时间有关,得出实验结论:氯水中含氢离子。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提炼新疑问:褪色原因与氯水湿度有关,追问学生是否要设计干、湿氯气漂白效果对比实验?漂白性物质是什么,含有什么微粒?引导学生从元素守恒观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等理论进行分析:漂白性物质可

8、能是氯气或次氯酸,含有氯气分子或者是次氯酸分子。根据认知水平,学生知道: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具有强氧化性,使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检验氯气分子。      (三)实验三:淀粉碘化钾试纸与新制氯水作用      实验操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