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47227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6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究寺坪小学王保山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课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实验是学科学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教师事无巨细的精心准备,越俎代庖的科学探究,表面上看是热火朝天的科学探究课堂,却是那么的低效运作这不仅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而且降低了科学课堂探究的效率。因此科学探究活动低效性问题,也成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我结合自己在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实验教学有效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等功效,它是我们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除了要保证课堂教学环节清晰、层次清楚、衔接自然有序之外,心中还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探究活动方案时,教师要尽量挖掘每块内容的价值,无意义的活动不设计,不容易落实的活动不设计,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因此要注意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并随时反馈目标达成情况。二、便捷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教学有效探究的基础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学生身边的材料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大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力度,我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动物的繁殖活动》、《磁铁有磁性》等课程的时候;让学生到山里、地里采摘花朵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趣事;收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装盒、包装袋成为一种说不完的话题;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易拉罐、小铁钉、小木块、细铁丝、铜钥匙、饮料瓶、塑料杯、注射器、橡皮管、玻璃片等等不起眼的东西也被搬上了我们的实验台。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三、探究情境的营造妙的引导是实验教学有效探究的前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性问题,是有效科学探究的前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注意到了启发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可以让学生“发现”的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展开,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三个形状、大小、粗细不同的瓶子,里面装上不同体积的水,然后让学生说说三个瓶子里的水你认为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每个学生都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看法,并引起了争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到底谁说得对呢?这是学生们迫切想知道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提出了“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比较出水的多少呢?”探究活动也就由此而展开,实验教学有效性大大提高。四,合理的指导是实验教学有效探究的保障学生设计实验离不开教师适度的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影响着探究的有效性。 教师指导的力度应依据实验难度和学生探究能力状况而定。实验难度较大,依靠学生的能力无法设计出来的实验,就需要教师直接提出实验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按要求开展实验,收集证据。在教学《声音的旅行》一课中,教师出示一杯醋,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醋中传播。有的学生谈到“用筷子敲打杯子的内壁”,有的学生说“用手弹杯子的外壁”,其实这些方法都不能证明声音能在醋中传播。这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要证明声音能不能在醋中传播,必须让声音在醋中产生,我们在醋的外面听才行。有什么办法让声音在醋中产生呢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教师蹲下身子,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合理指导,帮助学生把握住探究的方向,保证了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五异质小组的创设是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以合作小组为载体展开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小组主要以异质小组为主。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探究小组之前,我先针对全班学生各个方面特点,拟定一份各个层次学生的名单;再根据这个名单,选择人为一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最后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同学当组长。这新型探究合作小组成立后,学生们的合作效果提高了,讨论场面激烈了,宛如一场激烈的辩论赛。在教学小学自然《弹性》一课时,让小组讨论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哪些有弹力,哪些没有弹力。为了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我走访了一些小组。其中一个学生说:“我发现皮筋、弹簧、橡皮泥有弹性,木块没有弹性。”马上反驳起来:“不对,橡皮泥没有弹性。”接着又有一个学生说:“橡皮泥应该没有弹性,因为橡皮泥虽然能捏扁、搓长,但松手后它还是扁的、长的,不能再变成原样。”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这个小组得出了:皮筋、海绵、竹片、弹簧有弹性,橡皮泥、木块、粉笔没有弹性。由此可见,探究合作小组的创建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六,第二课堂的开辟是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延续创新拓展课外活动是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延续。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指出科学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因此,我们应该把课尾作为连接课内外的纽带,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到课外观察和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学习在时间上可以有很大的跨越性和延续性;在空间上可以有很大的拓展性和开放性;在形式上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在内容上可以有很大的选择性和重组性。在教学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水中加盐后马铃薯会浮起来,而且兴趣十分浓厚,当老师提问“你们猜测水中加哪些东西也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学生争相作答:“糖、味精、鸡精……”于是老师说:“那我们课后去研究一下好吗?”学生响亮地齐答:“好!”于是,学生们在课后认真观察研究,最终发现了马铃薯在糖、味精、鸡精中的沉浮现象。就这样,课内和课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总之,细节决定成败。要真正上好一节实验课,科学探究要真正做到有效有序,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活动来带动思维,用思维来改善活动;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条件,从符合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要求出发,在实验操作、深入思考、教学组织等方面用心关注细节,抓住机遇,适时“导”、“拨”,使学生都能规范、科学地动手操作,通过自行探究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凸现科学课的教学功能,演绎出教学的精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