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38688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5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学习内容成反比例的量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教学正比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他解决一些简单的反比例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反比例的教学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反比例的量,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2)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的全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重
2、点、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难点:能正确分析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 学 过 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准备诱发】1、同学们,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1)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正)(2)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正)3、导言: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比例的另外一个规律——反比例,请同学们自学教材42——43页的内容。【点拨导思】1、自己归纳一下,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呈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
3、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反比例的字母表示式:x×y=k(一定)2、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说说你的理由。【我会自学】1、观察例3的情境,然后把表格填写完整。思考:①你从表中数据发现了什么?②水的高度与底面积有什么关系?2、举例说明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两种量是什么关系?3、你能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关系式吗?各字母的含义是什么?【我会探究】1、交流、质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同学们交流。2、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学科数学年级六主备人章勋华3、比较一下,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呈现: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1
4、、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3、关系式:=k(一定)1、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2、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3、关系式:x×y=k(一定)【反馈测评】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依据是什么?3、在x×y=k(一定)中,x、y、k各表示什么?3、完成43页的做一做。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每天运的吨数300150100756050需要的天数123456(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
5、较积的大小。(3)说明这个积表示什么。(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4、给一间长9米、宽6米的教室铺地砖,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数量如下。每块地砖的面积/c㎡90018003600数量/块600300150每块地砖的面积与所需数量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我能达标】1、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x240y50.1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1)学校食堂新进一批煤,每天的用煤量与使用天数。(2)全班的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3)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4)书的总册数一定,每包的册数和包数。(5)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和西
6、红柿的面积。教学反思:这堂课生动活泼,气氛浓烈。同学们学得轻松,愉快,在教师引导自行探索,在探索中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投其所好,导出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课堂的开场白,足以吸引教室里所有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正常发挥。并且在看似游戏的活动中发现数学,充分煽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为新授作最佳铺垫。2、欣赏生活,欣赏数学。教学中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去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最终找到了许许多多,足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3、小组合作,自行探索。在当今社会中,面对许多机遇和挑战,要把握机遇,迎接
7、挑战,除了自己个体的竞争意识,还需要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行探索,自行发现知识,归纳知识,掌握知识。学生能在这种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并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我通过数学教学,提供给学生更宽阔,更精彩的生活舞台,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式,在教学中,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成为有学识,有能力,有修养的高尚的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