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634132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4
《数学教学中的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的“慢”修武县周庄乡马庄中心小学郭小芳每个数学老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有的教师“以慢求快”,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扎实;有的教师“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的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三者协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次教学实践证明,有些地方是万万快不得的。相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的“慢”一些,反而能取得令人想不到的效果。一、上课开始,可慢些教学是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自己把课讲好,还要组织学生学好。上课一开始,环顾全班,示意学生坐正、坐直,将目光投向教师和黑板,做好听课的准备。这样,讲课虽然慢了几秒钟,但是营造了全班良好的学习气氛。同学们注意力的集中,与老师合拍的思维,其收益绝非抢先几秒钟讲课所可得。相反,如果上课铃声刚刚停止,教师就急匆匆地去讲课,置学生的松散于不顾,如此日复一日,成为习惯,教学效果真难以预料。所以,上课刚开始那几秒钟的安排是值得认真考虑的。二、语文节奏,要慢些教师靠语言传授知识,学生靠接受并加工处理老师的语言信息或书中的信息而获取知识。在这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无疑是及其
3、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使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作为数学教学语言,节奏一般要慢些,每个音要吐得准、吐得实,有很高的清晰度,以便学生能听清。同时,语言中应有一些停顿和设问,一方面是提醒学生思考,同时也为学生接收和思考给出了时间上的保证。三、启发性提问,要慢些为了反馈信息,促进思考,课堂提问是常见的。面对问题,同学们一般都要做一番思考,且难免会遇到障碍,所以,教师应留给一定的思考时间,并做好启发诱导的准备,同学们能对答如流的情况是较少的,教师不应该有过高的要求。相反,当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出后,全班同学或凝神思考,或激烈讨论,或查阅课本,这才是学习的
4、佳境。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讨论和互相启发,就会有人给出正确的回答,或者教师给以引导,把问题作若干次转化,直至最后圆满解决。这时,同学们所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活龙活现的思考方法,是成功、自信和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问题刚出口立即让学生回答,一个答不出就立即换人,回答稍有偏离就以自己的思路强拉硬扭,那么,问题的解决是快了,但失去的将无法估计!四、概念讲解,要慢些数学概念是建立法则、定理的基础,也是计算和证明的基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许多错误和毛病常常与“概念不清”有关。为了把概念讲清、讲活,使学生能理解、能表达、能应用,常常需要采取“欲进则退”的策略。先把概念讲授的起点退回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5、验或已有的知识上去,而后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使学生活生生地看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也掌握住活生生的概念,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强化本质属性,注意概念间的区分,加强概念的直接应用,使其得以巩固。相反,如果就概念讲概念,不肯后退一步,就只能使教学过程变得枯燥无味。得到的概念也只能是“枯木朽枝”。在这个基础上,过早地过渡到法则和运算,数学学习就失去生机,概念不清就会伴随学生随时出现。五、新知推进,要慢些数学教学要遵循教材的体系,把知识分解到每节课,在每节课里又要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步一步去教。如何分解,如何推进,每一步要达到什么目标,最后又如何综合成一个知识整体,这些都是值
6、得认真考虑的。总的来说如果要吃透两头,就必须深入进行知识体系和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探究,从二者的结合上确定知识的讲授扎根于何处,如何复习、新授、练习、及延伸,会碰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等。遇到难点集中时,就要设法分散难点,分步解决,铺垫、渗透是常用方法。与此相反,如果对两头吃不透,认为教材内容难以分段,或看不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不愿分段,或虽分了段,但对那些铺垫、渗透的内容重视不够,最后只能,盲目推进,囫囵吞枣,其后果必定是欲速则不达。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一些看似“慢”的做法,却能换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数学课堂上适时的“慢”一些还是必要的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