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61560785
大小:3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8
《马说教案完全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教案深圳市龙华中学任丽萍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食”“策”等文言词汇。2、理解“千里马”“伯乐”的含义,了解论说文文体特点。3、诵读文章,体会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之情。教学重点:诵读文章,积累“食”“策”等文言词汇;理解“千里马”“伯乐”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之情。一、文体知识导入:“说”是我国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语言简明,寓意深刻,通常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标题《马说》的意思就是关于千里马问题的讨论。二、朗读课文,译读文意。1、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读不准的新词,根据课下注释或者查字典读准字音。·白板出示新词读音。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体会作者感情。3、学生齐读课文。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自由翻译课文,大声读出来。遇到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圈出来,全班一起交流解决。5、教师检查翻译。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如何理解“食”?在本文中它还有什么意思?(积累通假字和一词多义)。解释“才美不外见”?(积累通假字“见”)解释“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两句话中的“策”意思不同。三、品读课文,理解
3、深意。1、面对这个手持马鞭、却不懂得养马方法的牧马人,这篇杂文中的千里马最后的结局怎么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说出句子意思。作者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态度:惋惜。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作者的惋惜之情。2、千里马为什么会走向这样悲惨的结局?作者是如何分析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翻译这句话,并通过问句体会它的不平之情)策之不
4、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句子)从作者的分析中,我们也为千里马的悲惨结局而感到不平和气愤。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作者的不平和气愤。1、千里马被“食马者”不按正确方法饲养而导致日行千里的才能无法发挥出来。作者对这种食马者持什么态度?愤慨。语气强烈地表达这种愤慨之情的句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句子,注意两个其的不同用法(反问语气词难道;推测语气词大概)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愤慨不平之意。除此以外,文中有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这种愤慨之情
5、,这就是“不”字,学生找出这些句子,静下心来读一读。4、对于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遭遇,作者表现出极为愤慨的态度。要理解这种感情,要联系到作者的生平经历。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以散文名世,唐宋八大家之一。《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希望得到重用,但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尽管如此,他仍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隐居山林。后在节度使幕下做幕僚,郁郁不乐。所以,常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通过
6、阅读本文创作背景,你认为韩愈在《马说》中仅仅是在为千里马鸣不平吗?他在千里马身上寄寓了怎样的深意?千里马:怀有济世报国才能的智士是谁造成了这些有才能的人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呢?食马者:埋没了有才之士的封建统治者课堂小结:这是一篇以马喻人、托物言志的杂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慨。背诵课文。四、联系实际,深入研讨。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如何看待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结束语:作为新世纪的优秀青少年,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面对学习与生活中
7、的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我们这些千里马要奋起双蹄,纵横驰骋,为自己的人生谱写华丽的乐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