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

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

ID:61551069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27

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例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又是以问题的教学为核心的,问题的教学又是围绕数学例题展开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运用好,这一心理现象去诱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新的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索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例题教学直接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教学实践,我们的体会是:一、理清思维线认知心理学指出,用联想引出新知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旧知)去联想与之相关的要学习的知识(新知)。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旧知,然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联想

2、,从联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包括两个序列:一个是知识序列,一个是思维能力(或称认知能力)序列。数学上的新知识,大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展和转化来的。知识的种发展序列是显性的,是以每个例题贯串始终的。思维能力序列是寓于知识序列之中,并通过知识序列的发展,促其学生思维序列的发展。对每个例题来讲,要充分考虑它的原有知识基础及其下联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诱好学生思维,并在知识的索引下呈线性发展趋势。我们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的这种线性思维清晰化。思维理不清,新知识就难以掌握,而理清的重点在于学生思维的起点和转折点。1、教出思维起点。数学例题是知识线上的点,这条

3、知识线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规律自然地构成每个单元整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经验开始,或从旧知开始,由此所具有的前提知识是授课的开始,也是思维的开端,从这一端入手,握住思维的发展线依次深入认识,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具有或起点模,则学生也就感觉不到思维的渊源在何处,其思维线也就不会走向有序的轨道。如第1册(指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下同)57页例题是5+3,若注重了学生思维起点;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思维流程:①口数从1到5,②从5和3的实物排列中知道组成8,③从5往下数3个1,得8。重视了思维起点的例题教学,不但纠正了学生思维无从下手的

4、现象,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沿着起点呈条线开展,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当然,不同时期的学生其思维起点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时期的学生思维起点也会不一样。但不管起点如何,作为例题教学,必须在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为依托展开,并通过“迁移”、“转化”等思维方式去获得知识,准确地掌握知识,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走向条理的、逻辑化的轨道。2、突出思维转折点。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怎么想也想不下去的情况,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这一时机也就是学生思维需要转折的时候。因为知识是不断发展的,在发展的链条上,其连结处则是知识的转折处,也就是学生思维转折上升之点。例题教学的过程就应突出此点,巧妙引导,使学生

5、的思维顺利过渡,知识也随之理解。因此,在例题教学中,教者要善于抓住知识和思维的转折点,及时抓住训练学生思维的良好契机,促使学生思维有效发展。学生思维一般具有以连续性为特征的线性发展路子,只有重视了这条线中的起点和转折上升之点,才是数学例题教学的重点所在。二、构建思维网例题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单一反三的能力,课堂教学也正需借例题,使知识与思维实现“组块”,达到纵向推进,横向联系,整体构建之目的。要实现整体构建,也就要利用知识间的相似性与可逆性。1、利用相似性。数学知识是由知识点连接成知识链再构成知识面的逻辑体系。例题是作为知识体系中的一个个体而存在的,同时它也反映出一定的“类”,这种“类”的组

6、成是以知识的相似处来构建的,以思维的相似性来完成的。课堂教学就要事先挖掘例题的内在因素,以例题教学为核心,短时间内系统构建知识和思维网结,即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保持知识结构的清晰度,又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思维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完成知识间的“组块”的能力。如教学第十册131页异分母分数加法的例题时,设计如下知识序列:①4+5是()个1加上()个1,和是()。②0.4+0.5是()0.1加上()个0.1,和是()。③+是()个加上()个,和是()。④+又怎么理解。此例是以学生学过的知识为背景,利用知识的联结性,在每个例题点上前后左右加以沟通、疏理,建立知识结构化,以建立知识结构为

7、基础的教学策略,利于学生地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记忆,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提取和运用,使学生思维能力潜意识地得以发展。正如认知心理学家H·西蒙认为:“人的智力主要是依靠结构化组织的知识库。”只有如此,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利用学生思维的相似性,是指将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加以展现、对比,指导学生加以认识、理解,并加以排列组合,实现学生对同一问题思维的网结化。事实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思维并非类同,每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